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代对关羽的封赠与神化
关羽是三国期的蜀国大将,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在吴军进攻荆州之战中,关羽被擒杀于湖北当阳,吴王孙权恐刘备讨伐报复,便把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献给曹操,企图说明东吴进攻荆州杀害关羽是曹操的授意。曹操打开盛关羽首级的檀香木盒观看,见关羽脸色依然红润,长髯依然飘动,惊得他跪倒在地。他稍一冷静,便意识到孙权有意嫁祸于他。他立即传令以王侯之礼将关羽首级安葬在洛阳以南,追赠关羽为荆王,并亲自带领百官祭奠。
从魏至唐,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并不太大,自宋以降,方声威大振。宋代封其为“义勇武安王”,明朝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大帝”。他的封号甚至超过人间帝王,因为历史上还没有哪个皇帝敢自称“大帝”的!其实,关羽生前的最大军衔不过“前将军”,最高爵位是“汉寿亭候”。在关键时刻,关羽连自己的性命也没能保住,闹了个身首异处,实在没见有什么“神通”。
关公成了国家祭祀的高级神祗后,佛道二家争相把他拉人自己的教门充当护法神,以壮声势。在北京最有名的喇嘛庙——雍和宫里,就有座宏伟的关帝殿,供奉一尊关羽铜坐像。
明清时代,关羽极显,有“武圣人”之称,俨然与“文圣人”孔子并立,故关庙又称武庙。民间相信关帝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巡察冥司,乃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多种法力,所以,民间各行各业、妇孺长幼对“万能神”关圣帝君的顶礼膜拜,
是远远超过孔老夫子的。再者,关羽是一位义结千秋,忠贞不二的英雄好汉,“桃园三结义”是江湖义气楷模,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历代统治者也很乐意用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关羽,来“教化”臣民,维护封建秩序,这些就是武庙遍天下的原因所在。
二、偃师佃庄关帝冢的传说
沿207国道南行刚过洛阳桥,路西侧贴河堤处有两座烧砖窑,窑南院内有土冢,传此冢为三国蜀将关羽的首级墓。其西南边的佃庄乡关庄村即因冢得名。
史载,曹操将关首级以王侯之礼盛葬于洛阳城南王里。此“洛阳城”为汉魏故城,关庄在故城东南角,故此冢当为真关羽首级冢。
据偃师县有关资料载,明嘉靖时,冢前立有一碑,碑正面文为:汉寿亭侯武安王协天护国大将军关侯之墓。1979年该冢坍陷,考古队曾作过发掘,发现大量汉代文物,墓道石门每扇足有千斤重,墓室里还发现一个人头遗骨,可惜未发现墓志。
以前,关庄村有关庙,而且同其他地方的关庙不同,供有关爷奶奶塑像。庙今已无存。冢北边有一高大土台,上有寨房,乡民可上去躲避兵匪,称实圪塔,似为疑冢,后被烧砖取土蚕食。
据传,当地人以前家有红白事,待客需用红木桌凳、碗盘调羹之类时,只要头天晚上去冢前烧炷香求告一声,第二天清晨,这些家什便会出现在冢前。你用罢仍要送还,称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后来,不知哪一个贪财的,用后没还给关冢,从此失了灵,乡民们再也借不出来东西了。瞧,关老爷死后还这么讲义气!
三、伏魔安民成帝君
据传,明万历年间,有位朝廷使者路过洛阳。洛阳地方官汇报情况时告知,这龙门山一带最近出现一条巨蟒,现身时伴着腥风血雨,电闪雷鸣,或夜间偷吃牲口家畜,或白天吞食揽胜的游客、下地的农民,骚扰得这一带惶惶不安,游人稀少,官兵虽数次搜山,却难觅踪影,着实令人头痛。
这使者念着地方不宁,心中沉重,在官舍歇息后久久难以人眠。再听着更声渐深,恍惚间,忽见面前出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身高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着绿袍,罩铠甲,戴纶巾,穿战鞋。将军说:“吾乃蜀汉关云长,人称关公者。昔遭吴贼所害,被曹公厚葬于洛郊,得避风遮雨,享受香火。然岁月悠悠,庙宇残破,故烦请使者代奏当朝皇上,帮吾重修宅园,当感激不尽。”使者恍然大悟,使者连忙行礼答道:“定当奏转。”
望着面前这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使者喟然生叹:当今缺的就是这类英雄,不然,洛阳地面何至于蟒精作怪,官兵无奈!
关羽见使者叹气,关切地询问原因,问能否相助一臂之力。使者讲了巨蟒作怪事,关羽朗朗一笑:“一条毛虫,明天擒来就是!”二人正说话间,忽闻“梆梆”更响,关羽忽然隐去,使者惊得“啊呀”一声猛睁大眼,方知刚才全在梦中。他看天已将明,起床吩咐轿夫:立即拜谒关冢。
关冢,虽冢隆碑丰,然断垣残壁,荒草没膝,蛛网百结,千余年的兵火战乱早将昔日雄伟面貌荡涤得面目全非。使者不由百感交集。忽然,晨雾渺茫中,关冢上腾起一股白气,旋转着直冲霄汉,云头依稀可见关公堂堂英姿,直指龙门方向而去。使者正惊疑间,又觉天上洒下稀落腥雨,空中啪啪附地几块大物,随着一股白烟又从云间旋转而下,息入关冢。
使者忙看地上几块大物,竟是被斩作数段的蟒身,不由惊喜得连忙跪下,朝冢墓行礼:多谢关云长大义斩魔,为民除害!
这使者返回朝廷,将洛阳所遇之事奏知万历皇帝,请褒封关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加冕旒(古代天子的礼帽和礼帽前后的玉串)十二。万历皇帝准奏,派出使臣赶往洛阳祭祀关冢,并发银两征民夫,为关羽建庙植柏。新建庙宇选址在使者梦见关羽的地方,即今天的关林。
四、关林翠柏传奇
“关林翠柏”是洛阳八小景之一。洛阳有句俗话叫“关林里的柏树数不清”。关林古柏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不仅多,而且长得奇,有几株身上还附会着美好的传说。
柏上松——在一棵巨柏的枝干上,奇怪地又长出了一棵小一点的松树,而且长得枝繁叶茂,直插云霄。这是咋回事呢?
传说,农历正月十三,是关公的诞辰,每逢这天,来关庙烧香祭奠的人成千上万。由于关公被奉为三界伏魔大帝,所以,全国各地的百鸟也要赶来朝拜,以求关帝保护它们那弱小的生灵。有一年,住在西岳华山上的黄鹂鸟衔了一颗松子,不辞辛苦,带到关庙,作为祭品献给关帝。供桌上摆放的是人类的心意,这黄鹂就把松子放到了巨柏的树洞里,并祝愿松树蓬勃生长,象征着关帝品行如青松,长青不老。天长日久,柏树上这松树就长成了大树。
龙头凤尾柏——关陵大殿东西两侧有两棵古老的柏树。西边那棵,有一枯支下伸,形似龙头,人称“龙头柏”,东边那棵,树根裸露甚多,成扇面形,且环纹甚密,活像凤尾拖地,故称“凤尾柏”。传说中,此二柏是真龙真凤变的。而龙凤何以在此呢?
原来,三殿早年曾供有关羽秉烛看《春秋》像、出行像和睡像,这些像塑画得神形兼备,呼之欲出,活灵活现。三殿因此也称作“寝殿”。后来,百兽之王东海的龙王和百鸟之王南岭的金凤出巡时,看到每至傍晚,那塑像真的变成活人,关公帝君竟趁着微弱的月光翻看书卷,批阅公文。于是,龙风赶紧落下来,栖息在两棵大柏树上。龙眼如灯,凤尾放光,照得庙内通明,即给关帝夜读照明,也像大臣值日似地恭候关帝。天长日久,龙凤和柏树长成一体,龙头变成了柏枝,凤尾变成了柏根。
旋生柏——关林的柏树,有两株枝干旋转着生长,密密的树纹扭着许多圈儿,象麻花一样旋转而上,显得十分奇怪。据传,这是关公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后,常乘着一股白烟,旋转着升到空中,去各地降除妖魔精怪。升天的次数多了,气流就把柏树旋成了现在扭腰麻花似的样子。
参阅文献有:《三国志》《偃师县志》以及关林民间传说。
五、关羽画诗竹
进入关林庙,立足仪门下,右壁上有幅著名的石刻画。
据说,这幅诗竹是关羽亲笔所画赠与曹操以明心志的。画面上有两竿竹子,一竿枝叶飘飞,宛如狂风袭竹;一竿枝叶低垂,看似骤雨落叶,故名“风雨竹”。这幅石刻竹画之所以广为关注,主要在于画中全部竹叶组成了一首诗,诗曰:“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传说,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大军将刘备所部击溃。刘关张失散于乱军之中,关羽为保护刘备家属,被迫降曹。降曹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一旦得知刘备下落,定然前往,不得阻挠。
曹操为收买关羽,对其心怀备至,奉为上宾,日日宴乐,多有封赠。在所有封赠中,关羽独喜赤兔宝马。曹操问关羽原因,关羽说:“宝马良驹,可以助我千里寻找故主。”曹操不由折服于关羽的义气。
关羽得了赤兔马,心中高兴。回到居处,凭窗外望,着到狂风暴雨中的几竿翠竹的傲岸形象,心有所感,遂挥毫泼墨,画出诗竹,藏诗于画,以明其志。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关羽在得知刘备下落之后,三辞曹操而不得见的情况下,毅然留下这幅诗竹画。保护着刘备家眷,千里投效而去。
曹操看到诗竹画后心中感动,就放任关羽去了。后来,关羽殉难,曹操在安葬关羽首级时,就将这幅诗竹雕刻成石,附葬于墓。明代重修关墓时,将这幅诗竹重刻,附于仪门之上,供人瞻仰至今。
六、关帝送风雨
传说关羽成神以后,玉皇大帝派他主管人间风雨之事。关羽侍从周仓,一直追随关羽,见多识广,自以为已学会起风降雨之能。
有一天,关羽外出降妖,就让周仓暂管风雨,临别叮咛周仓一定要考虑周祥,以确保人间风调雨顺。周仓满口答应,心想:何必多嘱,实乃小事一桩。
周仓至神案当值以后,一会儿功夫就前后来了四个人祈雨求风。
第一个是果农,他祈祷说:“我家果园开满花,明天千万别起风。”
第二个是小媳妇,她祈祷说:“娘家老母患重病,明日乘船把亲省。盼望天明刮大风,一路顺风船不停。”
第三个是稻农:他祈祷说:“天旱插秧要灌地,盼望明天降大雨。”
第四个是烟农,他祈祷说:“明天我家晾晒烟,盼望有个艳阳天。”
周仓听了心想:一求容易二求难,三求四求怎么办?风雨之事实难管,当个大神真为难。他急忙找到关帝,把四人的祈祷事由汇报一遍。
关帝听后,略一思索,对周仓吟道:大风不从果园行,吹到江边把船送;夜晚大雨灌稻田,明天还是艳阳天。
周仓一听大为叹服,忙回去照办。四个祈祷者皆随心所愿,都更加感谢关帝的神明。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