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满族

     2006-10-29 15:39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文化快讯 > 河洛纵横 > 正文

  在当今洛阳的三十多个民族中,满族人口占第三位。前两位是汉族、回族。

  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女真族在金朝时是洛阳的主体民族。

  女真族的族源,主源是黑水靺鞨,与先秦时的肃慎,汉至晋的挹娄。北朝时的勿吉,隋至唐初的靺鞨,有渊源关系。

 生女真是女真族中社会发展最后进的一支,大金王朝即是以完颜部为核心的这支女真人建立的。完颜部在绥可为首领前,还过着“迁徒不常”的狩猎、游牧生活。

 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正月建国称帝,国号大金,改元收国,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市白城)。金国建立后于1125年与北宋联合灭辽,1127年又挥戈南下灭北宋。自此以后,它与南宋、西夏分掌中国统治权达100余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王朝。

 1153年迁都燕京(今北京市)。统治区域,南达淮河,北至外兴安岭,东临海,西与西夏及以“界壕”与蒙古为邻。

  北宋末年、南宋初年,金、宋两国在洛阳反复争夺数十年,洛阳汉人大批逃往南方,金迁女真人入洛阳进行民屯和军屯。到金宣宗时,燕京被蒙古威胁,宣宗迁都汴京,以洛阳为中京。接着黄河以北沦陷,大批女真人和河北汉人迁往洛阳。

  金正大八年(?1231年?)底到天兴二年(1233年?)六月,女真、汉人与蒙古骑兵在洛阳大战十八个月。经过这次战乱, 洛阳女真人和汉人仅剩十分之一,洛阳城人口不足两千人,这个数字到元末也没有大的增长,洛阳幸存的女真人全部同化于汉族之中。在东北的女真人还长期存在,后来建立后金(清),女真族改名为“满洲”,即满族。

  明朝末年,东北的建州女真开始强大。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建立“金国”(史称后金)。后改国号为清。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宣布废除“诸申”(女真)的旧族号,改族称为“满洲”。从此,满族有了自己的民族名称。

  1644年春,汉奸吴三桂引多尔衮亲率清军入关,夺取北京。同年九月,清从盛京(沈阳)迁都北京,建立起清王朝。

   十二月,清军多铎部由孟津渡过黄河,破洛阳。接着,南明睢州(治今河南睢县)总兵许定国、河南总兵李际遇不战而降,清军占领河南全境。

  清朝统一全国后,满族掀起迁徙热潮。除一少部分留居辽沈,绝大多数人举家携眷移居关内。以后,八旗兵丁驻防全国各地,洛阳为河南重镇,驻有八旗兵,河南府(治洛阳)的知府有不少是由满族人担任。

  这个时期,同全国一样,洛阳的满族地位远远高于汉人。经济上,优养旗人。从入关时起,宣布永远免征八旗人了的差徭、粮草、布匹,从此只承担兵役。又建立起俸饷制度。八旗兵丁俸饷远高于绿营汉兵,康熙年间八旗马甲每月饷银3两,每年饷米46斛(23石),“计其所得,已多于七、八品官之俸禄”。更非一般汉民所能攀比。法律上,实行旗民差别待遇。旗人与民人发生纠纷,州县官无权判决,须依旗民分治的原则,由各旗和地方特设的理事同知审理。民人犯法,有笞、杖、徒、流、死五等刑罚,旗人则享有换刑特权,“笞、杖各照数鞭责,军、流、徒免发遣”,犯徒刑一年者,换刑枷号二十日;流刑二千里,换刑枷号五十日;犯极边充军的,换刑枷号九十日。旗人犯盗窃罪免刺字,即使是重犯,也不过刺臂而不像对汉人那样刺面;犯死罪者也可减等,由斩立决改为斩监候。《清史稿·刑法志》在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时说:“原立法之意,亦以旗人生则入档,壮则当兵,巩卫本根,未便远离”。满族统治者视八旗为巩固统治的主要军事机器,所以才在经济、政治、法律上予旗人以种种特殊待遇。满族与其它民族地位的不平等,成为制造民族歧视与矛盾的源渊之一。

 清统治者给予旗人高出民人的待遇,意在利用他们作为统治全国各族人民的工具。基于这一政治需要,在“优养”旗人的同时,又采取种种措施,加强了对他们的控制。如八旗人丁不得擅离本佐领居住,违者以逃旗论,人口财产入官,本人治罪。不久,繁文缛节愈增愈多,规定在京旗人不准擅自离城20公里,各地驻防旗人不准擅自离城10公里,违者交刑部治罪;旗人因事出境,须到本旗衙门告假领票,票内注明本人年貌,呈报所去地方旗衙知晓,回旗时,再由该地旗衙告知本旗;并出具印文交本人带回销假,如果中途他往,或久住外地不归,也要以逃旗论。旗人经商贸易,学习技艺、与民人交产、通婚或抱养民人之子,都在反复申禁之例。这些限制,成为旗人正常生活的桎梏。八旗人丁战时奉命出征,平时以时操练,春秋两季还要进行长时间的集中训练,只有以当兵作为唯一的职业。

  洛阳的八旗兵主要维持地方统治,清初,河南省只有开封、洛阳等四、五个城市驻有八旗兵,清乾隆以后,全省增至二十处。但是,遇重大战事,则由北京旗兵和蒙古八旗前来,捻军进攻豫西时,僧格林沁就曾带旗兵驻宜阳。

 清朝灭亡后,滞留于洛阳的满族人,特权被取消,开始从事其他行业。

  民国时期,满族仍为洛阳的少数民族,但是一部分满族融入汉族。清末、民国时期,山西、安徽一大批民众逃荒至栾川,这一批民众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均登记为“满族”,人数近五千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人口达七千人,目前,人口已近万人。

  解放后,从1954年开始,洛阳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从东北老工业基地迁来一批满族人,他们及其后裔为当代洛阳市区满族的主体。开革改放后,又有一部分满足人来洛创业。目前,在洛阳市的满族人近两千人,主要分布在涧西区、西工区。





上一篇:山西文化 根在洛阳  
下一篇:论封建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