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的龙门东边,有个村庄名叫诸葛村。古时候,那里有个较大的庙院叫“上清宫”。诸葛亮曾经在上清官遇过险,差点儿丧命。因此,洛阳一带流传着诸葛亮古刹遇险的故事。
诸葛亮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叔父诸葛玄离开山东老家,到河南南阳谋生。十七岁那年,他叔父也不幸过世。他自己种了几亩地,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到了二十岁左右,已满腹学问。那时,他想出外游览,纵观名山大川,欣赏古迹胜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首先,他想到洛阳观赏京都的繁华景象,接触一些文人学士,也好受教上进。于是他就往洛阳而来。一天傍晚,他走到洛阳南郊,住在一座庙里。
这座庙宇名为“上清官”,是京都附近有名的庙院之一,建筑十分宏伟壮观。主持这庙的道士热情接待了他,二人对坐聊天,从古谈到今,从天文谈到地理,无不投契合意。当老道士问及他对当今局势的看法时,诸葛亮长叹一口气。老道士问他为何叹气。诸葛亮说道:“当今世道纷乱,董卓弄权,朝政腐败,忠良被害,佞臣逞凶,民怨沸腾,群雄并起……”诸葛亮还要说下去,谁知老道士早不愿意听了,就站起来皮笑肉不笑地说:“小施主,你奔波了一天,我去备酒饭,你用过饭后,早点歇息吧。”说着就走。
原来,这老道是董卓的爪牙,听到诸葛亮痛骂董卓,心里很恼火,决心把他除掉。老道准备好了酒菜,下了蒙汗药,叫小道童送给诸葛亮御寒解困。酒莱刚下肚不久,诸葛亮只觉天旋地转,一头躺在床上就不省人事了。老道立刻带领两个小道童手拿绳索,把诸葛亮捆住,抬到后院的一棵大柏树下正要开刀。这时,只听“砰”的一声。一块石头从树上打将下来,不偏不斜正好打在老道的头上,顿时脑浆进流,刀落人倒。两个道童吓得魂飞魄散,抱头逃窜。
不一会儿,从树上跳下来一个青年道人,只见他拾起刀割断捆绑诸葛亮的绳索,背起诸葛亮就跑。约摸走了十多里地,又翻了一座山,那道人浑身是汗,也实在没有力气了,才放下诸葛亮,坐在一块大石上歇息。这时,诸葛亮也慢慢地苏醒过来了,睁眼一看,大吃一惊:他怎么在荒山野地呢?那道人见诸葛亮醒来,就把他遇害被救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诸葛亮非常感激。道人劝道:“先生,京都复杂,你去还会遇到不测,不如回家攻读为好。”这时天已破晓,道人要走,诸葛亮问他姓名,他只回答:“后会有期。”就大步流星地走了。
那道人是谁?为啥砸死老道救诸葛亮呢?原来那道人是京城官宦子弟,因父亲被董卓所害,家门被灭。他独自一人逃出来,隐姓埋名,到了上清宫当了道童。他对这上清宫的老道甘当董贼的狗腿爪牙,恨之入骨。这次老道与诸葛亮谈话,他在外边留心偷听,知道老贼又要害人了,就暗地里观察老贼的每一个行动。他见老贼到后院大柏树下看了又看,断定他要在这里下手,就趁无人之机,找了一块石头,爬上树去候在那里。等老道行凶时将他砸死,救出了诸葛亮。这个道童就是以后诸葛亮麾下的大将——王平。
诸葛亮回到南阳以后,多次研究分析这次遇险的经过,认识到是自己处事幼稚无知,说话不谨慎造成的。从此,他把这一教训做为自己成长处事的镜子,事事处处小心谨慎,深谋远虑,终于成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军、军事家。后人为了纪念这事,就把上清宫下边的村子叫“诸葛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