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如此

     2010-04-30 10:20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书院 > 帝都风流 > 正文

  嫉妒的根源在于人们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这种缺陷在周边环境的映衬下愈发的明显。相同的目的,相同的格调,却处处胜人一筹,这常常使嫉妒者惯有的优势成为缺陷。人们不会因自己低贱而难过,只会因为比周围的人低贱而痛苦。

 

何 必 如 此

 

  一个人可以不喜欢历史,但不可能不一脚踏入其中。历史说穿了就是几代人的生死巧妙地相接成的一条抽象长链。

 

  历史具体的表现方式无非有两种:战争和文化。前者过于复杂血腥,后者又常和悲凉相融。

 

  历史因此变得沉重。

 

  对古文稍有涉猎的人都应该不会忘了杜牧的《阿房宫赋》,唐代的科举考试有“行卷”的风气,所谓的“行卷”就是在考前把自己的诗文献给官位显赫的贵人,来得到权臣的推荐提拔。杜牧则把自己的这篇得意之作——《阿房宫赋》献给了当时颇负盛名被人称为“知人”的太学博士吴武陵。

 

  吴武陵也是个文人,当他读到“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时,拍案叫绝。马上找到主考官崔郾,要取杜牧为头名状元。谁知第一到第四均已有人,杜牧只好屈居第五。

 

  杜牧才华横溢,世间少有。本该大展宏图,却被委任一琐事繁多并无实权的职位。

 

  朝中的有识之士并不少,却在同一时间一下子失去了判断力,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对杜牧才华的嫉妒。

 

  嫉妒的根源在于人们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这种缺陷在周边环境的映衬下愈发明显。相同的目的,相同的格调,却处处胜人一筹,这常常使嫉妒者惯有的优势成为缺陷。人们不会因自己低贱而难过,只会因为比周围的人低贱而痛苦。

 

  嫉妒者总是在自我贬低,认为自己的地位低贱,或在其它方面不如人。他们把目光集中在被妒者一切不幸的地方,却拒绝其它优胜的部分。久而久之嫉妒者在不知不觉中沉沦得庸俗不堪,审美观念颠倒错乱,成了半个傻子。进步的可能性被全部扼杀,地位也越来越来低贱。越低贱越嫉妒,越嫉妒越低贱,形成了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然而嫉妒者却把所有的不幸全算在被妒者的头上。

 

  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适宜生存的环境,嫉妒也不例外。他们可以首肯一个无名小子一夜之间名满天下,却不能忍受看着自己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升迁超过自己。嫉妒和别人与自己的友好度是成反比的。人们不在乎比比尔?盖茨穷,但很在乎比自己的朋友邻居贫穷。这实在是匪夷所思的怪异,难道自己的熟人朋友还比不上陌生人吗?当然不是。

 

  亲友间的距离很近,如果哪一天荣耀在身,很希望亲友一同感受,至于陌生人的感觉并不太在意。于是,对亲友的嫉妒过于陌生人也就有了合理性,但有这么几种人是不会被嫉妒的。

 

  一是经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磨难,才开始平步青云。这种人所做的一切尽在别人眼中,即使是嫉妒者也会认为这是理所应当。

 

  二是在一般人不注意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地升迁,直到他人对自己的升迁适应直至默认。

 

  三是继承遗产,纵然是一夜暴富,也可以被接受。

 

  杜牧显然不在上述之列,或许他曾经寒窗苦读过几年,但并没有人知道。因此,那些大臣便理所应当地嫉妒着。

 

  人们只会对略好于自己或与自己基本相同的人嫉妒。你比别人好一点,别人会嫉妒你,但如果你比别人好很多,拉开的距离天壤之别,别人只会由衷的敬佩你。

 

  正如没有一个中学生会嫉妒华罗庚,没有一个乞丐会嫉妒李嘉诚一样。

 

  嫉妒也是一种侧面的称赞,不符合人们常规习惯的称赞。同时也是一种警惕,你还不够好。当你被嫉妒时,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气愤上,要清楚地明白你还不够好。

 

  嫉妒并非无药可医,同情心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消解嫉妒。人们普遍会同情弱者,怜悯苦难者,于是,嫉妒慢慢被同情代替。

 

  调整一下心态,静静想想,何必如此?
 





上一篇:定义善良  
下一篇:泪祭神都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
关键词阅读: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