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世博诗叔
近段时间,有一位网名叫“渺鸿”的网友,因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创作完成了《上海世博百馆咏》而走红网络,并被广大网友称为“世博诗叔”,他就是汝阳县教育局干部,汝阳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耿森林。今天的节目就为您讲述耿森林成为“世博诗叔”的故事。
上海世博会主题曲《阿拉侬,Better City,Better Life》10秒
2010年4月30日,当灿烂的烟花与绚丽的水景在黄浦江上交相辉映,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正式拉开帷幕。这是一次全世界文明的盛会,参展的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上海百花齐放,一时间,上海世博成为人们议论和咏颂的话题。
耿森林
那天晚上开幕式我看了,那奇妙的光束,缤纷的音乐,确实令人非常振奋,我心里想着,我能不能用自已所擅长的古体诗词的形式,创作出来,反映自已的内心,同时也诠释“城市让世界更美好”这样一个主题。
当天上午,耿森林就写成了咏诵上海世博会的第一首诗《七律•中国馆》。诗中写到:“时空图里铸清明,瑞霭长空自纵横,斗拱飞檐星月挑,金梁铁柱宇寰擎,朝天冠盖红风舞,纳地仓容紫气盈,宝鼎辉光酬夙志,承今载古话恢宏。”
耿森林
你譬如说我写的中国馆它从外观上看,以及表达的主题就是“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从里面,最让难忘那就是那幅流动的,活动的清明上河图,所以说我第一句,开篇就说,时空图里铸清明,确确实实是表达了中国繁荣,富强,鼎盛,这样一个恢宏的场面。
那么,耿森林为什么能用古体诗词来写作,来表现自已的情感呢?原来,耿森林在学生时期就喜欢古典文学,后来,通过不断学习,开始写诗词,特别是对于格律诗的压韵、对仗、平仄等写作规律,他基本都摸索出来了,并多次在参加全国诗词曲赋大赛中获奖。再者,耿森林喜欢文学创作,曾著有长篇小说《千古奇人鬼谷子》、《炎黄演义》、故事集《西泰山传说》等,这些过硬的文学功底,都为他写好《上海世博百馆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耿森林
用中国古典诗词的形式来诠释世博会的各个场馆,实际上是中国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体现一种非常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
当耿森森把表现中国省、市、自治区馆的诗词写出来之后,他依然按纳不住自已的兴奋心情,五彩缤纷的上海世博会,让他在网上看的眼花缭乱。世界各个国家的展馆有的是造形奇特,有的是庄重大方,有的像荧屏,有的象书架,有的像轮船,这让他觉得不写出来非常可惜。
耿森林
这时候我就开始上网,上世博网,看图片,看视频,看资料,看中央台,上海台,有关世博会的新闻报道,人家那些非常吸引人的形式,都带有非常浓郁的地方色彩,也非常吸引我。
最后他用七律、绝句、天净沙,十六字令等诗词形式,总共写了272首,把上海世博会一轴四馆、亚洲馆、欧洲馆、非洲馆以及一些企业馆和最佳城市实践区全部写了出来。
耿森林
开了一个博客,把这些我认为写的必较不错的东西,发到我的博客上,发了以后,网友确实是点击量非常高。
短短五天时间,耿森森的博客点击量超过3000人次,他得到了网友们的热捧,有的说他写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有的说他对世博有这么深的感情,确实难能可贵,有网友把他评为上海世博“十种最”中的“最厚重”,更有网友亲切地称他为“世博诗叔”。
汝阳县网管办主任 宋晓冬
网友们在议论的时候都觉得耿老师50多岁了,可是依然保持着对生活,对创作这种热情,特别值得大家学习,所以说大家都送耿老师一个称号叫“世博诗叔”,大家都觉的“世博诗叔”这个称号对耿老师特别适合,特别贴切。
古代有这样一个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初稿写完以后,耿森森就想着要到上海实地去感受一下,体验一下真实的,和网上不一样的世博会,于是,七月下旬,耿森林就到上海去看世博会。
耿森林
哎呀,那确实是太令人振撼了,你想想那场面,非常壮观,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那些场馆构建的奇特,那里边风土人情的表述,以及地方有特色产品的展示,那确实是令人眼界大开,看了两天回来之后,我都把这些稿子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
在这期间,广大网友们也给耿森林以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很多人都说 ,既然这诗词都写出来了,东西又写的这么全面,并且抓住了场馆的特点,又是用中国传统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的,很有价值,应该出一本书,保存下来。耿森林就积极的联系出版社。九月份,这本书被白山出版社正式印刷出版。
原汝阳县人民广播电台台长 雷三福
我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感觉着非常的振奋,非常的惊呀,用律诗形式或词的形式去歌颂世博,据我现在所知在我们国家可以说是只此一人。
耿森林
书出来以后,我实际上是有两个心愿,第一个心愿是把这些书,能让全国有名的图书馆收藏,第二我是想着能不能这本书作为礼品赠给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各个场馆,让他们把这厚重的中国文化带回去。
因此,耿森林一方面就开始与上海世博局、国家图书馆、上海、北京、河南等全国各大图书馆联系,商谈和邮寄赠书,另一方面又带了百十本书,第二次到上海,亲自为有关国家场馆赠书。
耿森林
去了以后每到一个场馆,我给人家带班领导赠了一本书,这些场馆的领导们都非常热情,又是叫我签名,又是与我合影,并且让我从快速通道,或者贵宾通道真接进到里边看,这时候我确实感觉到,一种自豪感,一种成就感。


- 洛阳志愿者吴谦:我要当传播世博文化的使者 2010-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