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自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迁都洛阳,至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被斛斯椿挟持长安,共经历八帝四十一年。诸帝王中,现已确认埋葬在洛阳的有四帝,即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其他四帝:敬宗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葬地不详,后废帝安定王元朗死后葬于邺西南野马岗,孝武帝死于关中,葬地已不可考。
北魏皇帝的陵墓,多在邙山东汉陵区西部、渡河西岸的邙山上,时人称该陵区为“西陵”或“金陵”。
北魏皇族,由于血缘关系的缘故,不仅帝后陵集中,而且帝后陵与王公贵族墓葬是既划分区域又彼此毗邻。平城的帝后陵和王公贵族墓葬就是这样,大都分布在御河流域,帝后陵在御西方山南部,而王公墓则在御东高地上。而洛阳的帝后陵和王公贵族墓则分布在瀍河流域。长、景、静和文昭皇后陵位于瀍河西邙山上;湟河东邙山上,除定陵之外,则为元朗、元伟、元则等王公贵族墓群。仅有少数王公贵族墓杂于瀍河西诸帝陵中。这些大大小小的帝王及王公贵族陵冢,结成了—个象征性的社会团体。
长陵,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陵墓,位于今洛阳市西北五十里的孟津县官屯村南。
孝文帝元宏于北魏皇兴元年(467年)8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官,471年秋8月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即位不久即在御西方山南部的御河流域营建寿陵“万年堂”。但他是一位有政治远见、有作为的名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看到:要巩固政权就必须进行改革、推行汉化;而要加快政权的封建化、汉化,就必须迁都洛阳,以摆脱平城的保守势力,于是毅然以南伐名义迁都至洛阳,一改祖宗“重武略,不重文教”的陋俗,吸收汉族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了坚定迁都的信念,太和十七年6月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北还。于是北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他自己也身体力行,迁都之后,即“自表瀍西为山园之所”。表明他要与改革相始终的决心。
孝文帝好大喜功,总想打败南朝,统一天下。自太和十五年(491年)亲政以后,他在一次南伐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白日光天元不曜,江左一隅未独照。”俨然中国大一统皇帝的气魄。为了实现这个宏图,他连年征战,积劳成疾。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己卯3月庚辰亲驾南伐,庚子疾甚,北还4月丙午朔,殂于谷塘原之行宫,年三十三,5月丙申葬长陵。
长陵,高三十五米,直径约六十米,当地人称为大冢。在大冢西北约一百零三米有一小冢,高二十三米,直径三十五米,是孝文昭皇后高氏陵。高皇后先葬于长陵东南,因山为陵,号曰“终宁陵”,置邑五百家。孝明帝时迁于长陵西北。该陵系八挂穿鼎(券顶)结构,室内有陶器,该墓1946年被盗时出土有魏高皇后墓志碑。
景陵,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的陵墓。位于长陵南,今洛阳市北郊邙山冢头村东一里许。景陵处于邙山之巅,西南去谷水十里,东南八里至隋唐东都故城。孝文帝死后,次子元恪于太和二十三年(499年)4月丁巳嗣位,是为世宗宣武帝,先后改元景明、正始、永平、延昌,在位十六年。延昌四年(515年)正月丁巳日崩于式乾殿,年三十三,2月甲午葬景陵。冢头高耸,登上冢顶,俯视洛阳市容可一览无余。
《资治通鉴》说:唐武德四年(621年)2月,唐太宗李世民率军进击盘踞在东都城的王世充,曾将精骑陈于北邙,登上魏宣武帝陵察看部署在涧水沿岸的王世充军情。足见景陵地势高峻。至宋代,这里还曾出现以宣武帝陵命名的“宣武村”。今天的冢头村也是以景陵这个大冢命名的,它的源头就是当年的宣武村。
责任编辑:Xiaohe
- 天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展现巍峨雄姿 2012-11-15
- 古人选择国都有讲究 避开地震核心区 2011-05-13
- 保护大遗址 传承历史文明 2011-03-09
- 崇宏繁华唐金城 200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