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超
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
河洛地区位于黄河流域之中部,居华夏大地之中心,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生产条件,使其成为华夏文明的源头。中华文化由这里源出,我们的信仰在这里萌芽、生长并流布整个神州大地。中国佛教最早从这里传播,道家在这里诞生,道教在这里形成,儒学在这里发源。
中国佛教始播于河洛。东汉明帝夜梦金佛,使人求于西方,请来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并用白马托回佛经。随即建寺奉养,中国第一寺院——白马寺就在洛阳落成,河洛首先在中华大地敲响了木鱼的佛音。中国的早期佛经多由河洛译出,中国早期佛教也由河洛兴起。汉魏以降,佛教在河洛盛传,洛阳成为当时全国宗教活动的中心,仅北魏洛阳城内外就有佛寺1367所之多。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尽绘其盛:“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与阿房等壮”。
中国禅宗源于河洛。佛入中土,分为数派。南北朝时,天竺高僧菩提达摩来华,于河洛嵩山少林寺广集信徒,传授天竺禅宗。少林寺被尊为禅宗“祖庭”。禅宗传至五世祖弘忍,弟子神秀、慧能堪称最佼。慧能创“顿悟”之说,天竺禅宗中国化,中国自己的佛教诞生。慧能所创禅宗南派,后来成为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宗派。
河洛是佛教圣地,名僧玄奘就是在洛阳出家入佛的。河洛寺院众多,保存至今的佛教建筑可见当年佛教之盛。灵山寺、风穴寺现在已然翠柏掩映、香烟缭绕。白马寺的齐云塔是中国第一佛塔,全国最大的嵩山少林寺塔林更让人叹为观止。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窟内佛龛2100多个,佛象达十万之众,其中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丰满秀丽,庄严慈祥,被称为东方的维纳斯。
河洛还是中国道教的源头。东汉洛阳宫廷信奉黄老道,这是道教最初的形态。作为道教教义的《太平青领书》出现于洛阳,道教最早的两支教派开始在河洛形成。嵩山风景神秀,张道陵弃家学道,“入嵩高山石室”修炼,得道后入蜀创立五斗米道,被人奉为张天师,以老子为教主。张角以《太平青领书》为教义,在洛阳创太平道。北魏时,嵩山道士寇谦之“清整”道教,自称太上老君,改革天师道,建立完整的教义教规,中国道教至此正式在河洛形成。道教在河洛盛极一时,皇室宫廷佛道共奉。道家学者葛洪就曾于洛阳搜求道术达四年之久,并著成了《抱卜子》一书。
“龙马负图”,洛出书,伏羲观之,推演八卦以成周易。河图洛书的传说已成为炎黄子孙民族灵魂的文化渊源,也代表了河洛先民象数思维的水平。河洛也成为中国学术思想的源头。周公营洛,制礼作乐,确立了系统的社会管理制度。圣哲老子,久居洛阳,管理周王室图书典籍,撰成哲学名著《道德经》。道家思想在河洛形成。孔子不远千里到河洛,“入周问礼”于老子,学习东周文化,始创儒家学派。
儒学源于河洛,也成长于河洛。汉代经学盛极一时,洛阳尤盛。东汉明帝亲到太学讲经,灵帝时,立“熹平石经”于洛阳太学,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石经立成,每日观览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阡陌”,方便了经学的传播。当时的许多经学大师在太学讲经。河洛成为经学的中心。
王充游学于洛阳,师从班彪,博览群书,完成了惊世之作《论衡》;魏晋玄学的代表阮藉、嵇康、向秀曾与诸文学巨子云集洛阳,饮酒作赋,放荡不羁,尽显“越名教、任自然”之风流倜傥。
河洛也曾几度繁荣,几度休。唐代河洛人韩愈首倡古文运动,提出反对经学的“道统”之说,开儒学义理之先河。新儒学由此兴起。北宋邵雍,居洛30载,学河图洛书,推演八卦象数义理,创“先天象数”之学,成为宋明理学的鼻祖之一。北宋洛阳程颢、程颐援佛、道入儒,提出“天理”之说,讲“穷理”、“尽性”,并在书院讲学,形成洛学一派。其学说为朱熹所承,是为程朱理学,河洛又成为宋明理学的源头。
河洛为释祖庭,禅宗源,道教地。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根系河洛!
发表于《洛阳日报·花会特刊》2003年4月1日
责任编辑:Xiaohe
- (明)憨山大师 2014-09-28
- 释迦牟尼佛 2014-06-15
- 《竞报》:佛教的本质不是宗教而是教育 2014-06-07
- 天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展现巍峨雄姿 201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