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源探赜》(后记)

     2008-12-29 11:40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书院 > 正文

《易源探赜》(后记)

  中国人写书,喜欢书前有前言,书后有后记。写后记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抒发前言未尽之意,或总结写书的经验,或谈谈写作的甘苦,或对亲人朋友的支持表以感激之情。本人不才,也只是效仿之。

  人的大脑中储存着祖先遗传下来的信息记忆基因。“这个信息关联的跨度可能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甚至若干亿年”(刘力红:《思考中医》)。中国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敬祖、尊祖、祭祖、不忘祖的思想观念和作法,对保存中华古老文化的这种“信息关联”,也许是有好处的。

  2006年上半年,《易源探赜》一书的写作刚刚起步不久,生我养我六儿女人的母亲,吃苦耐劳辛勤一生的母亲,于七月二十九日上午十时不幸去世。所以,这本书是在对母亲的无尽怀念和“守制”中完成的,是在母亲的善良无私和吃苦耐劳精神鼓舞下写成的。它是作为长子的我,献给地下有知的母亲的礼物。

  这一本书,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一个完整的提纲和思路,而是边研究边写作形成的。开始时只是从搜集到考古资料中,感觉有一种彼此的相互联系。写成后已经与当初的认识相去甚远。当第五稿修改后,又几乎完全改变了初稿的面貌。初始,当我带着一种兴奋,把自己不成系统的看法说给张凝、赵颍夫妇时,没有想到竟然得到他们的支持。也正是在他们的建议和推动下,才迈出了写作的第一步。所以,一件工作的完成,总是和周围人的热情支持分不开的。

  为了了解和感受古代先民的思想文化信息,帮助本书的写作和出版,王洪澜、王俊杰、王中升、陈志民、王英阁、王启陆、谢晓阳、秦宜珂、刘乐意、刘长义等人,或陪同我到西安半坡遗址、渑池仰韶文化遗址、灵宝西坡遗址、舞阳贾湖遗址等地参观,或帮助联系出版事宜,或帮助校对稿子,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他们还对我的健康给予热情的关怀。

  同时,洛阳、郑州和湖北、湖南、广东等地的许多朋友,都为本书的写作,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支持。他们有:河南省社科院的萧鲁阳研究员;湖北省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曾繁辉研究员;武汉大学戴老红教授、刘娜副教授;中南民族大学、中南师范大学罗德运、郁世杰、高家望等教授、副教授;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唐建华教授;湖北广播电视总台主任记者韩涛等;湖南师范大学吴曼华副教授、杨小玉副教授;深圳人事局国际人才培训中心王作梅副教授。洛阳的有:洛阳示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李新社、白马寺方丈印乐大和尚、洛阳凯旋门大酒店总经理王铄沁、洛阳易经学会石建厚、任炳谭、雷建国等同志,洛阳市大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王凯、还有崔巍、常万祥、张士凯、徐照吉、赵留钦、孙文洛、宋赫颍、付振鹏、秦连亭、朱爱先、王华莹、崔广渊、李益民、王少林、邰可中、白新年、张黎强及许多未及提到的亲朋好友。在《易源探赜》一书完成之际,对上述各位朋友的德泽厚爱,仅陈谢忱之万一。

  当然,此书的完成,与家人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女婿贾东清教我使用电脑和负责电脑的维护;家侄尚毅明帮助制图、修图;老伴张巧玲为了给我腾出时间,担负了全部家务。所以,成绩中也有他们的功劳。


                                                尚  惠  民

                        2008年3月9日
                       于洛阳•八方书屋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转载,若需转载,请联系作者.电话:13698859178,电子信箱:shanghuimin678@163.com)





上一篇:《易源探赜》(自序)  
下一篇:中国新石器时期的勾股方圆数学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