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山,位于古缑氏镇东南约6公里,海拔300余米。孤峦傲立,突兀俊美,为嵩山少室36峰之一,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河南府志》载:“缑山,在县南(指偃师老城)40里,孤峰突出,周灵王太子晋升仙于此。”《山拇助云:“缑山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泉水出焉,上有饮鹤池。”《四渎记}上则说它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而且位列六十。
缑山,有很多名称,又名缑氏山,周时又称“赴父堆”或“抚父堆”,方志上又写它因形得名“覆金堆”。俗呼“升仙观”,周围俚俗又叫它“庙坡”。这里东近崔嵬的险隘要塞轩辕关,西眺古都洛阳,南接嵩山余脉万安山,北衔景山而带邙岭,四周沃野坦荡,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明末清初大书法家王铎曾在《缑岭》中,对它作了形象描绘:“少室石崖岭上通,仙人遗迹未曾空。全身树木轻云上,破庙楼台返照中。鸿宝常绕丹穴火,鹤泉好饮白头翁。我来已到芝四过,两岸桃花满路红。”
多少年来,这个小小的岭峦,能够使帝王驻跸,诗人吟咏,雅儒结庐攻读的魅力所在,不仅是这里环境幽美,更主要的是周灵王太子子晋,在这里控鹤升仙的美丽神话,在散发着诱人的光环。日本人原百代曾在《武则天》中,对它作过较为详细的描述。
整个山上建筑宏伟,规模庞大,亭台楼阁参差有序,雕梁画栋,绚烂多姿。有文这样描写:“梅梁瞰回,近架烟霞。桂栋临虚,上连日月。窗明云母,将曙景而同晖;户挂琉璃,共晴天而合色,曲阁乘九霄之表,重檐架八景之中。珠阙据缑峰之外、,瑶坛接嵩峤之隈”。可见其磅礴的气势,恢宏的建筑,简直似九华、普陀、五台、峨眉的寺庙观庵。
缑山,名闻遐迩,声播华夏,在于王子晋在此控鹤升仙而去的轶事。唐大和二年戊申(公元828年)进士科考时,题为《缑山月夜闻子晋吹笙诗》,监考官为崔郾(礼训侍郎),该科及第者33人,状元为韦筹,同榜者还有大诗人杜牧等。试问各地举子,倘不知缑山月夜子晋吹笙事,何以执管抒文。可见缑山有相当的影响,为各路文人所洞悉,方好握笔成文,华章光耀。韦筹自然是成竹在胸,文思如潮。作状元之后,宜宗时又职博士,善屑文,今《全唐文》存其《原仁论》等篇(详见《中国状元谱》)。
当然,度王子晋升仙的浮丘公是这里的道家鼻祖,山上有浮丘庙,东侧有浮丘洞。宋政和二年夏六月,永安县令挺撰文,竖碑一座名曰:“灵泉碑”。庙前有一泉水自内涌出,祝祷能愈疾。《偃师县志》则记述:“鸭凫人泉内即死,而人饮之则疾去。”
原来的缑山上下,碑碣林立。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墨客骚人的诗词吟赋,都勒石刻碑以永垂流芳。可惜,它大多泯湮于苍茫岁月之中,现仅存有唐、宋、元、清碑四幢。清碑就是乾隆皇帝的手迹了。
乾隆15年(公元1750年)秋天,历史上称乾隆为“南幸嵩洛”。他游罢龙门,于九月二十九日到缑山,风尘仆仆地先给子晋祠撰联一副:“笙音缥渺凌秋月;鹤羽翔迥驻岭云。”“书额”即是丹梯”。又以《登缑山极目》为题,咏诗一首并挥毫执管令人镌镂。
缑岭茏蓰嵩岳连,传闻子晋此升仙。
割来太室三分秀,望去清伊一带绵。
欢豫民情他阆苑,菁芊麦色我芝田。
孜孜求治犹多愧,无暇重潘学道篇。
字迹潇洒流畅,文辞隽永清秀。缑山上宏伟建筑,不只是招来善男信女对先贤的顶礼膜拜,更多的儒雅学士到此寄寓借读。唐代大诗人李白,则经《凤吹笙曲》描写王子乔神仙生涯: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链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边已。
欲叹离抒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
此次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心。
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缘云。
大诗人宋之问奉使嵩山,途经缑山,也留下华章:
侵晨发洛城,城中歌吹声。
毕竟至缑岭,?岭上烟霞生。
草树绕野意,山川多古情。
大隐德所薄,归来可退耕。
诗文不仅描绘了缑山的风貌。同时,静谧、幽雅的缑山也唤起了诗人的沉思。
责任编辑:Xiaohe
- 老君山景区建成一道文化墙 2012-05-22
- 汝阳恐龙地质公园正式入选“国家队” 2012-05-22
- 鸡冠洞景区发现特大精美溶洞 2012-04-09
- 百余只大天鹅首次一次性飞临孟津县黄河湿地 201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