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著名记者纪希晨

     2006-06-17 22:52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纵览 > 河洛名人 > 正文

十五立志为革命 八旬尚在献余热

  ——《人民日报》著名记者纪希晨

 

纪希晨,原名纪松晓,1938年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改名纪希晨,即追求真理、向往延安和光明的意思。他生于1922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人,是《人民日报》著名记者;曾任记者部副主任兼《中国老年》杂志总编辑。他曾对采访他的同志说:“我的老年将献给中国老年们。”

 

1937年,纪希晨15岁时在洛阳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前,他在洛阳省立第八中学求学,接受地下党组织教育,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洛阳省立八中是一所名校,是党组织从事革命活动的根据地。前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长吴芝圃曾是该校的国文教员,外交学会会长郝德青是教导主任,全国铁路总工会主席王志杰是体育教员,前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长郭晓棠也曾任该校教员。民国时期的这么一所学校,敢于接受这么多共产党人做教员,学校的校长是一位进步民主人士、后来曾任省妇联副主席、被誉为老年妇女领袖的周勤学(字筱沛)。在这样的进步环境中,纪希晨的思想自然成熟较早,这当然与他追求进步是分不开的。

 

1938年五六月间,纪希晨带上中共地下党河南省委负责人之一郭晓棠的亲笔信,赴西安找到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党代表林伯渠,然后辗转到达陕北。到达陕北后,先在陕北公学学习,又到三原安吴堡战时青年干部训练班学习,19397月又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08月,调到延安中央青委主办的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做党的工作。1941年,党把他分配到陕甘宁边区的神府县任青救会主席、抗联主任。19434月写的《“开荒地雷”白仓子》,是他与农民群众一块开荒时写的一篇通讯。经过几年的实际锻炼,使他爱上了农村,爱上了工农干部和工农群众。1944年底,他被选为模范工作者,出席了晋绥边区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当时,林伯渠号召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干部“做了工作写通讯,写了通讯做工作”。纪希晨便开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当时的《抗日战报》写稿并成为该报的通讯员,自此便与党报发生了联系。1944年秋,毛泽东给中共晋绥分局写信,指示分局要选拔一批经过实际锻炼、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干部充实报纸编辑部工作。19451月,他便被组织上调到《抗战日报》(《晋绥日报》的前身)

社工作。

 

一到报社,即被派到前线,随贺龙率领的一二O师做随军记者。他在前线,在绥蒙、雁门、晋北地区活动,并在新解放区、游击边沿区报道军民的战斗和建设。1948年春,在参加了土地改革工作之后又回到编辑部,并于当年48日同《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一起被毛泽东主席接见。这次接见,毛主席谈了两三个小时的话,并详细地回答了同志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参加接见会的有贺龙、陆定一等同志。谈完话以后,毛主席、周副主席、贺老总还留他们吃一顿香甜的大米饭。他在《晋绥日报》既做记者又做编辑,还曾担任过晋绥新闻干部训练班主任,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准备南下,迎接全国的解放。

 

1949年秋冬之际,刘邓大军和贺龙指挥的野战军相配合,分别从贵州东南和四川西北,向贵州、云南和四川进军,解放了西南重镇重庆。纪希晨作为贺龙大军的随军记者也进入重庆,在重庆西南《新华日报》社担任组长,负责城市的宣传报道。

 

在解放初期抗美援朝的日子里,他作为西南新闻界的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1952年底回国,1953年春调往《人民日报》社,后来又调回西南局任《人民日报》西南记者站负责人。1958年,《人民日报》社同新华社合并,他担任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从进军四川到1964年离开四川,他共在四川工作了15个年头。

  

50年代末到60年代,纪希晨虽然担任着重要职务,但他仍然以一个新闻战士的姿态采写在第一线。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有《草原的彩虹》、《涪江的凯歌》、《在人民公社的大家庭里》、《战斗在北部湾下》、《在诺尔盖草原》等等。这些作品写出了走集体道路的农牧民的幸福生活;写出了工人阶级用生命和鲜血、集体智慧治服井喷、扑灭大火、保住油井的动人事迹;同时,也写出了中国船员在

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鼓舞下,同敌机、饥饿、伤痛和江海恶浪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并伸张了民族正义。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给中国的广大城乡留下了阴影,干部受到摧残,生产遭到破坏,社会风气日下。作为党的战士、《人民日报》记者,就要按住时代脉搏,回答现实问题,纪希晨及时地写出了通讯《九宗山下一枝花》,歌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郭裕禄,歌颂了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前列的共产党员,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70年代的人物通讯还有《最新最美的人》、《第七十二个战士》、《第八十三个春天》、《贺老总和他的普通一兵》、《带兵的人》等等。歌颂了普通采油工人、老红军战斗、农业科学家和人民军队的统帅。在抓生产有罪、搞科研反动、贫穷光荣的时代,敢于直面社会现实地书写“有罪”、“反动”的人物,并加以深情地歌颂,确实需要有无畏的胆识和革命的气概。

 

80年代,纪希晨的著名通讯《一场捍卫党的原则的伟大斗争》和报告文学〈二月逆流”始末记》是深受读者欢迎的新闻作品,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二月逆流”翻了案,为创造和建设新中国的元勋、功臣们翻了案,顺应潮流·,深得民心。纪希晨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四人帮”的迫害,然而他从未停止过斗争。粉碎了“四人帮”,更激起了他无限的战斗豪情。他为了采写,积极奔驰在第一线,写出许多名篇,鼓舞了读者,丰富了新闻宝库。当时他已年近花甲,但创作热情十分旺盛。仅讨伐“四人帮”就写出了《历史的审判》、《长沙诬告前后》、《江青的魔爪和丑态》、《无法无天的历史不能重演》等通讯报道。一篇篇报道犹如一道道檄文,击中了敌人的要害,伸张了历史的正义。纪希晨的新闻作品,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表达了人民的愿望,摸准了时代的脉搏,回报了人民的要求。

 

纪希晨在五十年的记者生涯中,写出并发表了一百多万字的新闻作品。有很多篇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收人多部通讯报告文学集中。我们在这里选择“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几个名篇作以简单介绍,并可以从中看出他采写最后产生的经过。

   

《新的脚印》报道的事实,发生在北京某家医院里。医院党委书记告诉纪希晨和何黄彪,有这样一件事情:有位女同志的脚被火车轧断了。经医生及时抢救,把右脚安到左脚上。他去病房一看,这位青年妇女的脚还肿着,但不能报道,需待手术结果。他与周围的同志用保尔·柯察金的精神鼓舞她,安慰她,送书给他看。一直等到移植的脚好了,能走路了,才报道这件事。

 

为了报道这件事,他们做了许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对来自黑暗角落的种种诬谄造谣作了坚决的斗争。例如这位妇女的另一只脚要安假肢,但当时到处找不到假肢。他们到假肢厂,向他们谈了经过,请求厂家帮助。工人们听了很受感动,表示尽快做好。不久,假肢做好了并亲自为她安上,而且很合适。接着观察走路,骑自行车,七八个月之后能从东单骑到朝阳门外,这时才开始写报道。纪希晨说:从发现这件事到写出报道,其间他们采访、鼓励、帮助病人做了大量工作,这也是作为记者应尽的责任。

 

报道写出刊发之后,“四人帮”盘踞在《人民日报》社的爪牙,进行恶毒的攻击,散布流言蜚语,说这位女青年是是地主出身,又说她是去偷煤轧断了脚,还说她作风不正,是卧轨自杀等等。为此,纪希晨和何黄彪又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证明他们所说的一切全是污蔑。实际上,她是一名下乡知识青年,也不是地主成份,在她所在的生产队任女民兵排长,农村学校的女教师。事故原因是:她为给集体种麦子,清晨大雾,轨道交叉,倒车的火车看不见,将她轧倒,身在两条铁轨之间,头只离火车轮子一寸多远,两只脚轧出轨外,手中的铁耙子飞了出去,正好挂在煤车上,想不到竟成了制造流言蜚语者的口实。

 

给这位女青年做移植手术的是两名下过乡的青年医生,他们知道并懂得脚对于一个人(特别是农民)是多么重要。别人把轧断的脚扔了,他们又叫人拣回来,千方百计接通每一根血管。认直负责的手术,使这位女青年有一只脚,再配上假肢就能站立在大地上。要是没有这样接肢的知识分子,没有各阶层人民的共产主义精神,可以想见给她一生带来的痛苦。这篇报道在人民群众中反映十分强烈,因为它正体现了中国医务工作者的创造性。后来又拍成纪录片电影,广交会上又展出了照片,赢得很高的国际荣誉。周恩来总理看了之后,也给予热情的赞誉和很高的评价。

 

纪希晨在谈到这篇报道的采访体会时说:“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是要经得住风浪袭击的。即是报道正确真实,也会遭到某些人甚至不少人的诬谄。《新的脚印》就受到许多大字报、小字报的围攻。在这种情况下,要沉住气,顶得住,相信自己报道的意义所在。凡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是任何人也打不倒你的。只要坚信真理,一定能够胜利。”最后,他们将调查材料、单位证明、信件在报社里公布,那些不实之辞不攻自破,真相完全大白。

 

《第七十二个战士》是写红军老团长方和明解甲归田的故事。采访方和明一谈就是七天七夜,谈得非常投机。方和明复员时,只拿了五斗米的条子从延安回家,背着破棉军衣,坐上破罐子车回到湖北红安县鄂豫皖苏区老根据地。到家一看,房屋被烧了,亲人没有了。后来碰到一位老太太,一问正是他婶母,婶母给他拿了几块冷红苕(即红薯)算是一顿饭。晚上,消息传开了,乡亲都来看他。参军时走的是七十二名战士,如今回来的只有他一人。这是经过十几年血与火的战斗后唯一的幸存者。

 

回到家乡要重建家园,又经受了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没有房子,住在牛棚里,搞变工互助,搞生产,修水库。在村里搞了十几年,谁都不知道他原来是个团长。后来人们问他,在部队那么久,总该是个官吧,至少也是个排长,于是他就在复员证上填了了个“排长”。他当了劳动模范,到省里参加劳模大会,名字登了报。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看到了,说:“这个方和明是我们的团长嘛!”就派秘书把他请来。两个战友相见,一个是省军区司令员,一个是普通农民。陈再道说:“你真正保持了我们红军的光荣传统,由团长到劳模,不计名誉地位,回乡重建家园。”后来,方和明的事迹登了报,说是将军回到寨子,家乡人才知道他是个团长。纪希晨感慨地说:“象这样,过去在家乡的土地上战斗,如今又回到家乡搞建设的老战士真是成千上万哪!他们放弃名利地位,只为人民的自由

解放度过自己的一生。纪希晨采访方和明搞了几万字的纪录,只写了一点事迹,可惜在登出来时又被删去许多。

 

纪希晨写老红军老干部,是针对“四人帮”对老干部的政治迫害,他们说老干部是“叛徒”、“特务”、“走资派”、“民主派”,真是天大的冤枉。老干部是我们国家的财富和精华啊!没有他们出生入死地战斗,哪有我们的今天!纪希晨谈到这些,显得非常激励。

 

《“二月逆流”始末记。写的是“四人帮”为了纂党夺权,制造了全国最大的冤案“二月逆流”,借以迫害革命的老干部。粉碎“四人帮”以后,纪希晨下决心要把“二月逆流”的真相告诉全国人民,把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这便是这篇文章的写作动机。

 

为了写作这篇文章,他访问了徐向前、聂荣臻、谭震林、谷牧和江一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访问徐帅时,徐帅刚出院,就把他所经历的“二月逆流”的事实真相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在访问聂帅时,聂帅正在病中,跟纪希晨谈了两次,把斗争的性质、背景作了详细的讲解。访问谭震林时,谭震林讲了他写信给毛主席揭发了江青的事,说江青是武则天。林彪看了这封信,对江青说:“谭震林同志的思想那么落后。”谭震林当时表示:“宁愿开除党籍,也要斗争到底。”谷牧在中央领导人中是比较年轻的,也谈了自己斗争的经历。陈毅已经病故,纪希晨跑到外交部找到陈毅的秘书了解情况。还访问了叶帅的亲属刘诗昆(钢琴家),了解他受株连的情况。他在监狱中想把消息告诉周总理,就撕下报纸上的字拼成一封信,卷在棉衣中带了出去。这就是写这篇文章的采访经过。

 

初稿写好后,送给老帅们看,他们作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李先念因为很忙,请秘书代讲经历和情况。聂荣臻、叶剑英、谭震林看了初稿都给予热情的鼓励。他们批示的原件,纪希晨都非常珍贵地一一保存着。1979224日《人民月报》在第二版发表了这篇文章,题目是《一场捍卫党的原则的伟大斗争》。刊登在《时代的报告》杂志上的是一篇报告文学,题目是《“二月逆流”始末记》(19803月创刊号)。文章发表后影响很大,在“文化革命”中犯过错误的人表示悔恨;老干部同志说,文章鼓舞了他们的斗志;广大群众说,我们的希望和力量就在于有一批坚持党的原则的老干部。

 

紧接着上海《文汇报》转载了这篇文章。转载后遇到一些争议和阻力。有人说,文章点出毛主席的{我的一张大字报}是不应该的;有人对文章里谈到的铲五·一六”通知}提出疑议等等。然而越是非难,要看的人就越多。因为它真实,符合历史实际,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干部领导人民斗争的精神面貌。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化大革命”已经作出定论,那些疑议和非难也就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了。纪希晨说:“我认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还是有点历史预见性好。”

 

纪希晨从193715岁参加革命,在陕北革命摇篮中成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经受考验,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枪林弹雨中经受磨砺和锻炼。从1943年发表第一篇通讯〈“开荒地雷”白仓子〉起,至1983年开始做《中国老年》杂志主编,恰恰是他为人民书写翻身解放到书写建设美好生活的40年。从他一百多万字的新闻作品来看,其中既有新闻特写、通讯、报告文学,又有评论、短评、社论及其它文章。一个新闻记者应该掌握的新闻武器(写作体裁)他都涉及到了,而且写得非常出色。从这一最根本的角度看,他是一位写作多面手,无愧于历史时代的党报记者。

 

过去曾有人说,“记者是自由职业者”,这话不完全对。党报记者的职业是革命,是为人民服务。纪希晨认为:“记者要有政治敏感、新闻嗅觉。群众在想什么,有什么要求,拥护什么,反对什么,社会上在议论什么,读者看了报道以后在评论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经常留心的问题。我们应该说出人民想说、要说,但是还没有说出的话,写出人民想要知道,但是还没有知道的事。如果记者耳边能经常听到各种声音,触摸到群众的脉搏,那么他就会在生活中不断发现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写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新闻。”

 

纪希晨参加革命工作以来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道路,当过兵,做过干部、记者(包括随军记者和地方记者),采访过解放区和白区,在报社和通讯社,担任杂志主编,几乎遍尝了做文化人的滋味。他的足迹遍及江南塞北、康藏高原、东海之滨,还有过出国采访的经历。他的那支笔除描写过工人、农民、干部、战士之外,还写过相当多的知识分子,歌颂过许多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英雄模范。他的笔一方面为人民发出呼喊,鼓励人民前进,去创造新的生活;另一方面去鞭笞反动没落的阶级和腐朽贪婪的社会势力,笔锋直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阶级以及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如今,他虽然年事已高,仍然为党和人民书写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改革开放的历史,用五彩斑斓的笔描绘新时代的画卷。

 

     纪希晨的作品是一篇篇听命于党和人民号令的战士的作品。读过他的作品,就会看出时代前进的足迹,受到时代气息的鼓舞。他的作品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感人力量。他的新闻写作独具风格,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质朴、细腻、清新、豪迈。





上一篇:——从洛阳走出的著名作家李准  
下一篇:——人民音乐家时乐濛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