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李隆基在洛阳的传说

     2006-12-06 20:45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纵览 > 神话传说 > 正文

    在唐代,洛阳与长安并称二京,号为东都,唐明皇李隆基在开元年间多次莅东都,前后合计居住达十年之久。唐明皇居洛期间有一些传奇故事散间于古代传奇和民间传说。

    一、游月宫

    据传,唐明皇好仙慕道,常常招募有奇术的道士侍从左右,如著名的罗公远、申天师、洪都客和叶法善等。

    有一年,明皇居东都洛阳宫中,正值中秋时节,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明月当空。于是诏令罗公远于八月十五夜赴宫中侍奉观月玩赏。多才多艺的唐明皇突发奇想:不知月中仙境如何?罗公远深通仙术,就问唐明皇说:“陛下真心诚意要到月亮仙宫中一游吗?”唐明皇连连称是,并恳请罗公远施展法术,带自己到宫中游玩一番。罗公远答应后,就静心施法。只见他将手中所持的拐杖向空中掷出,随即化为一座空中大桥。大桥在中秋月色下好似银色铺就。罗公远就请唐明皇登桥,自己随从前往。走了大约有十几里的路程,只见所到之处精光夺目,寒气袭人。唐明皇鼓足勇气继续向前,到了一座满是琼楼玉宇的大城,罗公远告诉皇帝说:“这就是月中仙宫——广寒宫”。

    罗公远陪着皇帝叩门而人,只见广寒宫中有数百仙女,都身披素练霓衣,在大庭上伴随着悦耳的仙乐翩翩起舞。皇帝看得心旷神怡,听得如痴如醉。领舞的仙女看到唐明皇与罗公远之后,就前来致意,唐明皇向仙女请教仙乐之名,仙女告诉他说:仙乐名曰《霓裳羽衣曲》。多才多艺则又博闻强记的唐明皇就在心里悄悄地记下了仙乐的声调。

    过了一会,唐明皇感到寒气袭人,不能忍受,感到广寒仙宫实非人间帝王的久留之地,于是就招呼罗公远回返人间。

    唐明皇与罗公远登上拐杖所化的银桥返回时,对月中仙境还是很留恋,但回顾所过之处,银桥随步而灭。

    唐明皇回到宫中,赶快将记在心里的仙乐曲调录于乐谱之中。第二天,明皇召集宫中乐师依所录乐谱演奏《霓裳羽衣曲》。所有乐师都陶醉这美妙的乐曲中,仙乐《霓裳羽衣曲》就在宫廷乐师们的陶醉中广泛流行于世上。

    备注:故事见《云笈七秘》卷一一三《神仙感遇传》“罗公远”条记载。

二、明皇为龙女作《凌波曲》

    唐明皇前期,天下承平日久,东都洛阳繁华似锦。有一年明皇在东都居住,日日与梨园弟子歌舞宴乐。明皇的多才多艺令许多神仙向往。

    有一天,唐明皇一直与宫廷乐师演绎乐理直至深夜,睡前要求他们精益求精,提高水平,勿负“三郎”(明皇排行老三,常在宫中以“三郎”自称)厚爱和期望。明皇睡人梦中后恍然间见有一俊丽女子束发高髻,衣着锦绣,披着斗篷,飘然来到宫中求见皇帝,明皇见仙女垂降,慌忙起身殷勤接待。仙女向皇帝行礼后说:“小女子是皇上御花园中凌波池中的龙女,受命长期护卫东都宫苑。经常听到皇上与梨园弟子们的典雅之乐。小女子非常敬佩皇上的音乐才能,特地向皇上托梦求见。恳求皇上专为小女子作一乐曲”。明皇爽快地答了小龙女的要求,小龙女表示非常感谢,小龙女对皇上说:“曲成之日,小女子再来拜谢皇上。”说完即向皇上拜别,飘然而去,明皇起身挽留,却一觉醒来。回忆梦中情境,仍然历历在目,环顾宫廷之中,仿佛余香犹存。

    唐明皇看看窗外,东方欲晓,想想梦中对小龙女的承诺,遂起身到宫苑之中的凌波池畔漫步,漫步中对景状物,创作激情油然而生,回到寝宫立即写出了一部乐谱,命名《凌波曲》。随即传令梨园弟子到凌波池边演奏,乐曲起处,俨然有仙乐之声,众人为之赞叹。

    正在这时,只见凌波池中绿水荡波,波峰处现出一美丽女子,正伴乐起舞,唐明皇举目望去,正是梦中所见的小龙女,但明皇和众人眼见而不可及,当《凌波曲》演奏结束时,小龙女向明皇及众人致礼后,又缓缓隐人凌波池中。

    备注:故事见(宋)王灼《碧鸡漫志》卷四引《开元天宝遗事》。

三、李谟偷曲《紫云回》

    又是一年的冬天,唐明皇住在东都洛阳上阳宫中。不觉到了正月十四日,明皇在歌舞之后,与众侍从道士谈论起玄元皇帝老子李耳的东游传奇,心有所感。当夜在寝宫中谱写了一去新曲《紫云回》,以歌颂老子。

    谱成新曲后,唐明皇乘兴用玉笛吹奏此曲。夜深人静的夜中,笛声悠悠,飘荡在宫城之中。

    第二天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唐明皇带着随从微服到大街上观灯。只见东都万家灯火,连接洛河南北的天津桥上更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街两旁,花灯簇簇。明皇一路游去,好不尽兴。忽然一阵耳熟能详的悦耳笛声传来,明皇不由住足细听,原来从一座繁华酒楼上传出的笛声竟是昨夜自己刚刚谱好的《紫云回》。唐明皇不觉大吃一惊,他立即吩随从前去查看。

    正月十六日一早,唐明皇将昨夜已侦知的吹笛人召来见驾。一眼望去,竟是一个俊俏的后生小子,看上去好像不满20岁,皇帝问起他昨晚所吹奏的《紫云回》一曲,是在哪里所学,小伙子说:“小生李谟,少时受教于西域高人,对于好的乐曲,莫不铭记于心。近一段日子,我常在天津桥上游玩,每逢夜深人静之时,常能听到宫中雅乐。于是就留心记下了几支曲谱。《紫云归》一曲就是前天晚上,到天津桥上赏月时,听到宫中所奏,感到十分悦耳,有听仙乐之感,于是就强记曲谱,回家稍事练习,当晚就学会了此曲。”

    唐明皇十分高兴自己发现了一个音乐人才。就命李谟将偷学的曲目一一吹奏,果然都是宫中新曲,而且李谟将它们吹得出神入化,更胜似自己所奏的效果。于是,唐明皇就将李谟留在宫中,侍从在自己身边,后来,李谟成了一名著名的宫廷乐师,号称天下吹笛第一高手。

    唐朝中期的诗人张祜曾写过一首诗《李谟笛》以记述这一传说故事。诗曰:“平时东华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

四、龟兹国进奉游仙枕

    唐明皇长期居住东都洛阳,天下四方贡品会萃于东都,都是地方珍奇,唐明皇对此熟视无睹,不以为奇。

    有一年,西域的龟兹国派遣使者进奉枕头一个。看上去这个枕头色如玛瑙,伸手触摸则温温如玉,它的制造工艺非常平凡朴素。

    唐明皇初见这个枕头,并不知神奇。龟兹使者向皇上介绍,若枕着这个枕头睡觉可以梦游天上人间的所有奇妙仙境,并恳请皇上一试。

    唐明皇将信将疑,心想晚上不妨一试。当晚,皇帝枕着这个玛瑙枕头入眠。刚一入睡,恍然间天下十洲三岛、五湖四海的风物景观,随心所想,立即能见到。唐明皇一觉醒来,还游兴未消,遂传召侍从学士,印证梦中景物,学士们都称梦如实物。

    唐明皇大喜,遂重赏龟兹使者,并将这个枕头命名为“游仙枕”,一直将它带在身边,后来,游仙枕在安史之乱中失落。

    备注:故事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遣事》卷上。

五、红叶传情

    唐明皇居东都期间,洛阳宫中有很多宫女久锁深宫,日渐衰老憔悴。因而常发幽情,不愿在宫中备召。传说,明皇时期的诗人顾况在水上泛舟时,拾到一片大梧桐叶,上面写有一首诗: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第二天,顾况也在上游放入河中一片梧桐叶,梧桐叶上写道:

    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
    君恩不禁东流水,叶子题诗寄与谁?

    十多天后,有位客人来到园林中,又得到一片梧桐叶。客人拿给顾况看。梧桐叶上写着:
    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
    自叹不如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这件事后来传到唐明皇耳里,他不由有点儿善心大发,传令宫中,凡不愿待诏的宫女,尽可出宫返家,择偶出嫁。

    通过流水红叶传情的宫女名叫云芳子,是宫中侍书。她已经通过社会传闻知道与自己和诗的人是才子顾况,因此,云芳一离宫中,就寻访顾况,委身嫁与他。

    这段传奇故事,被唐代传奇小说作者记述下来,一直流传到现在。

六、明皇梦起皇觉寺

    传说有一年正月十五晚,唐明皇在洛阳皇宫中做了一个恶梦。梦中看见洛阳城南有二龙争斗,第二天早朝时,皇上将梦境说给各位大臣,让大臣们解梦。内侍高力士说:“二龙争斗,梦兆不祥,恐怕有人与皇上争夺江山。”明皇问对策。力士议马上到城南查访,再作道理,唐明皇随即颁旨,令二位大臣前往探查。


    二大臣来到洛南,处处仔细,终于探明了根由,回宫禀报皇上,原来,这二人到龙门南一带后,当地老百姓告知,龙门西山之南有座士丘。北边的称青龙山,南边的称火龙山,中间的土丘称宝珠山。三山合称“二龙戏珠山”,因有二龙,正合皇上梦中之事。两人到白沙山,登上山顶,放目西望,果见景色奇异:一个不大的村庄被二道山岭和一个土丘呈扇形围裹着,村是胡杜唐村。村北的一条山岭呈青色,起伏腾跃,且东头粗壮硕大,酷似一条欲吞食物的长龙。村南的一条山岭呈红色,西部高高翘起,似腾云驾雾一般。村西有一座黄色、突起的山丘,圆秃光滑,正夹在南北两条山岭的中间,而两条山岭都是由东向西勾头,对土丘呈争夺壮。这便是当地人说的“二龙戏珠”。北边不远处,又有一道山岭,西大东小,形似上山猛虎,当地称为“白虎山”。

    两人大吃一惊:这是一块龙腾虎跃的风水宝地,有出天子的灵气。如果确人葬入此地,其后人定要夺取天下,天下将发生二龙相争之事。

    唐玄宗听得禀报,忙问可有破解之法。  
 .
    二臣回答说:预先在当地建造陵园,占住宝地可免后患;或在山前建一寺庙,以镇住二龙的灵气,将灵地治成死地。玄宗思索一番,派二臣速赴洛南,着速督办建寺事宜。二位大臣接旨,二下洛南,大兴土木,不消数月,就在青龙山龙舌尖下建成了一座气势巍峨的寺院。寺成后,二大臣火速报告玄宗,并请皇上赐名。高力士禀说:“皇上做梦,逢凶化吉,此寺应叫皇觉寺。”玄宗大悦,亲笔题匾,着人连夜起程送到了寺院。





上一篇:苏无名侦破要案  
下一篇:吴道子天宫寺作画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
关键词阅读: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