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应天门西阕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
应天门复原图
带花纹的瓦当
门钉
带“官”字的石头
建筑倒塌时烧毁的木头
北京故宫的午门、金中都的应天门,元大都的崇天门,想到这些气势恢弘的城门,您的心中一定颇为激动。可是,您知道吗,这些城门其实都是以咱洛阳的应天门为模型的。
应天门到底是何模样,从上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就开始对其遗址进行勘察、发掘,并做出了初步推断。日前,随着应天门遗址西阕考古发掘工作的结束,应天门恢弘的气势终于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座由门楼、垛楼和东西阕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为一体的“门”字形巨大建筑群,其中阕高120尺,按照唐代一尺29.4厘米来计算,这座恢弘的城楼差不多有今天的十二三层楼高。
西阕与东阕形制一致
今日下午,在位于定鼎南路的隋唐洛阳城应天门西阕考古发掘现场,我们看到,该遗址目前各项发掘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清理。此次发掘工作的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副研究员、唐城队副队长韩建华告诉记者,此次发掘主要有两大收获:一是确定了隋唐洛阳城应天门延用的时代,从隋唐一直到北宋末金初。二是通过这次考古发掘,基本搞清了应天门西阙的形制和规模为“双向三出”阙,和1990年考古发掘的应天门东阙一致,这些发现也使人们对应天门这座隋唐东都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的面貌认识的准确、清晰。
史料记载,应天门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根据中国皇城坐北朝南的原则,处在宫城南门的应天门就成为了隋唐洛阳城的正门,也是当时隋唐洛阳城的城市中轴线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应天门是一组以城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垛楼,向外伸出阕楼,其间以廊庑相连的建筑群体,其外观形制当与北京明清紫禁城午门相似。
1990年,在配合洛阳都城博物馆的基建工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对应天门东阕遗址进行全面的发掘,发掘范围包括门址墩台的一部分、门东侧的垛楼、阕楼以及连接门与垛楼、垛楼与阕楼之间的廊庑等1000多平方米的发掘面积。此次发掘,规模巨大的“双向三出阕”是成为隋唐两京考古首次发现,这也使人们对应天门的形制有了更加清晰的概念。
到2001至2002年,为配合定鼎南路的扩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对应天门墩台、门道和西廊庑进行局部清理,此次发掘是在原来历次发掘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发掘,初步推断:早期应天门遗址属于隋至盛唐的门址,晚期应天门遗址属于中晚唐至北宋的门址,东西道打破早期墩台,可能门道加宽了或是东移动了,门道中开始铺石。
而这一次,当西阕的形制清晰地呈现出来时,此前的各种论断也终于在考古学上得到了最有利的印证。
韩建华说,经过历次的大规模考古勘察与发掘,考古界对应天门的建筑形制、结构和历史沿革等有了较为全面准确的认识,应天门遗址的发现,对研究隋唐东都城门建制特点提供了珍贵资料。从建筑史的角度看,它对后代都城建设也有深远影响,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废弃时间应为北宋末
据了解,为配合我市的大遗址保护工作,今年4月份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应天门西阕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经过将近5个月的发掘,共发掘1900多平方米,主要发掘范围为西阙楼、垛楼、马道等。
在此次发掘中,工作人员发现包边石和石铺散水等建筑遗物。韩建华告诉记者,在发掘中他们发现,每块包边石上都刻有“官”,这有两层含义,一是这类包边石是官办的砖石厂所造,另一层含义是专门为宫廷建筑特别制作的。此外,包边石从地面起来后,向上有三层,每一层包边石外露的部分都非常整齐,约为12厘米,而且所有石头外露的部分都非常光滑,应该是在制作时经过仔细的打磨。
此外,遗址包边石外侧还发现有大量的石铺散水,在石铺散水中间,还发现了多块分水用的龟背石。我们看到,这种石头每块宽约45厘米,长约2。9米,形状为中间高两边低,很像乌龟背,故名“龟背石”。韩建华说,这种龟背石非常特别,在隋唐洛阳门址考古发掘中还是首次发现,很有可能是一种特制的石头,而这也符合应天门作为当时宫城正南门的建筑规格标准。通过包边石和石铺散水的位置和走向,考古人员也清晰地判断出,应天门西阕的形制同样为“双向三进”的形制,而这也和上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对东阕的发掘成果保持一致。
责任编辑:Xiaohe
- 我市两项考古成果入围“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1-04-22
- 《石窟寺研究》创刊首发式在洛阳龙门石窟举行 2010-11-25
- 汉魏故城铜驼大街保护展示工程即将开工 2010-11-22
- 洛阳发现一宋代壁画墓 绘有白描“二十四孝图” 20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