偃师商城遗址,给人的印象不是那么神秘,它就在偃师市城区的西出入口,紧挨着310国道,过客至此,只要乐意,走上几步路就可以看到遗址了。
自1983年这个遗址被发现以来,考古工作者在22年间进行了持续性的发掘和研究。大幕徐徐拉开,古遗址神秘的身影逐渐显现。它就像在吊人胃口一样,不愿和盘托出所有的宝贝。今天发现一个宫殿,明天发现一个“游泳池”,后天还会有一个金渔钩在那儿等着。
所以,偃师商城颇耐品味,上百名考古工作者和几十名考古专家都写了相关论文。这么多的专家学者对同一处遗址进行深入解读,使其在河洛文化这部书中显得很重要,好像每一页都写满了眉批和集注。
“尸乡”与“西亳”
商王朝的结局很悲惨——武王伐纣,所向披靡,牧野大战,血流漂杵,商纣王的军队不堪一击,一部分兵士干脆阵前倒戈,掉转“枪口”要送商纣王上西天。商纣王无奈,只好自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尽管是在朝歌,但偃师商城作为商代的一个都邑,一定看到了商王朝毁灭前夕的可怕场景。
商城遗址所在地,过去曾有一个古老的名字,叫做“尸乡沟”。这个名字听着不雅,看起来也不舒服,当初咋会取这样一个名字呢?到附近的村庄打听了一下,只有几位老者知道这个名字的来历,说是田横自杀于此,故曰尸乡。后来查了查《辞源》,那上面写得很明白:“尸乡,也称西亳,商三亳之一。”后来觉得不太对劲儿,因为《史记》、《汉书》上明明写着:“田横乘传诣洛阳,至尸乡……”说明田横来到这里以前,“尸乡”的称谓已经存在了。
可是,《辞源》中说“尸乡”也称“西亳”,算是提供了一个有用的信息。因为“亳”这个字,看起来怪怪的,容易与“毫”混淆,但它却是商民聚居的浮标和旗帜,全国有很多带“亳”的地名,都与商民的聚居有关。
有人考据出“亳”的原意是“高”和“京”的意思。夏商周三代的都城,叫法各不相同。夏曰邑,商曰亳,周曰京。亳,可理解为商民之京城、宗庙或者盟地所在地。而偃师的这个“亳”,史书上称为“西亳”。“汤居西亳”,说的是商汤灭夏后建都西亳,并居住在这里。
发现与发掘
由于这处遗址离洛阳比较近,所以记者多次到过偃师商城遗址,多次接触过进驻这里的考古专家。其中最熟悉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杜金鹏,他对偃师商城的研究,差不多有20年了。
杜金鹏是山东莱州市人,但他经常说偃师是他的第二故乡。他1982年从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领导当年便派他来到偃师,进驻二里头遗址参加考古发掘。
关于偃师商城,中央电视台第四、第十频道不知采访过他多少次了。重复的话,他已经说了无数遍。这次一见面,他便递给我一本书,书名为《偃师商城初探》,他写的,厚厚的一本,2003年出版。他在《自序》中这样写道:“1983年,偃师商城被发现的时候,我正在偃师二里头遗址参加考古发掘。那一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两支考古队,同时在偃师的土地上开展考古工作。一支是我所在的二里头队,另一支是汉魏洛阳故城队。虽然同属一个研究所,但两支队伍之间很少来往,各忙各的工作,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工作情况。”
“忽然有一天,我们得到消息,汉魏洛阳故城队正在偃师县城的西面进行发掘,挖出的土堆很高。由此,我才知道了一个惊人的信息:汉魏洛阳故城队在配合首阳山电厂选址而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了一座掩埋于地下的古代城址!”
“那时候,我是‘二里头遗址西亳说’的坚定支持者,认为夏、商文化分界应在二里头二期、三期之间,我就是带着这种思维定势去观察偃师商城的。”
“可是后来我参与了偃师商城的考古发掘,在接触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并作了一番认真思考之后,我放弃了夏商文化分界于二里头二期、三期之间的观点……”
放弃,对于一个考古工作者来说,就是否定过去的有关论断,这是很难做到的,但杜金鹏做到了,他是认真的,因为他发现了迷雾,并隐约看到了迷雾后面的东西。
疑问与困惑
杜金鹏隐约看到了商代早期的一座都邑,看到了洞开的城门和往来的马车,看到了商民移动的身影,但他不敢断定,只是一种预感。他苦苦思索着:这个遗址到底是什么性质?他的同伴们也在思考,希望尽快解开这个谜。
1996年,偃师商城被列为我国考古研究所的重点工地,当年夏天,杜金鹏开始主持偃师商城考古的全面工作。1998年和1999年,上级共拨款40万元用于偃师商城的考古发掘。那时主攻的目标是:商汤灭夏后建立的第一座都城在哪里?夏商之间的界标在哪里?
关于商朝,历史学界有“前八后五”之说,意思是说商人在建国之前,曾8次迁移;建国后,又进行过5次迁都。安阳的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郑州的商城,规模很大,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发现了,但由于遗址已被城区覆盖,上面盖满了高楼大厦,进行发掘和研究已不可能。而且从种种迹象分析,郑州商城不可能是商建国后的第一座都城。
那么,商代第一都究竟在哪里?距夏都二里头遗址仅6公里的这个偃师商城,是不是商代的第一座都城呢?
商代第一都
大幕层层拉开,主角的形象开始清晰了。经过20年的持续研究,考古学家认为:偃师商城是汤灭夏后建立的第一座都城,大约建于公元前1600年,距今3600年。商城建成后使用了200多年,是夏、商两代划分的明显标志,具有重要的断代意义。
年代的确定是有科学依据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的碳十四年代测定专家仇士华,亲自来这里进行地层取样。他在取样的时候,注意在不同地层中抽取了系列样品,比以往只取一个样品的检测方式更准确。通过一系列测试、校正和电脑运算,所测定的年代的误差不超过10年。结果表明,偃师商城比郑州商城建立的年代要早。
我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州商城考古发掘主持人杨育彬也来这里进行了考证。他发现这一带出土的不少唐代墓志中,均有“亳邑乡”、“西亳”、“尸乡”、“景亳”字样,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偃师商城是商都西亳。不过他认为:偃师商城与郑州商城都属于商代前期的都城,而安阳殷墟为商代后期的都城,在中国考古学上,三者的发现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功能齐全的都城布局
遗址发掘的意义在于有遗迹可寻,即使是两堆黄土,也属于历史的遗骨。偃师商城的宫殿毁灭了,但殿址和殿基还在,这就为考证早期宫室建筑提供了重要线索。专家发现,偃师商城有这样几个特点:宫庙分离,对称布局,寝宫与朝堂分离,这些都是中国古都形制的基本特点。偃师商城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宽约750米,内有宫殿、庙宇、祭祀场所、青铜作坊、供水池和排水系统等,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商代都城遗址。
遗址中还发现了“苑囿”,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城市园林遗址。苑囿中规模庞大的石砌水池遗迹,证实商代帝王池苑确实存在。《史记》中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男女裸戏,相逐其间,长夜饮酒作乐,可从这里看到一些端倪。
历代商王沉醉于宫室池苑,以前只见于古代文献,而今在偃师商城内发现大型人造水池,不仅印证了古文献记载之确实,而且相当直观地揭示了商代早期帝王池苑的规模。该水池于1999年被发现,长约130米,宽约20米,现有深度为1.5米,四壁用自然石块垒砌而成,池底内凹,水池两端各有一条水渠通往宫城外,与城外护城河相通。
那么这个水池是不是“提供水源”的?专家否定了这种推断。因为遗址内有多口水井,说明当时的人们可以就近汲取井水。更重要的是,在水池附近也有多口水井,使用年代与水池相同,说明水池有赖于附近的水井供水。在大水池的南岸,还发现了临水建筑的遗迹。杜金鹏说:“结合古代文献中关于夏、商帝王拥有池苑的记载,偃师商城宫池内的大型水池,应是早期商代帝王池苑的主体部分。而这个池苑遗址已有一定规模,不像是萌芽中的形态。因此,中国古代帝王池苑的出现,最迟可推定在夏、商交替之际。”古代并不缺乏山川秀美、林木茂盛之地,为何还要人工造池筑景?学者们认为,夏、商时期,国与国之间冲突不断,宫廷争斗不断,帝王只好借助高墙水壕求得平安,不能接触自然景观,因此建造人工山水用来自娱。
人工池苑与活鱼交融,假山与真人对视,帝王们的故事就通过这虚掩的门缝让我们窥视。这个遗址,提供给我们的是三重宫门和无数门缝,篇章多多,集注多多,眉批也很精彩……
责任编辑:Xiaohe
- (明)憨山大师 2014-09-28
- 释迦牟尼佛 2014-06-15
- 《竞报》:佛教的本质不是宗教而是教育 2014-06-07
- 天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展现巍峨雄姿 201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