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国谋士赵普

     2006-06-20 16:07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纵览 > 河洛名人 > 正文

工于心计多奇谋 半部论语治天下

    ——北宋开国谋士赵普

 

赵普,字则平,生于后梁末帝龙德二年(922),卒于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原籍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15岁时随父迥(或作迥)避后唐之乱,迁居洛阳定居。赵普自幼学习吏事,后周显德三年(956),他成为匡国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的幕僚。赵匡胤破滁州,赵普审案有奇法,遂用为幕府推官。后来为赵匡胤谋取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一代名臣。赵普读书不多,自言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大概是一位工于心计的人物。

 

    一、黄袍加身的预谋者

赵匡胤夺取皇位既很突然,又非偶然。他原为后周世宗的殿前都检点,既掌管护卫皇宫的禁军,又为全国三军统帅。显德六年(959),世宗去世。次年春,匈奴入侵,遣赵匡胤率军北征,兵行至开封(今河南开封)东北之陈桥驿,将士借故停止进军。饮酒时将赵匡胤灌醉,并以黄袍(天子龙袍)加身。在拥戴者戏剧般的百般劝导下,赵匡胤从后周幼主恭帝手中接过所谓的“禅位书”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宋朝,史称j匕宋。

 

赵匡胤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戏,当上了皇帝,看起来很蹊跷,不动一刀一枪,其实这中间蕴积着一个很大的阴谋,其中赵普起着一个智囊的特殊作用。《宋史》虽然对此略而不记,但旧史也零星地透露一些蛛丝马迹:赵昔与赵匡义都是此一事件的酝酿者,然而他们却守口如瓶,兵变之际,他们枕戈待旦,做了充分的军事准备,将士们时刻应招,竭力拥立,倡言是为了富贵,煽动并统一思想和行动的必有其人,可是人人心照不宜。当时大将石守信担任留守京师的殿前都指挥使,都虞侯王审琦为侍卫亲军的高级军官,他们都一致赞同拥立,如果说他们没有一点忠于后周小皇帝思想,简直不可思议。所有这些情况都不言而喻地说明赵普应该是主谋之一。他做了赵匡胤及其上层官员想说而不便说,想做而不便做的话和事,事先由与赵匡胤很早就联宗的赵普秘密地去说去做,所以事先秘而不宣便可一举成功。如果不是赵普出谋,而靠舞刀弄枪、迷信武力的将领,包括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甚至赵匡义等都是计虑难周的。可见,赵普在兵变事件中主谋的作用,是其他将领难以替代的。

 

阴谋的余波是,石守信、高怀德等一大批拥戴者都得到晋升,而赵普只得了个右谏议大夫兼充枢密直学士的一般官职。这是军事政变阴谋的继续。无论赵匡胤或赵普心里都很清楚,为了保持朝中和社会的稳定,后周的原班人马不能动,他们虽然没有尽力拥戴,但既成事实之后又没有反对,这样不致于消弱刚建立的国家机器;至于赵普,不封官或封以高官都等于自我暴露,所以如此封赵普可以说是恰如其分,君臣二人对封官问题都有很清楚的认识。

 

二、平定二李之乱的计谋者和从征者

      北宋建立以后所面临的形势,依然是武臣弄权,丝毫没有改变五代十国的动荡局面。当时给宋廷造成威胁的,主要是原后周义成军节度使李筠和原后周驻扬州淮南道节度使李重进。李筠拒绝接受兼任中书令的高官;李重进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宋廷曾赐于他免死牌(铁卷),他不仅不领情,反而勾结后汉起兵反宋。

 

在北宋王朝所面临的威胁面前,赵普力主平乱,多出奇谋,李筠于建隆元年(960)四月起兵,赵普力主赵匡胤亲征并随军前往。六月击退来犯之敌,攻陷泽州(今山西晋城),李筠自焚而死。李重进原为后周国戚,赵普深感难办。以原后周之将领攻打后周之国戚,有失体统,所以无从下手。思来想去,先晓之以理,然后再请太祖亲征,七月出兵讨伐,未克,延至十一月,赵普才从征扬州,一举攻克,李重进全家自焚而亡。

 

在赵普的辅佐下,一年之内粉碎了李筠、李重进的反叛,从计谋到躬亲,赵普功不可没。这是军事政变之后十分重要的一步,任何新朝代建立之后都会遇到类似的麻烦,如果此举失败,新政权很难维持。既然赵普贡献颇大,又为有目共睹,因而赵普迁升为兵部侍郎兼枢密副使。

 

    三、“杯酒释兵权”的导演者

由于赵匡胤是仰杖兵权又指靠部下拥戴而登上皇帝座的,因而他十分惧怕具有兵权的大将也拥兵自重,也来一个“即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因此,他食不甘味,夜不安寝。赵普对此也在昼思夜想,深以石守信执掌禁军为忧。他以为石守信等并非统领全国军队之才,一旦部下也来个黄袍加身,历史又要走回头路。君臣二人不谋而合。于是赵匡              便向赵普询问对策,以图长治久安。赵普胸有成竹,对之以“稍夺其权,制以钱粮,收其精兵”的十二字方针。而这十二字方针颇对赵匡胤的胃口,于是君臣二人便围绕这十二字大作文章。

 

一日晚朝之后,太祖赵匡胤留下诸如石守信、高怀德等具有兵权实力的大将们,共同宴饮。席间不论君臣,只讲兄弟情谊,叙旧论今,感慨良多。接着赵匡胤讲做皇帝昼夜提心吊胆,彻夜难以入眠,忧心如焚,时时提心下属变乱,处处防着部下有二心,哪像你们做臣下的逍遥自在,无忧无虑,声色犬马,尽情玩乐。宴席间,你言我语,甚为热烈,不觉都带着醉意。石守信等发誓永远效忠陛下,海枯石烂永不变心。赵匡胤醉意和着假装有的放矢反问道:假如你的部下为了富贵而起事,那该怎么办?既而又说,人生在世富贵二字,无非金钱、美女、田产、子孙,叫你们应有尽有,以终天年,岂不美哉!经赵匡胤这么一说,大将们从朦胧的醉意中清醒了许多,但又想,是否皇帝对我们产生猜疑。赵匡胤从大将们的脸上看出七八成来,便继续说道:我与你们联姻,结为亲家,消除疑忌,相安无事,我做我的皇帝,你们享你们的清福如何!这一番话使大将们彻底明白了赵匡胤的用意,完全明白自己该怎么做。第二天纷纷辞去军职,交出兵权,到地方上做起了类似于闲职的节度使,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杯酒释兵权”。

 

在解除大将军权这件事上,幕前是太祖,幕后是赵普,赵普又立了头功,故于建隆三年(962)晋升赵普为枢密使兼任检校太保。赵普深知,剪除二李(李筠、李重进)、解除大将兵权,虽然消除了内忧外患,但对赵普来说,这是巩固君权的第一步,其艰难历程还是相当长的。

 

四、中央构构改革方案的泡制者

根据赵普的十二字方针,北宋初年便开始改革中央和官员的设置,“稍夺其权”即改变权力结构的独立性,一切权力必须依附君权而运转。在赵普的参与下,北宋的政权与职官体制很快制订出来了。其主要内容是:

()朝廷虽然设有宰相,但不能独立行使宰相之权,由所设之副相、枢密副使、三司计相瓜分其权。宰相只有集众议而研讨之权,实际上成了中央行政会议的召集人。

()枢密使领枢密院,掌中枢机密,传达皇帝诏令。为防止枢密使的权力恶性膨胀,将其指挥权收归皇帝所有,宰执有执行权。

()禁军或在全国招募,或从厢兵、乡兵中选拨,不用旧有之军,以防熟易生变,可谓“收其精兵”。其中的马军、步军都指挥及殿前都指挥,只有负责训练和护卫的权力,没有调动之权。每发一兵一卒均需经枢密院颁发兵符。

()乾德元年(963)又用赵普计谋罢免权重的地方节度使,逐渐削剪异姓王数十名,另任弛职。再以文职取代武职,使武臣方镇失去弄权的能力。

()经常使禁军换防,大约三两年换一次,然后收编厢军中的壮勇者或在荒年招收精壮者充当禁军,使精兵皆归枢密院,地方无精兵。

()诸州所留厢兵虽然不加训练,只充劳役,但其数量可观,稍加训练,合则可以制约禁军。“制其钱粮”主要是限制节度使的财政粮饷权限。由转运副使负责,把地方上的大部分钱粮输送到中央,地方上所留仅供粮饷和正常运转之用,如此则抽去了起事的经济基础。

按照皇权至高无尚的原则,赵普炮制出来的这一套军国大政制度,可以用“强干弱枝,互相牵制”来形容,起到了加强中央君主集权的作用。

 

赵普的这套方针政策,改变了五代十国武臣专权、政变频发的局面,使北宋成为一时高度集中而统一的国家。然而这套方针政策反过来又成为自我束缚的枷索,使北宋“积贫、积弱”逐步走向穷途末路。如豢养冗兵而无战斗力,机构庞大臃肿,豢养冗官而负担沉重等。其根本所在就是赵普的着眼点只注意防守而忽视进取;只注意防兵变,防跋扈,防君权受到损害,而忽视从积极的一面去提高国力和军队的战斗力。由于如此,北宋空有庞大的军队和宠大的官僚机构与官员,空有充盈的府库、堆积的金银。对外则一直屈服于辽、金、夏少数民族政权,对内则不能消弭官乱民变,战战兢兢一直处于沉重的危机之中,这不能不是赵普和赵匡胤的历史罪责。

 

    五、三度入相

北宋建国之初,着力维护政权的稳定和南北的统一。任命赵普为门下侍郎兼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的职位。赵普位极人臣,更加用命。宋太祖与其弟雪夜访赵普,便是企图解决削平南北、统一全国的问题。经过密谋,最后一致形成“先南后北”的意见。这反映出赵匡胤内心的虚弱而欺软怕硬,终宋一代北方政权无时不在窥视中原,而宋廷从来没有过上高枕无忧的平安日子。

 

乾德五年(967),赵普又被加封为右仆射,并获得昭文殿大学士的荣誉称号。开宋初年,太祖经常造访赵普府第,探病、问计,甚至叙旧接连不断。一次太祖偶然发现赵普廊下有十瓶海货,打开一看全是爪子黄金。赵普虽如实交待,说这是吴越王钱叔所送。但这却使赵匡胤感到受到了臣下的愚弄,认为自己有被架空的危险,触动了他独揽大权的要害。对于赵普的种种欺君之罪,太祖严肃追究,于是,赵普便被贬为河阳(今河南孟州)三城(南城、北城、中(氵单))节度使,逐渐失去了太祖对他的宠爱和信任。

 

开宝九年(976)十月,做了十七年皇帝的赵匡胤驾崩了。据传,其弟赵光义(避太祖“匡”字讳)通过“烛影斧声”完成了“兄终弟及”的大业,登上宝座,是为太宗。赵匡胤的死去,正是赵普东山再起的机会,但需待机行事。

 

太宗即位不久,益感北汉的威胁,于是在太平兴国四年(979)御驾亲征北汉,结果宋师败于契丹援军,连太宗也一度失踪。当时军中有人谋立太祖之子赵德昭未果,而被太宗所闻。太宗对德昭大加训斥,而德昭畏惧自杀身亡。接着太宗异母弟赵廷美因朝中有人诬告而被贬洛阳。

 

这一连串事情的发生,使贯于心计的赵普又抓住机会向太宗密陈:昭宪皇太后的遗书由他赵普代写,遗书命匡胤传位于匡义,匡义传位于廷美,廷美传位于匡胤之子德昭。他又用挑动性的语言说:传弟不传子的教训,你还不应该接受吗?贬往洛阳的廷美不思悔改,应该再加贬谪,以免后患。太宗依计而行,把廷美又贬往房州涪陵县(今居四川省)。赵普的密陈实际上是怀着个人目的而向太宗曲意诌媚,其结论是很明显的:既证明太宗继承兄位合乎祖宗遗旨,又唆使太宗将来传子不传弟,还提醒太宗注意来自赵廷美的威胁,不久赵廷美便盛年早逝,这等于为太宗清除了内患。赵普与太宗联手,成功地消灭了皇族中的政敌,二人便结成特殊的君臣关系。赵普立即被晋升为司徒兼侍中并再度入相,取得了新皇帝的宠信。

 

赵普第二次得宠好景不长,次年便因故而被罢相,错误内容,史无详载。从被贬为武胜(宋合州之地,今属四川省)军节度使来看,大概是错误太大,不得不贬。雍熙三年(986),太宗为了洗雪亲征北汉之辱,又亲征燕蓟,久而不下,进退维谷。赵普以为天赐良机,于是三进疏表,提出“兵久生变”,应该班师,因而又受到太宗的嘉奖并改封梁国公为许国公,移武胜军节度使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权力大了许多。由于德昭与廷美之死,使太子继位除掉了后顾之忧,太宗次子昭成太子、陈王元僖(德明)上表请求委政于元老赵普,于是赵普再度被授为太保兼侍中的相位。

 

淳化三年(992)春,赵普以年老多病三次上表,请求告老。诏下慰留,赵普力辞,诏准。加太师官衔,卦魏国公,仍以宰相看待。七月,普薨,终年七十一岁。太宗派员治丧,追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谥号“忠献”。

 

赵普一生从事军政生涯50年左右,作为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有一定的远见。辅佐太祖、太宗两朝,制订出巩固加强中央君主集权、地方分权的方针政策,对结束战乱、实现国家统一是有贡献的。然而由于学问不多,谋划之事或缺明智,大有曲意奉承之嫌,有些可以说是用人品作代价的,最终成为后人褒扬不足而贬斥有余的牺牲者。从他一生的作为看,由于时代的种种原因,三次入相,看不出造福人民的政绩,大概也应该是他的最大缺憾。





上一篇:——一代名相吕蒙正  
下一篇:——张全义治洛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