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致富不忘国难的卜式

     2006-07-15 11:02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纵览 > 河洛名人 > 正文

卜式,西汉武帝时期洛阳人。公元前二世纪初,该人以牧羊、卖羊为生,牧羊群超过千头,成为当时—个大商人兼大牧主。

 

卜式牧羊有高招,他说:“以时起居,毋令败群。”不仅牧羊如此,就是做官理民政也是一样的道理。卜式不怕苦,每日风餐露宿,精心牧羊、卖羊,确实也发了财,给市场增加了商品,颇受欢迎。

 

    卜式牧羊卖羊之时,正值西汉王朝连续派兵反击匈奴侵扰,战争开支庞大,国家财政有困难的时期。作为一个商人,卜式致富不忘国家,主动上书朝廷,“愿输家财半助边”支援国家抵御外来侵略。这一举动,引起朝廷的注意。汉武帝为此于元朔五年(124),派遣使者前来调查他的动机和目的。使臣问他:“欲为官乎?”卜式答:“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臣又问:“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卜式说: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使臣感到奇怪,便说:“苟,子何欲?”卜式说:“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卜式完全是出自一个受国商人的爱国之心。

 

使臣回到朝廷后,把情况报告了汉武帝。汉武帝把这情况讲给了当时老丞相公孙弘,公孙弘听了感到不可理解,说:“卜式所为,此非人情”。不符合法理,是个“不轨之臣”,不能作为教化百姓的典范,“愿陛下勿许”,不要接受他的捐献,更不要以I、式为典范“以风百姓”。  卜式上书未见结果,复回至洛阳从事牧羊的生计。

 

    过了一年多,匈奴浑邪王战败投降后,朝廷优加安置。同时加上山东等地发生水灾,贫民大徒,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而此时各级政府的仓府()空,“无以尽赡”(《汉书·食货志》)  卜式得知这一灾情后,随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徒民。事后,河南太守将富人捐钱济助贫民的名单呈报给朝廷。汉武帝从名单中看到了卜式,便联想到他一年前上书输财之事,感到卜式确是一个仗义疏财爱国爱民的人,“乃赐式外繇四百人”(即赐给卜式戍边徭役四百个名额,按汉制,每个戍边徭役,可出三百钱代替)。由此,卜式每年可得钱十二万。但是卜式在得钱后,“又尽复与官”,以供地方财政之需。当时的社会上,所有富商大贾“皆争匿财”、“积货逐利”,不济国家之急,不管贫民之困,唯有卜式“不为利惑”(《汉书·食货志》),能够把致富和国家兴亡的前途联系起来,能够把自己的富有和救济广大贫苦人民联系起来,数次要求人财以助官府。

 

卜式的举动,终于感动了汉武帝,“乃召,拜卜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四顷”,并且“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但是卜式捐钱不是为了做官,便坚决推辞。汉武帝见他不愿做官,便说,我在上林(朝廷的园林)中有一群羊,你去给我牧羊好了。  卜式到上林牧羊一年后,羊群不仅个个膘肥体壮,并且繁殖发展很快。一天,武帝来到上林,看了羊群后非常高兴,便问卜式牧羊之道。  卜式说:“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并说不仅牧羊如此,做官治理民政也是一样道理。汉武帝听了以后,感到非常惊奇,觉得卜式虽然是牧羊卖羊的商人,但却又懂得做官治民之道,不是一般的商人,便任命他为缑氏县令。卜式到缑氏后,勤政爱民,政绩显著,武帝又调他到成皋任县令,并兼管漕运。卜式任职后又作出了显著的成绩。由此,汉武帝认为他有才有德,遂又提任他为“齐王太傅”,转而又提为刘王相,协助齐王治理政事。

 

元鼎五年(112)四月,南越王吕嘉起兵反叛。不久西羌十万人也侵扰边境,匈奴又趁机攻人中原,杀汉太守,形势十分严峻。牧羊卖羊起家的爱国商人卜式,这时虽然高官位显,但却在国家危急之中,挺身而出,再次上书朝廷,请缨出战。表示愿和自己的儿子一起率领齐地的官兵开赴前线,“请行死之,以尽臣节”。卜式的这一爱国壮举,是那些惯享利禄,贪生怕死的王公和官僚们连想也不敢想的。汉武帝即下诏表彰了卜式,赐爵关内候;黄金四十斤,田十顷,并将卜式的忠贞爱国之举“布告天下,使明知之”。然而在全国数以千计的官僚和王公列候中,竟然“天下莫应”,没有一个人愿意从军作战;学习卜式的。汉武帝为此十分恼火,遂利用这年九月列候献金助祭之机,以酹金不足为由,夺爵一百零六人。同时,提任卜式为朝廷御史大夫。

 

卜式担任御史大夫后,指陈时弊,直言不讳。当时,汉武帝为了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采纳了孔仅和桑弘羊的建议,实行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卜式认为国家统得过死,提了一些意见,由是触怒了汉武帝,便借故把他贬为太子太傅,以后卜式至死没有再受到朝廷的重用。

 

  古代商人卜式,在国家困难时,主动拿出半个家产支持国家,完全出于一个商人的爱国之心,在这一点上,确有可取之处。



上一篇:——《水经》作者桑钦  
下一篇:——西汉理财大家桑弘羊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