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受市民注目的洛浦公园东延长线工程日前已进入收尾阶段,“丝绸之路”主题公园也“闪亮登场”, 将于本月26日全面竣工并正式迎宾。6个主题文化广场“班超出使”、“丝绸之路”、“西域都护”、“丝路商旅”、“白马驮经”、“玄奘西行”的建设已进入倒计时。
据了解,“丝绸之路”主题公园采用雕塑、园林小品以及“丝绸之路”地图和文字介绍等手法,力图表现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并展示洛阳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地位。怎么样,是不是很吸引人呢?记者就带您先睹为快,一起去观赏一下“丝绸之路”主题公园的美丽风光吧。
班超出使 丝路畅通
“丝绸之路”主题公园位于洛浦公园东延长线的瀍河入洛河处,东西长1.67公里。跨过美丽的朱樱桥,远远就看见两座高大的汉阙,像两扇雄伟的山门巍峨地屹立在入口两侧,浓郁的汉风扑面而来。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精美绝伦的大型浮雕“班超出使”。该浮雕宽约16米,高约3.7米,浮雕上群山连绵,白云悠悠,威武的骑士、美丽的西域少女栩栩如生。
整个浮雕正面场景由三部分组成,从左至右再现了“班超出使西域”的故事:第一部分是“拜别洛阳”,讲述了班超及其马队从洛阳城门出发时的壮观场面;第二部分是“纵横戈壁”,如火的骄阳、连绵的山脉、威武的驼队……展示了班超前往西域的艰苦行程;第三部分是“建功西域”,刻画了班超与西域少数民族头领交谈的情景,讲述了班超不辱使命,在西域建功立业的故事。浮雕的背面还雕刻有“班超出使西域”的路线图,凡是留下班超出使足迹的地方,都在路线图中一一展现。
史料记载,公元73年,时任小吏的班超发出“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的豪言,毅然投笔丛戎,出使西域。从此,他纵横戈壁30年,平定内乱,外御强敌,为保护西域的安全、丝绸之路的畅通以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漫步在游园小径,不时可以看到路面上“胡人载乐俑”造型砖,砖上的画面中,胡人持各种乐器骑在驼背上,缓缓前行。我们仿佛也听到了从茫茫戈壁上传来的美妙音乐,踏着优美的小径,如同走进历史,来到了古老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繁华似锦
有人说,“丝绸之路”是一条世界上最浪漫的路,“丝绸之路”广场也充满浪漫主义风格,地面挺立着一座秀美的汉代风格四角亭,广场中心地面是一个巨大的蚕茧造型植物景观,种满了美丽的金叶女贞,“蚕茧”周围还有各色植物组成的图案,像飘扬的丝绸,在洛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摇曳生姿。
广场的路边排列着6块巨石,从东往西依次刻着“鄯善”、“于阗”、“焉耆”、“龟兹”、“疏勒”、“莎车”6个古代地名。班超以一介儒生投笔从戎,使得西域50多个国家先后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而归附东汉,这些古地名就是班超出使西域征服的6个主要国家名称。
中国是蚕丝的故乡,绚丽多彩的中国丝绸很早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被赞为“色彩像野花一样美丽,质地像蛛丝一样纤细”,让西方人非常羡慕。话说班超先后平定55个国家,公元91年,丝绸之路基本打通,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于是中国的丝绸越过茫茫戈壁,踏过漫漫征途,运到西方,洛阳的街巷里又穿梭着从西域慕名而来的胡人,走动着从茫茫戈壁跋涉而来的驼队,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文明连接在了一起,东、西方文明,就在这种融合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着。
西域都护 赞歌长存
沿着主题公园继续向东,就来到了“西域都护”广场。远远就能看见西域风格的蓝色圆顶长廊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梦幻而神秘。奶黄的墙裙、雪白的柱子和蓝色的屋顶一起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把我们带入了遥远的异域他乡。
一座现代园林景观造型——十字门架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四面门架上精美的浮雕分别讲述着4个故事。第一幅浮雕上,班超气宇轩昂,目光注视远方,美丽的西域少女,手持丰收的瓜果载歌载舞,表现了西域百姓在班超的带领下丰衣足食的场景。浮雕上方雕刻着秀美的小篆,是孙子兵法中的一句“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朝廷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班超开垦土地,修建水渠,指导各国发展农业生产,百姓安居乐业。
第二、三幅浮雕上,战火纷飞,战马嘶鸣,班超率领班家军直捣匈奴营帐。这个故事说的是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班超出兵攻打匈奴,在鄯善,他召集自己的随从,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话勉励大家,乘黑夜用妙计火烧匈奴使者营帐,杀死了匈奴使者,迫使鄯善归附东汉。
第四幅浮雕讲的是班超告老还乡,西域人民手捧美酒为他送行。班超是一位不忘故土、老愈弥坚的恋乡人,他在西域呆了30年。公元100年,班超向皇帝奏疏,表明了自己落叶归根之情,还留下了这段至今仍令人感慨不已的文字:“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班超终于如愿回到了洛阳。可惜的是,只过了一个月,他病情加重,驾鹤西去,终年71岁。
丝路商旅 大漠风情
“丝路商旅”广场上最惹人注目的莫过于这座长24米、高4米的骆驼胡人剪影墙,长着高高鼻子的胡人骑在骆驼上,长长的驼队摇着悠远的驼铃,步履沉重地跋涉在漫漫旅途上。看不尽长河落日,望不断大漠孤烟,这是西域商人沿丝绸之路来洛贸易的生动写照,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丝绸之路的繁华。傍晚时分,重重“驼影”出现在洛河岸边,夕阳下驼队的身影述说着不尽的丝路风情……
“丝路商旅”广场要表现的主题,就是经班超打通的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方物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来往于丝路上最多的莫过于驼铃叮当的商旅驼队,他们穿越葱岭,走遍天山南北,来到中原。也正是通过这条路,古代商人将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绚丽多彩的丝绸产品和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了世界各地,同时,也将中亚的汗血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西亚的乐器、天文学,美洲的棉花、烟草等输入中国。如此源源不断的交流,不仅促进了中、西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统一。
白马驮经 佛光普照
在“白马驮经”广场,远远就可看见白马寺的山门庄严肃穆地挺立在广场上,和一幢洁白的充满印度风格的佛塔遥相呼应,代表着白马将佛经从遥远的印度驮到了京城洛阳。广场上那高高低低的小山包,使整个广场显得非常柔美,也象征了白马跋山涉水来到洛阳。挺拔苍翠的松柏,将广场衬托得更加庄严肃穆。山门前,一匹石马驮着重重的经书,步履矫健,性情温顺,好像刚从西域长途跋涉而来。
白马驮经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派遣大臣蔡愔、秦景沿丝绸之路前往西域拜求佛法、寻求佛经。蔡愔、秦景二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天竺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遂邀请他们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沿丝绸之路返回,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回到京城洛阳,藏经于鸿胪寺,并进行翻译工作,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首次传播。第二年,汉明帝下令仿天竺式样在洛阳城东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玄奘西行 取回真经
“丝绸之路”主题公园的最东边,也就是最后一个广场——“玄奘西行”广场。广场的东部,一座唐朝风格的六角亭台拔地而起,双层飞檐、雕梁画栋,展示了唐朝的繁华;广场的西部,一座充满印度风情的白色圆顶亭与之遥相呼应,纪念玄奘不辞劳苦,长途跋涉,取回真经。
玄奘,大家都不会陌生。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宗派分支较多,学说繁杂,很难统一。玄奘在遍学了传入中国的各家经论后,造诣日深,但感到各派学说分歧较大,译经不全,他想解决这些分歧,便选择了西行求法的道路,希望在天竺能找到统一国内诸家学说的经典。玄奘在丝绸之路上往返17年,长途跋涉2.5万公里,经过大小城邦、地区百余个,历尽千辛万苦回到长安。此后20年中,玄奘共译经论75部,极大地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见习记者 杨柳/文 记者 崔宏远/图)
责任编辑:Xiaohe
- 新闻背景:千年关庙的由来 2014-09-25
- 2014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暨第二届河洛文化博览 2014-09-25
- 我市已有34家民办博物馆获批 2014-09-25
- 2014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上午开幕 201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