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各级文化部门以建设特色突出的“文化强市”为工作目标,扎实推进群众文化阵地、文化活动建设,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洛阳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市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特色突出的文化强市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文化工作者开展了特色各异、丰富多采的文化活动,特别是历经两个多月的500多场“河洛欢歌”广场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全市群众的文化生活。
市文化局局长 徐建莉:我们首先组织举办了“第二十五届牡丹花会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总共演出的30多场广场文化活动;另外呢,在今年7月份,我们和央视二套配合举办了“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洛阳大型电视主题晚会,展示了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这一品牌;“河洛欢歌”广场文化活动,在新区为时演出了将近两个月;同时在河洛文化节期间,我们又推出了大型舞蹈诗《河洛风》,演了15场;特别需要说的是我们创的这个品牌“欢乐进社区、欢乐进军营、欢乐进农村”公益性的活动,深深受到了广大市民、部队官兵、人民群众的喜爱。
同时,农村数字电影全年放映3万7千余场次,受益群众达800余万人次,成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一个新亮点。今年,我市还完成了第一批省级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评选公布了市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项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洛阳的知名度、美誉度,还激励了广大群众热爱洛阳、投身工作的热情。
今后,全市文化部门将紧紧围绕“文化强市”目标,继续打造“牡丹文化品牌”;开展好牡丹花会“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推进“欢乐进社区等公益性文艺演出活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做好高雅艺术的普及工作,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作者:张海军 孙磊 史江波)


- 新闻背景:千年关庙的由来 2014-09-25
- 2014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暨第二届河洛文化博览 2014-09-25
- 我市已有34家民办博物馆获批 2014-09-25
- 2014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上午开幕 2014-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