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467-499年),原姓拓跋,后改姓元,名宏,鲜卑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汉化改革的有力推行者。
孝文帝元宏,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之长子,出生于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皇兴三年(469年)六月,不满两周岁的拓跋宏被立为太子。自幼便失去母爱的拓跋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为汉人,具有很高的汉文化素养,她本人十分注重培养教育太子,又聘请汉人为太子太师,学习儒家经典。从小就接受先进的汉文化熏陶,使拓跋宏有了较高的汉文化修养。皇兴五年(471年)八月,年仅5岁的太子拓跋宏即皇帝位,是为孝文帝,由冯太后临朝称制。此时冯太后一方面继续培养教育年幼的皇帝,使其逐渐了解掌握治国本领;另一方面对北魏进行了许多改革,如推行均田制、新租调制、三长制等,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这些改革深深地影响着年幼的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年)正月,在冯太后的指导下,孝文帝开始处理国事,起草文件;并穿戴汉族皇帝的礼服和冕旒朝见百官。这是孝文帝向汉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开始亲政。他亲政后,决定在冯太后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以不断缩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拓跋魏旧地与先进的中原地区封建制度的差距。孝文帝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洛阳。
孝文帝从政治、经济、军事、地域、民族文化等各个方面分析权衡了平城与洛阳的利弊,认为放弃平城,迁都洛阳是社会使然,形势使然,势在必行。但是,迁都对一个国家而言,是重大事情;而孝文帝迁都却具有戏剧性。情况是:北魏政权中的鲜卑族保守势力强大,他们留恋北土,安于现状,不愿甚至竭力反对南迁。孝文帝怕因迁都引起内讧和外患,局面不好收拾,遂先做其叔父拓跋澄的工作。拓跋澄在鲜卑贵族中很有影响,当他明白孝文帝迁都的真实意图后,便积极支持,并具体策划迁都的行动步骤。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孝文帝假称伐齐,亲率20万大军及文武官员从平城向南进发。九月到达洛阳后,他即去巡视汉魏晋故城殿址,察看洛河桥及太学的汉魏石经。这时的洛阳城,由于屡遭战火,已是一片荒凉残败景象,孝文帝不禁伤感咏诗。
此时正值雨季。大军从平城到洛阳,一路上淫雨连绵,道路泥泞,士卒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随行大臣叫苦不迭。孝文帝在洛阳停留了7天,雨仍不止。这天,他冒着大雨,身着战服,骑在马上,下令三军将士继续南进,讨伐萧齐。本已十分困乏的文武大臣,此时更顾虑南伐凶多吉少,于是纷纷跪于马前,苦苦劝阻。孝文帝乘机宣布定都洛阳,群臣皆呼万岁。十月,孝文帝令大臣李冲、穆亮、董爵营建洛阳,派拓跋澄回平城传达迁都旨意,并做好留守人员的工作。
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一月,孝文帝正式将国都迁至洛阳。十九年九月,文武百官及后宫嫔妃悉数迁居洛阳。从此,洛阳成为北魏的新都,历经41年。其规模和繁荣程度,与前汉魏晋三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北魏洛阳城有许多创新之处,如增建外郭城,设置里坊区,安排四夷馆等,为后来的都城建制提供了范例。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刀阔斧地、坚定不移地推行以汉化为中心的全面改革。首先,制定严厉的措施改革鲜卑旧风俗。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二月,孝文帝下诏,禁止鲜卑人穿胡服,一律改穿汉人服装。这样,鲜卑人不仅融入并逐渐适应了中原汉人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有利于减少民族差异,消除民族隔阂。太和十九年(495年)六月,孝文帝又下诏禁止鲜卑人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话。在具体实行上,考虑到年龄大的一时难改,规定30岁以上者可暂不强行;30岁以下的,在朝廷上必须用汉语讲话,否则就要降职免官。同年,孝文帝还规定,随迁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河南洛阳为原籍,死后只许葬于洛阳,不得还北。
太和二十年(496年),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的音译复姓改为音近的单字汉姓,如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独孤氏改姓刘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丘穆陵氏改姓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尉迟氏改姓尉氏等。孝文帝也由此改称“元宏”。他还规定,改姓的鲜卑贵族参照汉族士族门阀制度定出品极,建立族谱,严禁同姓通婚。但他同时又提倡胡汉通婚,要求皇族率先与汉族士族大姓联姻。孝文帝亲纳汉族大姓女子充后宫,又替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室,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人。孝文帝的习俗改革,对于缓和民族矛盾,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此外,孝文帝改革官制和礼乐法律。北魏初期,官职名称鲜、汉杂用。迁都后,孝文帝任用王肃改定官制,一律依照魏晋南朝制度。相应地,礼乐、法律也一并改制,遵从汉制。
孝文帝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极其复杂与尖锐的斗争中强力推行的。太和二十年(496年)八月,孝文帝到嵩山巡视,太子恂与其亲信密谋企图逃回平城。孝文帝得知后即返回洛阳,将其痛斥、杖责、囚禁,后被处死。同年冬,鲜卑贵族穆泰、陆睿勾结镇北大将元思誉等在平城发动兵变。孝文帝派任城王元澄前去讨伐,平定了这次叛乱,沉重地打击了鲜卑贵族的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有序进行。
孝文帝热爱汉文化,重视汉文化教育。太和十九年(495年)八月,诏令在洛阳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小侯学以及宫廷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孝文帝又下令,征集天下书籍,兴办图书馆业,从而使北方文化又呈现出复兴迹象。他本人喜好读书写字,刻石立碑。北魏时的书法,刚劲有力,气势雄浑,别具风格,后人称为“魏碑”体。这种书法艺术的发展,同孝文帝的提倡是分不开的。
孝文帝崇信佛法,使佛教在北魏达到了高峰。据《北魏伽篮记》载,全国有佛寺3万余所,僧尼200万之众,仅洛阳城内外就有佛寺1367所。著名的龙门石窟、少林寺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雕凿建造的。
孝文帝志在灭齐,统一全国。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在一次南伐途中,由于积劳成疾,去世于谷塘原行宫,年仅33岁。孝文帝灵柩被秘密运回洛阳后,葬于北邙长陵。今山陵犹存。
孝文帝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坚定推行汉化政策的改革家。他的迁都与改制,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多民族的大融合,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其功业将永远彪炳史册。
孝文帝元宏,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之长子,出生于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皇兴三年(469年)六月,不满两周岁的拓跋宏被立为太子。自幼便失去母爱的拓跋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为汉人,具有很高的汉文化素养,她本人十分注重培养教育太子,又聘请汉人为太子太师,学习儒家经典。从小就接受先进的汉文化熏陶,使拓跋宏有了较高的汉文化修养。皇兴五年(471年)八月,年仅5岁的太子拓跋宏即皇帝位,是为孝文帝,由冯太后临朝称制。此时冯太后一方面继续培养教育年幼的皇帝,使其逐渐了解掌握治国本领;另一方面对北魏进行了许多改革,如推行均田制、新租调制、三长制等,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这些改革深深地影响着年幼的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年)正月,在冯太后的指导下,孝文帝开始处理国事,起草文件;并穿戴汉族皇帝的礼服和冕旒朝见百官。这是孝文帝向汉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开始亲政。他亲政后,决定在冯太后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以不断缩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拓跋魏旧地与先进的中原地区封建制度的差距。孝文帝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洛阳。
孝文帝从政治、经济、军事、地域、民族文化等各个方面分析权衡了平城与洛阳的利弊,认为放弃平城,迁都洛阳是社会使然,形势使然,势在必行。但是,迁都对一个国家而言,是重大事情;而孝文帝迁都却具有戏剧性。情况是:北魏政权中的鲜卑族保守势力强大,他们留恋北土,安于现状,不愿甚至竭力反对南迁。孝文帝怕因迁都引起内讧和外患,局面不好收拾,遂先做其叔父拓跋澄的工作。拓跋澄在鲜卑贵族中很有影响,当他明白孝文帝迁都的真实意图后,便积极支持,并具体策划迁都的行动步骤。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孝文帝假称伐齐,亲率20万大军及文武官员从平城向南进发。九月到达洛阳后,他即去巡视汉魏晋故城殿址,察看洛河桥及太学的汉魏石经。这时的洛阳城,由于屡遭战火,已是一片荒凉残败景象,孝文帝不禁伤感咏诗。
此时正值雨季。大军从平城到洛阳,一路上淫雨连绵,道路泥泞,士卒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随行大臣叫苦不迭。孝文帝在洛阳停留了7天,雨仍不止。这天,他冒着大雨,身着战服,骑在马上,下令三军将士继续南进,讨伐萧齐。本已十分困乏的文武大臣,此时更顾虑南伐凶多吉少,于是纷纷跪于马前,苦苦劝阻。孝文帝乘机宣布定都洛阳,群臣皆呼万岁。十月,孝文帝令大臣李冲、穆亮、董爵营建洛阳,派拓跋澄回平城传达迁都旨意,并做好留守人员的工作。
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一月,孝文帝正式将国都迁至洛阳。十九年九月,文武百官及后宫嫔妃悉数迁居洛阳。从此,洛阳成为北魏的新都,历经41年。其规模和繁荣程度,与前汉魏晋三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北魏洛阳城有许多创新之处,如增建外郭城,设置里坊区,安排四夷馆等,为后来的都城建制提供了范例。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刀阔斧地、坚定不移地推行以汉化为中心的全面改革。首先,制定严厉的措施改革鲜卑旧风俗。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二月,孝文帝下诏,禁止鲜卑人穿胡服,一律改穿汉人服装。这样,鲜卑人不仅融入并逐渐适应了中原汉人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有利于减少民族差异,消除民族隔阂。太和十九年(495年)六月,孝文帝又下诏禁止鲜卑人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话。在具体实行上,考虑到年龄大的一时难改,规定30岁以上者可暂不强行;30岁以下的,在朝廷上必须用汉语讲话,否则就要降职免官。同年,孝文帝还规定,随迁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河南洛阳为原籍,死后只许葬于洛阳,不得还北。
太和二十年(496年),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的音译复姓改为音近的单字汉姓,如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独孤氏改姓刘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丘穆陵氏改姓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尉迟氏改姓尉氏等。孝文帝也由此改称“元宏”。他还规定,改姓的鲜卑贵族参照汉族士族门阀制度定出品极,建立族谱,严禁同姓通婚。但他同时又提倡胡汉通婚,要求皇族率先与汉族士族大姓联姻。孝文帝亲纳汉族大姓女子充后宫,又替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室,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人。孝文帝的习俗改革,对于缓和民族矛盾,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此外,孝文帝改革官制和礼乐法律。北魏初期,官职名称鲜、汉杂用。迁都后,孝文帝任用王肃改定官制,一律依照魏晋南朝制度。相应地,礼乐、法律也一并改制,遵从汉制。
孝文帝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极其复杂与尖锐的斗争中强力推行的。太和二十年(496年)八月,孝文帝到嵩山巡视,太子恂与其亲信密谋企图逃回平城。孝文帝得知后即返回洛阳,将其痛斥、杖责、囚禁,后被处死。同年冬,鲜卑贵族穆泰、陆睿勾结镇北大将元思誉等在平城发动兵变。孝文帝派任城王元澄前去讨伐,平定了这次叛乱,沉重地打击了鲜卑贵族的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有序进行。
孝文帝热爱汉文化,重视汉文化教育。太和十九年(495年)八月,诏令在洛阳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小侯学以及宫廷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孝文帝又下令,征集天下书籍,兴办图书馆业,从而使北方文化又呈现出复兴迹象。他本人喜好读书写字,刻石立碑。北魏时的书法,刚劲有力,气势雄浑,别具风格,后人称为“魏碑”体。这种书法艺术的发展,同孝文帝的提倡是分不开的。
孝文帝崇信佛法,使佛教在北魏达到了高峰。据《北魏伽篮记》载,全国有佛寺3万余所,僧尼200万之众,仅洛阳城内外就有佛寺1367所。著名的龙门石窟、少林寺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雕凿建造的。
孝文帝志在灭齐,统一全国。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在一次南伐途中,由于积劳成疾,去世于谷塘原行宫,年仅33岁。孝文帝灵柩被秘密运回洛阳后,葬于北邙长陵。今山陵犹存。
孝文帝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坚定推行汉化政策的改革家。他的迁都与改制,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多民族的大融合,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其功业将永远彪炳史册。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
责任编辑:Xiaohe
关键词阅读:
- 我市举行白居易诞辰1240周年座谈会 2012-02-13
- 《洛阳当代著名文艺家素描》出版发行 2011-10-25
- 郭爱和摘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2011-05-20
- 纪念姚崇诞辰1360周年活动在伊川县举行 2011-05-17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