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沉睡了1500多年的北魏石窟群近日在洛阳北部吉利区柴河村被发现,专家考证,开凿于北魏早期的这组万佛山石窟群,是云岗石窟与龙门石窟历史交替中的过渡石刻作品,早与龙门石窟,辉映云岗龙门,为"国造石窟"之典范。
在位于吉利柴河水库以北偏僻的山坳里,镶嵌着万佛山石窟上下寺院的6个洞窟,众多的北魏早期石刻造像犹如历史老人诉说着风雨洗礼的千年岁月,史料记载,万佛山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现分为上下寺院,有上山门,下山门,大佛殿等木结构伽蓝建筑,洞窟皆座北向南,分列着一组双窟,莲花洞,大佛龛,锣鼓洞,中心柱,神游洞等。由于地处偏僻,规模较小,历来鲜为人知,在历代史籍中,只有清代《孟县志》略有记载,岁月更迭中,万佛山石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湮没。上世纪90年代,省市文物部门和吉利区政府对石窟造像进行了修复加固。
作为我国石窟文化的又一重要发现,万佛山石窟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多的保留了大同云岗石窟的特点风貌,同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造像雕刻极其一致。
万佛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古阳洞一样,具有相当的历史艺术价值,对研究我国佛教石窟文化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李红钊 李新杰 刘斐 顾海英 )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
责任编辑:Xiaohe
关键词阅读:
- 新闻背景:千年关庙的由来 2014-09-25
- 2014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暨第二届河洛文化博览 2014-09-25
- 我市已有34家民办博物馆获批 2014-09-25
- 2014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上午开幕 2014-09-25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