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战国周人(今洛阳一带),具体乡里、族姓、名字无考。因其隐居于鬼谷,自号鬼谷子,故名。《文选》注引《鬼谷子》序中说:“周时有豪士,隐于鬼谷者,自号鬼谷子,言其自远也。”《太平御览·礼仪部》的引文中也说:“周有豪士,居鬼谷,号为鬼谷先生。”或云:姓王名诩,又名利或俐,号玄微子或琴纂云。《隋志》中有《鬼谷子》一卷,相传为鬼谷子所著,或云后世伪撰,已不可考。
鬼谷,今为何地呢?《史记索隐》云:扶风池阳、颍川阳城都有鬼谷墟,是鬼谷先生的居住之地。扶风在陕西,颍川在河南。洛阳市汝阳县云梦山有鬼谷,还有鬼谷子洞、鬼谷子墓、鬼谷村等遗迹。鬼谷子洞出土有战国时期的青铜戈,还出土有金代《创修丹阳观碑记》、其中云:“水帘洞为鬼谷子成道之处。”明代《汝州志》中亦云:“云梦山在伊阳(今汝阳)县城南七里,相传为鬼谷子修道处。”汝阳距今阳城西南百里之遥,阳城为夏代以来重镇,汝阳为其所辖,这是符合实际的。至于说扶风池阳有谷鬼,也不应该排除鬼谷先生曾游居于其地的说法。古代,特别是战国时期,人的流动性特别大,所居二地三地都有可能,然而从出土的仅有资料看,汝阳云梦山应该是鬼谷先生的长期居住之地。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祖,苏秦、张仪曾从鬼谷先生学习纵横之术,孙膑、庞涓也曾向他学习过兵法。这四个人分别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和军事家。由此可知,鬼谷子在当时决非一般人物。名师出高徒,鬼谷子有高术,才能培养出高徒来。相传,苏秦、张仪都是有文化知识的人,经常被人雇佣写一些东西。如果遇到高雅之文,因一时无处可写,便写在手掌上,或写在大腿上。晚上休息时,削竹为片,书写其上。二人相游,过着类似于乞讨的生活。写的多了,无处盛放,便剥树皮为囊置于其中。每每到大树之下,说是休息,实际上是打个盹儿而已。有一位先生走过去问道:“你们这两个年轻人,为何辛勤劳苦到这种程度?”苏秦、张仪同声反问道:“先生是何人?”这位先生答道:“我生死于山谷之中,世人都叫我鬼谷子。”后来,苏秦、张仅游学,又遇到鬼谷子,便投其门下,拜他为师,向他学习纵横之术,他们二人便成为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近现代一些专家、学者都说:《鬼谷子》(鬼谷子之术)实际上是一门讲谋略学问的书,将谋略称为圣人之道。《鬼谷子·捭阖篇》中说:“捭阉者,天地之道也。”天地万事万物,都不会一成不变,始终处于纵横捭阖之中。天子帝王失天下,如此;“叛臣逆子”得天下,亦如此。他由此推开去说:比如当今(战国)天下战乱,诸侯并起。如果有本领治理,就把天下治理太平,人民安居东业;如果不可收拾,就用谋略取而得之,再去治理。《谋篇》中也说:“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所精。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他以为,“谋”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一定要有具体对象,即为何而谋,这样才能精到。再通过反复思考,其理可分上、中、下三等,上谋虽好,不一定适情,再求其次;次谋虽好,不一定全面,可再求其次。然后参合选择,才能找出奇谋。
有了奇谋并不等于成功,因为要有人去完成,去实施。而有的人会用谋,有的人不会用谋。会用谋者圆满成功,不会用谋者失败而还,甚至会丢失生命。这就是鬼谷子所说的谋“产生于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此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废一数也。”这是一个非常辩证的宏论,即有了谋要进一步地探究实施方案。由因(原因)而生谋,于是计、议、说、进、退,以至达于一套完整的体制产生出来,这便是施展计谋的全部方案。否则,计谋也会落空。他还警告用谋的人:既然百事源于一道,而百废也在于一个环节的疏忽,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堙。
鬼谷子的事迹、著述都不算多,或者尚未发现,然《鬼谷子》一书言简意骸,奥妙深邃,辩证唯物的因素较强,秦汉以来凡涉足纵横、计谋家者,无不带有鬼谷子的痕迹,打有(鬼谷子)的烙印。
责任编辑:Xiaohe
- 我市举行白居易诞辰1240周年座谈会 2012-02-13
- 《洛阳当代著名文艺家素描》出版发行 2011-10-25
- 郭爱和摘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2011-05-20
- 纪念姚崇诞辰1360周年活动在伊川县举行 201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