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谋善权的“晋宣帝”——司马懿

     2009-07-27 11:16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纵览 > 河洛名人 > 正文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出身世族,三国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初为曹操主簿,后任太子中庶人,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重臣。曹芳即位,他和皇族曹爽受遗诏辅政。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在世家大族的拥护下,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为“宣帝”。

  公元249年,洛阳城内发生了一次宫廷政变,叛军占领洛河渡口,迫使大将军曹爽交出兵权,发动这次政变的就是多谋善权的晋宣帝司马懿。

  建安十三年(208年),司马懿被曹操提拔为丞相府的文学掾,后又提拔为丞相主簿。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称魏王,立自己的儿子曹丕为王太子,司马懿被升为太子中庶人,常为曹丕献计献策,深为曹丕所倚重。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登上皇帝宝座,史称魏文帝。司马懿被任命为抚军将军、录尚书事,是曹丕的左膀右臂。魏文帝在位时期,司马懿的地位日益重要,他参与曹魏政权的重大决策和执行。魏文帝两次征吴,皆留司马懿镇守京城洛阳,他“内镇百姓,外供军资”,使魏文帝无后顾之忧。魏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睿(即魏明帝)即位。魏文帝在临死前,在遗诏中命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辅佐朝政。曹睿在位十五年死,他临终托孤,命司马懿辅助少帝曹芳,所以史称司马懿是“受遗二主,佐命三朝”的元勋。

  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原来从西蜀投降曹魏的孟达在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发动叛乱,弃魏投蜀。孟达自认为司马懿驻地宛城距离上庸1200多里,一时无法赶到上庸,可当孟达刚刚起事八天,司马懿就亲率大军赶到,兵临城下,一举攻下上庸,平定了叛乱。

  228年,西蜀诸葛亮北伐曹魏,并取得成功,魏军形势危机。魏明帝急调足智多谋的司马懿担任魏军统帅,迎击蜀军。司马懿利用蜀军远道而来,粮食供应困难,急于求战的心理而采取凭险固守的持久战方针,使诸葛亮无法决战。诸葛亮一直寻找决战的机会,但司马懿据守要塞,始终不出。诸葛亮想用激将法激怒司马懿,使其出兵迎战,他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穿的衣服,当众侮辱他,魏军将士大怒,坚决要求出战。司马懿成竹在胸,不急不怒,拒不出战,终于使诸葛亮病死五丈原,蜀军退兵。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病死,其子曹芳即位。魏明帝在临死前委托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辅佐朝政。曹爽与司马懿的关系开始还算融洽,但时间一长就产生了矛盾。曹爽极力培植私党,排挤司马懿,用名升暗降的方法,剥夺司马懿的军权。司马懿对曹爽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但一时又无力制服,为麻痹曹爽,向皇帝告病在家休息。司马懿伪称有病在家,曹爽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曹爽向有称帝之心,但对司马懿还有所顾忌,不断派人探察。有一次,他派心腹李胜调往荆州任刺史的机会,向司马懿辞行,以便观察动静。司马懿知道李胜来意,佯装病重,把粥撒满胸前,并有意把荆州与并州相混,以此麻痹李胜,李胜以实相告曹爽,从此曹爽不再防备司马懿。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拜谒魏明帝高平陵。曹爽兄弟四人全部随行,司马懿看时机成熟,立刻带领两个儿子与三千武士,假传皇太后旨意,关闭城门,占据武器库,派兵占据城南洛水上的浮桥,封锁曹爽等人回京的要道,同时派人占据中央各要害部门。接着上书曹芳,历数曹爽罪行,要求罢免曹爽兄弟职权。曹爽看到奏章,立即慌了手脚。司马懿又派曹爽信任的尹大目劝说曹爽投降,说司马懿指洛水发誓,只要大将军交出兵权,最多免除官职,绝对不会治罪。曹爽信以为真,很快回到洛阳,向司马懿请罪,司马懿立即派兵把曹爽等人监视起来。不久,曹爽兄弟以谋反的罪名,全部处死。从此司马懿完全掌握了朝廷大权。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死洛阳,终年73岁。

  司马懿一生在军事上、政治上取得了极大成就,为曹魏建立了功勋。他智取孟达,平定叛乱;率兵抗拒诸葛亮,保证了曹魏政权的稳定。他发动政变,迫使曹爽就范,为司马氏代魏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魏晋著名哲学家——郭象  
下一篇:虚伪狡诈贪婪狠毒的魏末奸雄——司马昭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