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创始人——老子

     2009-05-25 10:00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纵览 > 河洛名人 > 正文
    老子(前576—前447年),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苦(今河南鹿邑县境)人。他曾做过周守藏室柱下史,即皇家图书馆馆长,长期生活任职东周王都——洛阳,时间长达30多年。居洛期间,他阅读和整理了大量图书文献,熟谙掌故和礼制,后来创作了五千多言的哲学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首创了朴素唯物主义的道家学说。

    先秦典籍多载有儒家始祖孔子由洛阳向老子求教的事迹。如《吕氏春秋·当染》记载:“孔子学于老聃”;《庄子·天运》言:“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至沛,见老聃”等等。《史记·老子传》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骂,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娇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游者可以为?飞者可以为?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由此可见老子学问高深莫测,令孔子佩服之至。现今洛阳瀍河东关老子故宅边还竖有石碑,上刻:“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

    《老子》一书,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共计八十章,五千多言,是道家的经典著作,概括了老子的思想体系,揭示了宇宙本原本体和生物演化的规律,体现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讲的道这个范畴,不仅有世界本原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有发展规律的意义。他以为,世界是“周行而不怠”,是发展的,万事万物尽管形式多样,但各有其“道”,即发展规律。他解释说,天有“天之道”,人间社会有“人之道”,统治者和思想家有“圣人之道”。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变动发展的,而且是有规律的。

    老子提出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包含有矛盾对立两个方面。他认为有与无是相对而言,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即有无在对立中互相生成,难易在对立中互相转化,长短在对立中互相显现,高下在对立中互相依存,这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走向科学的初步,为后来人们认识的发展与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老子还认真观察和总结了矛盾对立双方互相转化的情况,指出“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意思是说灾祸中隐藏着幸福,幸福中潜伏着灾祸;曲折能够变安全,弯曲也能得伸张,低洼可以变盈满,陈旧能够变新鲜,少取反而能多获,含多则会变迷惑。由此得出了矛盾对立转化规律,指明了事物向反面转化的必然趋势。

    老子还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意思是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战胜天下最刚强的东西。体现了老子柔软则刚强的辩证法思想,寓事物于变化的深刻哲理。

    老子的清静无为学说,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渴望和平、安宁的春秋时期,对统治者来说无疑是治理天下的一个好方法。汉初,统治者就把老子的学说作为治世之术,社会经济出现了稳定发展的局面。在民间出现了道教,尊奉老子为道教的始祖,奉《道德经》为道教的经典。唐朝对老子更加尊崇。唐高宗李治为了提高李唐王朝的门望,于乾封元年(666年),追尊老子李耳为“玄元皇帝”,并在洛阳建宫奉祀,今洛阳市北邙山之巅的上清宫就是为纪念老子而建。

    老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影响深远的伟大哲学家,其思想中的精华——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对今天和后世仍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上一篇:东周第一代国王——周平王  
下一篇:碧血丹心的周大夫——苌弘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