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宏繁华唐金城

     2006-11-17 20:27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中华圣城 > 帝宅春秋 > 正文

    唐神都城和长安城一样,是一座封闭式的城市,由郭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她基本上保持了隋代洛阳城的原貌,只是在规模上略有增加。

 

外郭城平面近方形,隋时称罗城,武后时改称金城。据勘测得知:东城墙长七千三百一十二米,南城墙长七千二百九十米,西城墙长六千七百七十六米,北城墙长六千一百三十八米,合计二万七千五百一十六米,折今二十七公里。郭城的东北角在今唐寺门村,东南角在今城南村,西北角在今苗家沟东南,西南角在今古城村。隋时的外郭城垣,仅是短垣,城门也较简陋。长寿元年(692),武则天诏令凤阁侍郎李昭德筑外郭城垣,“崇高丈有八尺”,从此,洛阳始有外郭城。天宝二年(743),对城垣进行了修补加固。唐末兵乱,将城垣“摧圮殆尽”。

 

外郭城门隋代有九座,唐代大都相继沿用。城南垣开三门:中为定鼎门(隋称建国门,武德四年(621)平王世充被焚,修复后即称定鼎门),三门道结构,宽二十八米,上有门楼;东西两门道各宽七米,中间主门道宽八米,门堵隔墙各宽三米;其门址现在赵村西南约一公里的关帝庙西侧,北为古洛渠占压。东为长夏门,亦为三门道结构,城门宽三十点五米,进深十八点五米,三门道墙各宽约七点五米,中间两堵隔墙各宽约四米,其制度比定鼎门略大,因其在定鼎门东二千二百五十五米处,门内往北隔四坊即南市,进出人流量大之故;现其门址犹存,但古洛渠从门址中部穿过,门址西部也已被支渠破坏。西为厚载门(隋称白虎门),位于定鼎门西一千零六十米处,制度略小于其他两门,门的形制与结构已无法考证。

 

城东垣开三门:中为建春门(隋称建阳门),城门为三门道结构,其位置在今楼子村东侧。南为永通门(或罗门,隋称迎春门)。北为上东门(隋称上阳或上春门),它是东城垣最北的一门,门址在今塔湾村附近。

 

        城北垣开二门:东为延喜门(隋称喜宁门)。西为徽安门。两门外即邙山。

 

城西垣开一门:关门。后在关门南开一便门——苑门,以便往来于神都苑和皇城之间。

 

神都城以洛河为界,将都城划为南北两部分,皇宫和皇城位于城西北部,街、坊、市均分布在城南部和城东北部。都城内洛南有九十六坊,洛北有三十坊,大街小陌纵横相对,内外水陆交通极便利,除洛水贯穿其中之外,还有东河、西谷水、北金水渠、南通津渠、通济渠、伊水、漕渠、黄道渠、重津渠、丹水渠等纵横交错,使得神都城内的水上交通顺畅无比。城内陆路交通也显得规整、方便,城内街坊整齐划一,纵横各十条街,定鼎门内大街广百步(今一百四十七米);上东、建春门内大街广七十步(今一百零二点九米),长夏、厚载、永通、徽安、延喜各门内大街广六十二步(今九十一点一四米),其余小街各广三十一步(今四十五点五七米),街分一百二十坊、三市,每坊纵横三百步,开东西两门。

 

有利的交通条件,促使洛阳的商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较之长安更为发达,尤其是天授二年(691)7月,武则天迁关内雍、同等七州十万户于洛阳,“其中工商户甚众”,充实洛阳的户口,随之富商巨贾纷纷而来,置货鬻物,频繁贸易于三市,洛阳城市得到迅猛发展,人口增至百万。

 

自皇城南端门至定鼎门南北八里、阔百步(今一百四十七米),称定鼎大街(隋称天街);道路两边杂植槐柳,树绿成荫,四望成行。每当神都有重要的活动内容,定鼎街上百官车轿川流不息,热闹非常,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旃檀晓阁金舆度,鹦鹉晴林采眠分”,就是定鼎大街昔日繁华景象的具体写照。

 

端门南百步,有黄道渠,渠阔二十步(二十九点四米),上有黄道桥,共有三道,每道桥面宽二十步,故址在今定鼎路周公庙南下坡处。过渠二百步(二百九十四米)有天津浮桥(又称天津中桥),为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建,跨水一百三十步(今一百九十一米),桥为巨舟并列,上铺木板用大缆维舟,以铁锁钩连之,隋末李密攻洛阳,焚烧了此桥。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在洛河垒方石筑桥墩,重建天津桥。桥南北对起四楼,各百余丈,楼为日月表胜象。桥南为董家酒楼,唐代大诗人李白游洛阳时,常到董家酒楼饮酒赋诗。

 

天津桥的修造,使得南北交通得以畅通,天津桥南成为热闹的肆市,更兼这里风景迷人,成为诗人骚客流连忘返。咏诗唱对的场所。唐初“四杰”及上官仪、杜甫、白居易、孟郊等诗人都有不少咏诵天津桥的诗篇。诗人白居易曾赞誉天津桥的晨曦新“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柳丝娟娟风缲出,草缕葺葺雨剪齐;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自此,“天津晓月”便成为洛阳八大景之首。如今在洛阳新建的洛阳桥东侧,有座石拱形桥,上有一小亭,即为唐代天津桥的故址,来洛观光游览者,莫不希望到此凭吊一番。

 

过洛河二百步,又疏洛水为星津渠,渠阔四十步(今五十八点八米),上有浮桥,即星津桥,为炀帝时建,可随时开合,以利龙舟入苑,此桥为中国开合桥之始。唐代继续使用此桥,至开元二十年(732)421日,改造天津桥时拆毁,与天津桥合为一桥。星津渠南百步,有大堤,堤南有民坊各四里,开四门,临定鼎大街的房屋均为重楼,“饰以丹粉”,自星津桥南行尽各坊,即定鼎门,门外有四方馆,以待朝贡之使。垂拱二年(686)4月初,十道诸州的朝集使们陆续来到神都洛阳,一时间,八方土产,四海珍奇,咸集都城,仿佛是一次博览盛会。

 

朝贡之物有绫罗、人参、滑石、牛黄、当归、鹿皮、犀牛角、羚羊角、铜镜,米、鱼、各种器皿,均为内地的稀罕之物。女皇武则天在宫中接见这些朝集使,并设宴进行款待,宴终女皇赏赐给他们每人一本由她亲自删定的《兆人本业》,嘱咐他们与州府官员认真研读,致力农桑,使亿兆人的本业更加兴旺发达。这本督导农事生产的书,对唐代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第一都城夏斟寻阝  
下一篇:保护大遗址 传承历史文明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