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 (前200-前168年),河南郡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西汉洛阳的第一大才子,又是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33 年,但在政治上、思想上和文学上都有杰出的贡献。
贾谊从小就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先秦诸子百家的书籍无所不读。他酷爱文学,尤其喜爱战国末期的伟大诗人屈原的著作。18岁时,就以博学能文而闻名于郡中,得到郡守吴公的赏识,收为弟子。文帝即位后,因吴公的推荐,任为博士,掌文献典籍。其时,贾谊不过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但以见识和议论,赢得博士中年长者的尊敬,受到文帝的重视,不到一年被擢升为太中大夫。朝廷上许多法令、规章的制定,都由他主持进行。如文帝二年(前178年),贾谊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积贮疏》,指出当时社会上出现的“背本趋末”(也就是弃农经商)的现象对统治者不利,主张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以达到安百姓治天下,即巩固汉王朝统治的目的。汉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鼓励农业生产,这对恢复经济、建立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起了积极作用。贾谊认为,汉朝已经建立二十多年了,政局大体稳定,为了巩固汉朝的统治,他向汉文帝建议制订新的典章制度,兴礼乐,改正朔,易服色,改变官名等等。贾谊的才华和文帝对他的信任,引起了一部分朝臣的不满,他们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流言,动摇了文帝对贾谊的信任,结果文帝让贾谊离开长安,去做长沙王的太傅,故后人称贾谊为贾长沙、贾太傅。在长沙任职的三年中,贾谊的心情一直抑郁不欢。汉文帝七年(前173年),文帝思念远在长沙的贾谊,于是将他召进皇宫。当文帝听完贾谊的一番宏论后,十分感慨地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过不多久,汉文帝拜贾谊为梁怀王的太傅。在任梁怀王太傅期间,贾谊仍对政事十分关注,而且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写下了如《治安策》、《论积贮疏》等名篇。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梁怀王刘揖入朝,不幸坠马而死。贾谊认为,自己作为梁怀王的太傅而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因此非常伤心。一年以后,由于伤感过度,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去世,死时年仅33岁。
贾谊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文58篇,赋7篇。其文即现存的《新书》(亦名《贾子》),曾经西汉末年刘向校定,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所错乱和散失,但基本可信。首篇《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中的名篇。另一篇著名政论文《陈政事疏》,(又称《治安策》),载于《汉书·贾谊传》。据班固称,是他从《新书》58篇中选择“切于世事者”(《汉书·贾谊传赞》),经过合并删削而成。贾谊的辞赋大多已佚。除《吊屈原赋》、《鵩鸟赋》外,刘向所编《楚辞》中收入《惜誓》一篇,作者题贾谊。
贾谊在《新书》中总结了秦代灭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他说:"自古及今,凡与民为敌者,或迟或速,而民必胜之"(《大政》上)。为了解决人民生计问题,他提倡"农本",反对富人奢侈浪费。面对迅速巩固政权、完善封建制度的历史任务,贾谊又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如要求削弱诸侯和限制豪强商贾的非法活动,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主张更完善地建立以等级制为中心的封建礼制,以巩固封建统治。这些主张适应汉初统一形势的需要,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贾谊的散文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专题性的政论文,如《过秦》、《大政》等篇。《过秦》分上、中、下三篇,是贾谊最著名的作品,其中心思想是总结秦代兴亡的历史原因。二是针对各种具体问题而发的疏牍文,《陈政事疏》及《新书》前四卷"事势"类就是这种文章。它的一个特色是观察敏锐,能透过太平景象,觉察到社会潜伏的矛盾和危机。三是利用各种历史材料和故事来说理的文章,《新书》后六卷的"连语"、"杂事"大都属于这一类。其语言浅显,叙述也较生动。贾谊的散文都有善用比喻的特点,语言富于形象性。他的文章风格对唐宋的政论文是颇有影响的。
贾谊又是汉初著名的辞赋家。贾谊的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屈原赋类著录7篇,流传至今的有《史记》所载《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见《古文苑》卷3)、《惜誓》(见《楚辞》卷11)。贾谊的赋虽然不多,但在汉代文学发展史上却有其独特的意义。《吊屈原赋》是他22岁俟罪长沙路过汨罗江时凭吊屈原所作,里边充满了因“逢时不祥”而引起的自我伤悼情绪;《鵩鸟赋》也是他谪居长沙时因恶鸟入室而感怀所作,通篇以老庄思想自解,却还是压抑不住内心与那个“烈士殉名、夸者死权、品庶每生”的世俗世界的不调和的情绪;《旱云赋》虽是咏旱,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却是为众生“闷懑而愁愦”的忧世情怀及对当政者的怨愤之情;《惜誓》立意与《吊屈原赋》颇近,也是表达他与社会不合而欲“远游”的心情。
贾谊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却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在西汉政论散文的园地中,贾谊的散文也堪称文采斐然。刘勰《文心雕龙·奏启》称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他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赋作开启了汉代抒情赋的先路,在汉代辞赋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贾谊从小就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先秦诸子百家的书籍无所不读。他酷爱文学,尤其喜爱战国末期的伟大诗人屈原的著作。18岁时,就以博学能文而闻名于郡中,得到郡守吴公的赏识,收为弟子。文帝即位后,因吴公的推荐,任为博士,掌文献典籍。其时,贾谊不过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但以见识和议论,赢得博士中年长者的尊敬,受到文帝的重视,不到一年被擢升为太中大夫。朝廷上许多法令、规章的制定,都由他主持进行。如文帝二年(前178年),贾谊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积贮疏》,指出当时社会上出现的“背本趋末”(也就是弃农经商)的现象对统治者不利,主张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以达到安百姓治天下,即巩固汉王朝统治的目的。汉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鼓励农业生产,这对恢复经济、建立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起了积极作用。贾谊认为,汉朝已经建立二十多年了,政局大体稳定,为了巩固汉朝的统治,他向汉文帝建议制订新的典章制度,兴礼乐,改正朔,易服色,改变官名等等。贾谊的才华和文帝对他的信任,引起了一部分朝臣的不满,他们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流言,动摇了文帝对贾谊的信任,结果文帝让贾谊离开长安,去做长沙王的太傅,故后人称贾谊为贾长沙、贾太傅。在长沙任职的三年中,贾谊的心情一直抑郁不欢。汉文帝七年(前173年),文帝思念远在长沙的贾谊,于是将他召进皇宫。当文帝听完贾谊的一番宏论后,十分感慨地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过不多久,汉文帝拜贾谊为梁怀王的太傅。在任梁怀王太傅期间,贾谊仍对政事十分关注,而且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写下了如《治安策》、《论积贮疏》等名篇。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梁怀王刘揖入朝,不幸坠马而死。贾谊认为,自己作为梁怀王的太傅而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因此非常伤心。一年以后,由于伤感过度,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去世,死时年仅33岁。
贾谊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文58篇,赋7篇。其文即现存的《新书》(亦名《贾子》),曾经西汉末年刘向校定,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所错乱和散失,但基本可信。首篇《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中的名篇。另一篇著名政论文《陈政事疏》,(又称《治安策》),载于《汉书·贾谊传》。据班固称,是他从《新书》58篇中选择“切于世事者”(《汉书·贾谊传赞》),经过合并删削而成。贾谊的辞赋大多已佚。除《吊屈原赋》、《鵩鸟赋》外,刘向所编《楚辞》中收入《惜誓》一篇,作者题贾谊。
贾谊在《新书》中总结了秦代灭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他说:"自古及今,凡与民为敌者,或迟或速,而民必胜之"(《大政》上)。为了解决人民生计问题,他提倡"农本",反对富人奢侈浪费。面对迅速巩固政权、完善封建制度的历史任务,贾谊又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如要求削弱诸侯和限制豪强商贾的非法活动,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主张更完善地建立以等级制为中心的封建礼制,以巩固封建统治。这些主张适应汉初统一形势的需要,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贾谊的散文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专题性的政论文,如《过秦》、《大政》等篇。《过秦》分上、中、下三篇,是贾谊最著名的作品,其中心思想是总结秦代兴亡的历史原因。二是针对各种具体问题而发的疏牍文,《陈政事疏》及《新书》前四卷"事势"类就是这种文章。它的一个特色是观察敏锐,能透过太平景象,觉察到社会潜伏的矛盾和危机。三是利用各种历史材料和故事来说理的文章,《新书》后六卷的"连语"、"杂事"大都属于这一类。其语言浅显,叙述也较生动。贾谊的散文都有善用比喻的特点,语言富于形象性。他的文章风格对唐宋的政论文是颇有影响的。
贾谊又是汉初著名的辞赋家。贾谊的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屈原赋类著录7篇,流传至今的有《史记》所载《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见《古文苑》卷3)、《惜誓》(见《楚辞》卷11)。贾谊的赋虽然不多,但在汉代文学发展史上却有其独特的意义。《吊屈原赋》是他22岁俟罪长沙路过汨罗江时凭吊屈原所作,里边充满了因“逢时不祥”而引起的自我伤悼情绪;《鵩鸟赋》也是他谪居长沙时因恶鸟入室而感怀所作,通篇以老庄思想自解,却还是压抑不住内心与那个“烈士殉名、夸者死权、品庶每生”的世俗世界的不调和的情绪;《旱云赋》虽是咏旱,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却是为众生“闷懑而愁愦”的忧世情怀及对当政者的怨愤之情;《惜誓》立意与《吊屈原赋》颇近,也是表达他与社会不合而欲“远游”的心情。
贾谊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却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在西汉政论散文的园地中,贾谊的散文也堪称文采斐然。刘勰《文心雕龙·奏启》称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他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赋作开启了汉代抒情赋的先路,在汉代辞赋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
责任编辑:Xiaohe
关键词阅读:
- 我市举行白居易诞辰1240周年座谈会 2012-02-13
- 《洛阳当代著名文艺家素描》出版发行 2011-10-25
- 郭爱和摘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2011-05-20
- 纪念姚崇诞辰1360周年活动在伊川县举行 2011-05-17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