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在淅川县滔河乡申明铺遗址发掘现场,中国科学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20余名考古专家正小心翼翼清理着文物遗址。据介绍,自2007年9月开始对该遗址进行发掘以来,已发掘墓葬125座,累计出土文物600多件。
连日来,随着全国各地370余名考古专家组成的26支专业考古发掘队陆续进驻淅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淹没区文物抢救性发掘步伐进一步加快。
位于丹江口水库之滨的淅川县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发祥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各种文物遗址遍布丹江两岸,淅川县因此被考古专家们誉为“考古天堂”。2004年,国家文物局进行详细调查后在淅川淹没区共确认文物点161处,占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文物发掘点总数的近一半。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的安排,中线工程渠首枢纽工程将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丹江口水库将于2014年开始蓄水。抢救性发掘保护淹没区内文物已迫在眉睫。
自2005年开始,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淹没区文物抢救发掘工程,由中科院、中国社科院、郑州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的数百名考古专家组成的20余支考古发掘队陆续进驻淅川。
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考古发掘队已先后完成水田营遗址、麻岭遗址等42处文物点发掘工程。“这些文物点已累计出土青铜器、石器、陶器、铁器、玉器等各种文物2.3万件,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清代的各个历史时期。”淅川县文物局局长凌飞说。
国内考古界权威专家对丹江口库区文物发掘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国家文物局文物专家徐光冀说,丹江口库区的文物发掘,对研究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过渡区域的古文化地域特点,探究楚文化渊源及发展具有重大学术价值。(据大河网)
连日来,随着全国各地370余名考古专家组成的26支专业考古发掘队陆续进驻淅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淹没区文物抢救性发掘步伐进一步加快。
位于丹江口水库之滨的淅川县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发祥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各种文物遗址遍布丹江两岸,淅川县因此被考古专家们誉为“考古天堂”。2004年,国家文物局进行详细调查后在淅川淹没区共确认文物点161处,占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文物发掘点总数的近一半。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的安排,中线工程渠首枢纽工程将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丹江口水库将于2014年开始蓄水。抢救性发掘保护淹没区内文物已迫在眉睫。
自2005年开始,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淹没区文物抢救发掘工程,由中科院、中国社科院、郑州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的数百名考古专家组成的20余支考古发掘队陆续进驻淅川。
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考古发掘队已先后完成水田营遗址、麻岭遗址等42处文物点发掘工程。“这些文物点已累计出土青铜器、石器、陶器、铁器、玉器等各种文物2.3万件,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清代的各个历史时期。”淅川县文物局局长凌飞说。
国内考古界权威专家对丹江口库区文物发掘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国家文物局文物专家徐光冀说,丹江口库区的文物发掘,对研究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过渡区域的古文化地域特点,探究楚文化渊源及发展具有重大学术价值。(据大河网)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
责任编辑:Xiaohe
关键词阅读:
- 新闻背景:千年关庙的由来 2014-09-25
- 2014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暨第二届河洛文化博览 2014-09-25
- 我市已有34家民办博物馆获批 2014-09-25
- 2014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上午开幕 2014-09-25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