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僧孺是唐代中期大臣,在牛李党争中,为牛党领袖。他一生好仙慕道,对神仙故事有很多记述。在一本托名牛僧孺著的《周秦行纪》书中曾叙述了牛僧儒自己在东都洛阳南部鸣皋山的奇遇。他自述的故事是这样的。
贞元年间,牛僧孺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回归宛叶。途经鸣皋山,想要找个地方住下,天已黑了,还没赶到村落。这时,月亮升起,忽然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就朝着香味往前赶,到了一个大宅院,看门庭,是个富豪人家。守门人问道:“郎君上哪去?”
牛僧孺回答:“我叫牛僧孺,科考落榜,往家走,迷了路,走到这里来了。”门人进去通报,一会出来说:“请进去吧!”
“这是谁家?,,“只管进去,不必问。”
走进十多个门,到了一座大殿,有珠帘悬挂,数百个穿红衣紫衣的人站在台阶上,左右唱拜。从帘内传来声音,说:“我是汉帝的母亲薄太后。这里是庙,郎君不该来这种地方,你是怎么到这来的?…‘我家住在宛陵,要回家,迷了路。恐怕被豺虎豹会餐,乞求在贵府住一宿。”牛僧孺回答。
太后让人卷起帘子,离开座位,说:“我虽然是汉朝老母,但你是唐朝名士,没有君臣关系,不必施大礼。”
他走上殿,见太后穿一身白色纱衣,长得高高的个子,也很漂亮,岁数不算大,慰问他旅途劳苦,让他坐下。大约有一顿饭的功夫,听到殿内有笑声。太后说:“今夜月明风清,有两个女伴来欢会。”好一会儿,有两个女子进来,带着数百个随从。前边站的那个,细腰儿长脸儿,头发浓密,穿青色衣服,约有二十岁。太后介绍:“她是汉高祖的戚夫人(高祖的妃子)。”
另一个人,肌肤柔软,走路稳重,神情舒展,光彩照人,穿得鲜艳,年岁比太后要小。太后说:“她是汉元帝时的王嫱。”
人座,太后叫紫衣太监:“迎杨家的、潘家的来!”
又过了一阵子,听到空中传来笑语,车音马迹相杂,两个女子从云中下来,他赶紧起身站立一旁。见前面的一个:杨柳细腰,明眸皓齿,姿容俏丽,穿黄衣,戴玉冠,大约三十岁。
太后说:“这个人是唐朝的太真妃子。”他赶忙跪拜,行君臣之礼。太真妃子却说:“我得罪了先帝,唐朝已经不把我放在后妃之列了。行这种大礼,不是名不符实了吗?我可不敢接受。”说着向他答礼。
另一个人,胖乎乎的,目光活泼,很白净,齿若碎玉,穿着宽大的衣服。太后说:“她是齐王的潘淑妃。”
一会儿,太后让人摆上酒席,各种各样的菜肴,都叫不出名来。他一心想吃个饱,哪管什么滋味。
喝了几巡,音乐也随即停止。太后让戚夫人奏琴。夫人手指带着白玉环,光照四座,拿起琴来弹奏,声调充满哀怨,太后提议:
“牛秀才有缘住到这里,各位娘子又到此相访,也没有什么,可以尽平生欢乐的,何不作诗言志,不也是一件快事吗?”
一会儿,诗写成了。太后的诗是:
月寝花宫得奉君,至今犹愧管夫人。
汉家旧是笙歌处,烟草几经秋复春。
王昭君的诗是:
雪里穹庐不见春,汉衣虽旧泪痕新。
如今最恨毛延寿,爱把丹青错画人。
戚夫人的诗是:
自别汉宫休楚舞,不能妆粉恨君王。
无金岂得迎商叟,吕氏何曾畏木强。
杨贵妃的诗是:
金钗落地别君主,红泪流珠满御床。
云雨马嵬分散后,骊宫无复舞霓裳。
潘妃的诗是:
秋月春风几度归,江山犹是汉宫非。
东昏旧作连花地,空想曾拖金缕衣。
众人再三邀牛僧儒作诗,他只好应命作了一首:
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神仙。
尽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又有一个吹笛少女,梳着短发,穿着漂亮的衣服,是潘妃带来的。她吹起笛子,太后回头问牛僧孺:
“认识她吗,她就是石家绿珠。潘妃抚养她,当作妹妹,所以和潘妃一块来了。”又说:“绿珠怎么没有诗呢?”
绿珠就作诗道:
此日人非昔日人,笛声空怨赵王伦。
红残翠碎花楼下,金谷千年更不春。
众人诗歌唱诵完,天也将亮了,大家仍感觉意犹未尽。薄太后说:“这里不是牛秀才久留之地,应该赶紧回去了。”太后叫人拿酒来,斟了一巡,完了,戚夫人、潘妃、绿珠都流下眼泪。太后让人送他上了大道,一回头,送他的人无影无踪了,天也亮了。
牛僧孺到了村子,问当地人。人们告诉他说:“离这十里远,有个薄后庙。”他回头一望,只见庙宇荒芜破败,不是昨天见的那样。他身上的香气,过十多天才散尽。
备注:相传《周秦行纪》是牛僧孺的仇人李德裕的门人所撰。而李德裕有花园在鸣皋附近,李的门人很熟悉鸣皋地理状况,相传有其道理。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