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豪刘禹锡

     2006-07-14 20:39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纵览 > 河洛名人 > 正文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是唐中叶的思想家、哲学家,优秀的散文作家和杰出的诗人。在中国哲学史和文学史上,他都占有一定地位。他是唐德宗贞元进士、博学宏词科及第。他在青少年时代,便对诸子百家有广泛的涉猎,具备相当深厚的文化修养,所以二十一岁中进士,授监察御史。

 

唐顺宗永贞年间,他和柳宗元共同辅佐王叔文执政,并参加了以王叔文为代表的政治革新集团,不久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朗州(今贵州遵义西)司马,后任连州(今广东西北部连县境)、和州(今安微和县)刺史,外放为官二十多年。后来入朝做主客郎中。晚年回到洛阳,迁太子宾客,官终检校礼尚书,终年七十一岁。

 

刘禹锡除了从政以外,他首先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对学校教育也很关心。他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诗歌。其著名诗篇有《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等篇,《插田歌》、《竹枝词》、《柳枝词》等组诗也很有名,富于民歌特色。《视刀  环歌》、《秋风引等》小诗,意味隽永,流传很广。晚年闲居洛阳,与  白居易过从甚密,寄情诗酒,唱和颇丰。

 

刘禹锡诗的题材比较广泛,由于他终生为官,所以有反映中唐  政治生活中重大事件的诗;由于他外迁时间较长,接近民间,所以有反映下层人民群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更由于他多次贬官、外放,受到打击,心情不畅,所以又有咏怀古迹,讽谕时事,寄托身世的诗。在这些诗中,战斗性最强的是讽谕诗,如《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说: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载。

这首诗是元和十年<815),刘禹锡被贬朗州十年之后奉召回到长安时写的。因为诗中“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即今贵州遵义)刺史”(引日唐书+刘禹锡传))。这里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刘禹锡被贬播州,路遥地僻。当时,他的好友柳宗元正在柳州刺史任上。当他听说刘禹锡家有高堂之亲,柳州要比播州开放得多,交通也很方便,于是便向朝廷上书,要求以柳州刺史交换播州刺史照顾刘禹锡,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以柳易播’’的佳话。刘禹锡早年进士及第,在监察御史任上,正当踌躇满志、年轻有为的时候,被贬谪外地,过着长期的逐客生活,给他心中留下很深的创伤。他心中激愤,不能自平,忧伤愤惑自然表露于外。当时他写了不少讽谕诗,这是其中最好的一首。

 

诗中的“紫陌”是旧时对皇城里道路的称呼;“玄都观”是道教的庙宇,在长安朱雀街以西;“桃树”()是比喻显赫的执政者。当时在京的官僚都是刘禹锡被贬以后提拔的(“刘郎去后载”),表示了刘禹锡对新进权贵的愤怒和不满。诗开篇以“紫陌’’对“红尘”,⑤染了京都的表面繁华景象,然而笔锋一转刺向权贵,同时也是刺向皇帝,所以才有“复出为播州刺史”的再次贬谪。这次被贬十四年之后,他又回到京城长安,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序:

余贞元二十一年(805)为屯田员外邓,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太和二年(828)三月。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树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诗序写他两次贬谪、两次回京的经过,诗是第二次回京写的。两次回京两游玄都观,而玄都观的景色前后迥异,因而题写了这首诗。诗写玄都观一片破败的景象,过去的盛况绝迹了。偌大的一座玄都观,一半长满了苔藓,菜花代替了桃花。种植桃树的道土如今不见了,可是我刘禹锡却又来了。诗中以讽刺的口吻,写出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靠镇压革新派起家的权贵们,一个个被政治斗争的漩涡吞没了。诗人不顾政治上的一再黜退和打击,表示了对悻臣权贵的蔑视。两诗并读,后者的讽刺意味更为浓重。

 

在刘禹锡的讽谕诗里,也有描写农田情景的诗,最有影响的要推《插田歌并序》了。这首诗写于在连州做刺吏的时候,序中说:“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登上城楼眺望,农夫正在插身,空中“燕子东西飞”,坡L‘‘冈头花草齐”,田埂“如线”,水光“参差”,恰似一幅美丽如画的农田图。接着写农妇、农夫一面劳动,一面唱歌,诗人巧妙地说:“但闻怨9向音,不辨俚语词。”歌声有哀怨的意味,却听不懂唱的是什么词。这里所说的也可能是事实,但更多的可能是故作不懂,以免惹祸。诗末农民与吏人的对话,讽刺的寓意是很明显的,摘录如

自言上计吏,年初离帝乡。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诗的大致意思是:一个地方政府小吏(上计吏),到中央政府办公事,刚从京城回来。农夫说:“你对京城一定很熟悉,从长安一回来,眼界大了,就不愿和我们在一起了。”小吏笑着说:“长安真是太大了,中央机关六省(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六省)的大门个个巍峨高耸,我已经进去无数次了。近来我的名字已经补人禁卫军的缺额,这可不是白补的,需要缴纳很多值钱的细竹布。你们等着瞧吧,三两年之内,我要到京城去做官了。”这反映出唐末,宦官专权,朝政日非,国库空虚,加上牛、李党争,卖官鬻爵,黑暗不堪,唐朝政权就要摇摇欲坠了。刘禹锡写这首诗,是为了反映现实,序“以俟采诗者”就是把“俚语词”写入诗中,以便民情上达,同时也给类似于“上计吏”一类的人一个无情的揭露。

 

刘禹锡的诗中,借咏史怀古,希望统一,反对割据的诗是很有价值的。如脍炙人口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是《金陵五首》的第二首。乌衣巷,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南岸,离朱雀桥不远。三国时是吴国守卫金陵的军队驻扎地,因士兵都穿乌衣,故名乌衣巷。东晋初年,元帝的宰相王导住在这里,后来成为南朝大世族王、谢两家的住宅区。此诗明白如话,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咏史。仅仅两句,把吴国和东晋两个朝代都包括进去了。试想,旧时王、谢大族的高堂华厦,该是何等的威严壮观,是平民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然而时代变迁,昔时王、谢两家的威风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取而代之的却是寻常百姓。咏史是为了喻今,警告唐末的太监、佞臣和藩镇们:当今飞扬跋扈、横行天下,将来依然逃脱不了王、谢的下场,成为世人讥刺的笑柄。

 

再如《西塞山怀古》,借凭吊古迹而追怀往事。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是长江中游要塞之地,为东吴的江防前线。东吴初年,大帝孙权心胸万服,不可一世。待晋武帝司马炎伐吴,便“金陵王气黯然收”了。“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东吴修建的拦江工事所用的八千尺(夸张之词)铁锁,早已沉入江底。晋军兵临城下,东吴只有把旗举出城墙而投降了。诗的末回句是: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

面对古迹,回伤往事,无论如何撕杀拼斗,只有给大地留下斑斑血痕,而江山依然如故。如今四海一家,全国统一,历代割据者所修的工事,应该成为后人血与泪的教训而加以反思。当时的唐代,朝内勾心斗角,藩镇各自为政,在形式上统一的掩盖下饱藏着分崩离析折的危机。诗人担心,有朝一日·“安史”一类的战争再起,造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那将又是人民的一大灾难。在这里作者怀古刺世的用心是很明白的。此外,刘禹锡还写过不少发泄胸中郁愤的诗,借咏物诅咒群丑的反动统治,这些诗都具有相当强的社会意义。

 

    长期留寓蜀山巴水之间的刘禹锡,对当地民间歌谣进行过认真的学习和研究,对他的诗歌创作注人新的生机。《竹枝词》、《杨柳枝词》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在唐诗中别开生面。《竹枝词》共有十一首,篇篇都是佳作。如: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睛。

诗的前两句是起兴并点出诗眼,然后围绕“唱歌声”,通过对“东边日出西边雨’’的自然景特描写,运用语音双关的修辞手法,以天气的“晴与无晴”谐和“无情和有情”,把“晴”与“情”两种无关的事物巧妙地统一起来,天衣无缝而清新喜人。再如: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诗写一个在爱情上遭到挫折的深情女郎的愁怨。以桃花瓣纷纷扬扬,落满山头,蜀江春水川流不息,从中引出两个贴切的比喻:红花……郎意、水流……·侬愁。并指出产生愁怨的原因和愁绪的绵长。

 

这种民谣原产于四川东部,是音乐、歌唱、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诗歌,含义婉转,情意浓厚,多用于歌唱爱情和抒发情绪。刘禹锡喜爱这种民谣,他不仅认真听,还学会了跳和唱。此类诗歌有健康的情调和浓厚的特色,诗人从表现手法上吸收民歌的营养,进而加工创造,所以显得更加清新隽永。

 

刘禹锡从少年开始直至临终,都在孜孜不倦地进行诗歌创作,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文学事业,给中国的文学宝库留下了珍贵的财富。他的诗歌成就是多方面的,流传千古的名句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等,都是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高度概括的结晶,是很能发人深省和引人深思的。白居易尊称他为“诗豪”,宋代的苏轼、黄庭坚都学习研究刘诗,模仿写作《竹枝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的诗歌经过时代的考验,代代吟咏,特别是他向民歌学习,探索诗歌发展方向的精神,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在哲学上,刘禹锡是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者,其哲学著作《天论》等篇,阐发了无神论思想,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他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学说,即“天”(大自然)与“人”(社会上的生物个体群)各有自己的职能,天的职能是“生万物”,人的职能是“治万物”。有时候人能胜天,如疏浚河道,开山筑路,驯养牲畜等等,而有时候人对天却无可奈何,如水旱灾害,森林天火,大小地震等等,只有受天灾之苦。这其中多数属于宇宙中的自然规律,天与人只有各行其职了。他的这种学说,虽然有继承前人的成份(当然也是应该的、免不了的),但是却进一步反映了“人”、“天”互相制约的客观事实。

 

与此同时,刘禹锡还进一步驳斥了当时根深蒂固的“因果报应’’论和“天人感应”说。“因果报应”和“天人感应”都是封建时代统治者用以麻醉和统治人民压迫人民的社会舆论工具,教人不要反抗,要服服贴贴地做牛做马,这都是天生注定的。他的驳斥是教人不要听从摆布,任人宰割,而要看到自己的力量,依靠自己安排人生。当然,由于时代和个人地位的限制,他不可能教人反抗当时的社会。尽管如此,在当时的条件下,刘禹锡能够认识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不同,提出人们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种“人能胜天”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刘禹锡正是基于他的哲学思想,他反对每年以大量的经费祭祀孔子,但他并不反孔,他以为圣人孔子,百民敬仰,百代之师,无可厚非,但每年要花费四千万钱的祭祀费实在不应该。如果用这个钱去开办学校,资助教育那将是天下人的幸事。

 

《刘梦得文集》中对“胶痒不闻弦歌,而室庐圯废,生徒衰少”的现象表示不满,他认为当时这种学校教育衰败现象所以产生,原因在于“无资财以给其用”。所以他请求把每年各州县祭祀孔子的经费,一半归地方增办学校,一半归国家太学。

 

据他计算,当时有1700个州县,每年祀孔经费超过四千万,这对于教育事业是没有好处的。可惜朝廷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欧阳修、宋祁所著《新唐书·刘禹锡传》略记此事。兹将他的上书附录于后:以察刘禹锡重视教育的思想。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土。而不知养材之道。郁堙不扬,非天下不生材也。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今室庐圯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赀以给也。

 

凡学官,春秋释奠于先师,其止辟雍、泮官,非及天下。今州县咸以春秋上丁有事孔子庙,其礼不应古,甚非孔子意。汉初群臣起屠贩,故孝惠、高后间置原庙于郡国,逮元帝时,韦玄成遂议罢之。夫子孙尚不敢违礼飨其祖,况后学师先圣道而欲违之。传曰:祭不欲数。又曰:祭神如神在。与其烦于荐飨,孰若行其教?今教颓靡,而以非礼之祀媚之,儒者所疾,窃观历代无有是事。

 

武德初,诏国学立周公、孔子庙,四时祭。贞观中,诏修孔子庙兖州。后许敬宗等奏天下州县置三献官,其他如立社。玄宗与儒臣议,罢释奠牲牢,荐酒脯。时王孙林甫为宰相,不涉学,使御史中丞王敬从以明衣牲牢著为令,遂无有非之者。今夔四县岁释奠费十六万,举天下州县岁凡费四千万,适资三献官饰衣裳,饴妻子,于学无补也。

 

    请下礼官博士议,罢天下州县牲牢衣币,春秋祭如开元时,籍其资半畀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州县进士皆立程督,则贞观之风,粲然可复。”    “时不用其言。”可惜未被采纳。刘禹锡一生为官近五十年,其中有一半多的时间为外任官,宦海浮沉确实让他伤透了心。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做官、写诗、搞哲学研究,尤其是诗歌创作最为突出,这和他的坎坷人生与宦海浮沉有直接关系。他的文章可与韩愈媲美,诗歌与白居易齐名。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解》中称赞他说:“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这表明刘禹锡在同代诗人中已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上一篇:——张全义治洛  
下一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