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翠维
说起圆明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座历史上美妙绝伦的皇家园林,素有“万园之园”的美誉。但是提及圆明园风格的鼻祖——西苑,知道的人未必很多;其所处之地,知之者更少;如果说是会通苑、芳华苑、甚至于神都苑,你可能依然如处云雾之中。中国古代以神都命名的都城恐怕仅有洛阳,这座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最多、最早的古都,皇家园林绝不在少数,西苑便是其中之一。
西苑,建于公元605年5月,是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时所建的皇家园林。隋时,又称会通苑,它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奢华的园囿之一。北至邙山,南抵伊阕,西边一直到今天新安境内,周围二百余里,如今在其旧址上的西苑公园和牡丹公园仅占其很小的一部分。其占地之广,规模之大,可见一斑。西苑南部是一个水深数丈,方圆十余里的人工湖,湖上建有方丈、蓬莱、瀛洲三座仙山,高出水面百余尺,相隔三百步,山上错落有致的亭台月观,内置机关,或升或降,时隐时现,有若神变。其静之美、其动之奇,令人恋而忘返。西苑北面是一条蜿蜒盘亘的大水龙,名为龙鳞渠,依地形高低而曲折跌宕,流入湖中,遂与南部连为一体。各具特色的十六宫院面渠而建,其内殿堂楼阁,构造精巧,壮观华丽;其外流水潺潺,飞桥静卧其上,过桥百步,即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微风吹过,杨柳轻扬,修竹摇曳,曲折小径,奇花异石,亭台楼榭,隐藏其间。其中有“八面合成,结构之丽,冠绝古今”的逍遥亭,还有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品名多达二十余种,以此为标志,牡丹这位民间仙子作为世间珍品,进驻皇家园林,从此在洛阳生根开花,并以“洛阳花”之名频现诗篇。
西苑之中,奇山碧水,相映成趣;亭台楼阁,巧置其间;流水缭绕,绿林郁茂。殿堂面渠而建,如龙之鳞,宛若天就。就是冬季,西苑依然春意盎然。虽树叶凋零,却可用彩绸代之。荷花败落,凿冰去之,重置如新。如此美景,不是江南酷似江南。西苑建成后,隋炀帝非常满意,因眷恋不已,频频游幸,尤其喜欢在月朗星稀之夜,领宫女数千,骑马踏月游玩。月色下的西苑,更加美丽俊俏,惹得隋炀帝玩兴大发,遂作《清夜游曲》,令宫女马上奏之,别有一番情趣。此外,西苑还是皇帝与群臣宴乐泛舟游玩的好地方。606年,因启民可汗入朝,隋炀帝欲夸富乐,还在西苑的积翠池举行四方散乐大阅演。先是舍利兽跳跃,激水满地,即见鱼鳖、水虫遍覆于地;接着是“黄龙变”的魔术,只见鲸鱼喷雾蔽日,倏忽之间便化作七八丈长的黄龙;此后是二人对舞走绳、神鳌负山、幻人吐火等精彩节目。其间为供应演员所穿衣服,长安、洛阳绸缎为之空竭。由此可见人数之多,场面之宏大。
唐初,西苑改名为芳华苑;武则天时,洛阳荣升为神都,西苑则随之被定名为神都苑。唐代有高宗、武则天、中宗、玄宗、昭宗、哀宗六位皇帝先后移都洛阳,历时长达40年之久,作为皇家园林的西苑,范围虽有缩小(周围126里),但是风光依旧不减当年。仅高宗显庆年间,建的宿羽、高山两宫,费银就高达3000万贯。西苑的俊美壮丽,由此可见一斑。
宋元以后,古都洛阳日渐衰落,作为皇家园林的西苑亦不免败落下来,但它在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地位却不容抹煞。西苑以人工湖为中心,湖上建山,湖之北所建各样的十六宫院,形成“苑中园”的特色,开创出别样的离宫型皇家园林,成为清代圆明园的滥觞。
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5月26日第七版
责任编辑:Xiaohe
- 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初具规模 2012-02-23
- 伊川八大景之: 衡岳书香 2012-02-20
- 邙山陵墓群安全保护专家座谈会 2012-01-12
- 探秘明代大墓之三:明代重臣王邦瑞 201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