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之祖——虞初

     2009-06-02 09:42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纵览 > 河洛名人 > 正文
  虞初(前140?—前87年?),号黄车使者,西汉洛阳人。武帝时,任方士侍郎。作小说《周说》,后世尊他为小说家之祖。《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15家,其中包括《虞初周说》。班固注曰:"河南人,武帝时以方士侍郎,号黄车使者。"又据《汉书·封禅书》说:"(武帝)予方士传车,及间使求仙人,以千数。"又说:"太初元年,西伐大宛,蝗大起,丁夫人、洛阳虞初等,以方祠诅匈奴大宛焉。"据此可知虞初是河南洛阳人,汉武帝时以方士得登高官,曾经乘着传车为武帝访求仙人,并善于禁咒。

  古今不少学者认为,小说起源于汉武帝时的方士。这种说法最早的表述见于汉代大学者张衡《西京赋》:"匪惟玩好,乃有秘书,小说九百,本自虞初,从容之求,实俟实储。"这篇文章收于梁代编的《昭明文选》之中。清代学者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中力主此说:"张衡《西京赋》曰:’小说九百,本自虞初。《汉书·艺文志》载《虞初周说》九百四十三篇,注称武帝时方士,则小说兴于武帝时矣。故《伊尹说》以下九家,班固多注依托也。"两汉时期,阴阳五行之学,谶纬迷信、神仙方术之道盛行。汉武帝为求延年长生,不死成仙,对神仙方术尤为热衷,所以他信从方士,一生干过不少封禅、广祠、求仙之事。方士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信任,风尚所及,"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届焉"。王瑶先生这样阐释道:“无论方士或道士,都是出身民间而以方术知名的人,他们为了想得到帝王贵族的信心,为了丰禄,自然就会不择手段地夸大自己方术的效异和价值。这些人是有较高的知识的,因此志向也就相对地提高了;于是利用了那些知识,借助时间空间的隔膜和一些固有的传说,援引荒漠之世,称道绝域之外,以吉凶休咎来感召人;而且把这些来依托古人的名字写下来,算是获得的奇书秘籍,这便是所谓小说家言。”张衡在《西京赋》中所揭示的和王瑶先生所描述的实在是两汉小说的实际状况,方士小说实在是两汉小说的主流。

  《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总共1384篇,而其中篇幅最巨者为《虞初周说》,943篇,占全部小说的近70%。《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至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吕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夫之议也”。东汉末仲长统主张“百家杂说,请用从火”,要把小说全部烧掉。因此虞初的小说《周说》也理所当然地在“从火”之列。由于虞初所作《周说》,原书失传,其内容无由考究。据东汉人应劭所说:“其说以《周书》为本”,就是说虞初是根据《周书》写成小说《周说》。应劭是东汉末人,并且《后汉书·应劭传》还提到他“博览多闻”,“后世服其洽闻”。应劭撰《风俗通义》,引书极富,很可能也见过同列为小说家的《虞初周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应劭之说。他根据《周书》写成的小说,大概类似于历史演义性质,或者可以说是通俗本的《周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把《周说》列为小说类,把虞初列入小说家。晋唐人引《周书》者,有三事如《山海经》及 《穆天子传》,与《逸周书》不类,朱右曾疑是 《虞初周说》。《太平御览》第三卷所引《周书》三则,其写作风格类似于《山海经》,清代人认为是虞初的佚文。

  由于《周说》的失传,几乎所有的文学史都很少记载虞初的事迹和他的小说创作,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偶有所记,亦几近于《汉书·艺文志》。谭正璧编撰并于1934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说:“书虽不存,但因之被推为古代唯一小说作家”。所以虞初的名字后来被当作小说的代名词。明人搜集《续齐谐记》和唐人小说八篇,刻为一书,命名《虞初志》。《四库全书总目》作《陆氏虞初志》,直以“虞初”作书名。汤显祖有《续虞初志》4卷,邓乔林有《广虞初志》4卷,大抵搜集前人文章,非自撰写。清初张潮的《虞初新志》也是收集明末清初人的文章,汇为一编,共20卷。后郑澍若又有《虞初续志》12卷。各种“虞初志”都是短篇小说选集。

  在中国文学史上,虞初对小说创作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后世称虞初为小说创作的鼻祖,由此可见虞初及其《周说》在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史上的非凡地位。



上一篇:西汉杰出的理财家——桑弘羊  
下一篇:“中兴”英主——汉光武帝刘秀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