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与河洛文化的研究与弘扬

     2006-11-25 21:59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文化快讯 > 河洛纵横 > 正文

作者:韩香花

    摘要:文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河洛地区指的是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河洛文化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狭义的中原文化,它既是一种区域文化,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源远流长,辉煌灿烂。文化全球化对河洛文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强河洛文化的研究,大力弘扬河洛文化。而河洛文化的弘扬要坚持开放性、包容性、自主性和多样性原则。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河洛文化;研究;弘扬

    一、文化全球化及其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文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最近20多年,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文化跨国际交流也日益加强。正如费孝通先生指出,“未来的21世纪将使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而我们现在的文化就处在这种形成的过程中。”[1](p8) 这种跨国文化交流的结果导致了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简言之,就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的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2](p22)

    文化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民族文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就机遇而言,一方面,全球化给各民族文化以更大的展示平台,各民族文化可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展示在世界文化之林,让其他民族人民认识和接受,例如中国的饮食文化、茶文化、中医中药、传统思想文化等已逐渐为世界广大国家和地区人民所认识和接受。另一方面,本民族文化也会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和长处。

    但是,文化全球化又会给民族文化带来文化帝国主义的冲击,使民族文化面临挑战。伴随着西方强大的经济和科技优势而产生的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将利用其资本、技术和市场优势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进行文化渗透和控制,正如汤林森所言,文化帝国主义这个概念是说,全球文化多多少少倾向于成为一种霸权式的文化。[3](p116)它们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甚至是政治、经济等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巨大信息流和人口流在全球范围内循环流动,而且在跨越国界时不受任何处罚,已经改变了各种民族事业发展所必需的环境。各种民族主义事业所受到的真正威胁也许更可能来自最初的文化世界主义,这种文化世界主义对作为主要的政治和文化共同体的民族国家观念形成挑战,并要求对组织中的权力而不是民族国家的权力进行重新定位。[4](p522)因此,如何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保护和弘扬本民族文化,便成为世界各民族国家维护自己民族利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

    二、河洛文化的内涵、特征及研究意义

    河洛文化是指在河洛地区形成的区域性文化,其中“河”指的是黄河,“洛”指的是洛河,“河洛”从地域上讲,指的是“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 [5](p22)实际上,作为一种区域性文化,河洛文化的范围和影响远不止于上述地区,“河洛文化圈应该涵盖目前河南省全部地区,东与齐鲁文化圈衔接,南与楚文化圈衔接,西与秦晋文化圈相衔接,北与燕赵文化圈相衔接。究其实质,河洛文化就是狭义的中原文化。广义中原文化应包括齐鲁、秦晋、燕赵等文化。”[5](p22)

    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考察,河洛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历经夏商周三代文化、汉魏文化、隋唐文化等阶段,基本上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宋元到清代前期,随着经济中心南移,河洛地区逐渐失去了在文化上的中心地位,属于河洛文化的衰落期,但河洛文化脉络未断,泽惠深远。

    从文化形态上看,河洛文化辉煌灿烂,既有新石器时代先进的农业文化,又有夏商周三代发达的青铜文明,还有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鬼谷子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的文化,秦汉至隋唐时期,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以及在政治中心和经典哲学影响下的史学、文学、科技、艺术、教育等文化都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发展。

    根据李学勤先生的观点,河洛文化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即传统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先导性[6](p21)这些特点既是河洛文化成为华夏文化核心的重要条件,也是新时期河洛文化重新振兴的重要前提。

    总之,河洛文化既是一种区域文化,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加强河洛文化的研究意义重大。理论层面上,了解河洛文化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只有全面认识和理解河洛文化才能全面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层面上,开发历史悠久、丰富灿烂的河洛文化,是我们建设文化大省甚至文化大国的重要途径,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可资利用的联络海外华侨华人和国际友人来华投资、旅游、贸易和交流的重要资源。

    三、弘扬河洛文化,迎接文化全球化

    如前所述,文化全球化对民族文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对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构成要素的河洛文化更是如此。文化全球化使河洛文化可以“借船出海”,展示在世界文化之林,也使河洛文化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甚至是碰撞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进一步成长壮大。同样,文化全球化也给河洛文化带来了冲击,一方面是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与摩擦,另一方面是外来文化如西方文化的侵蚀。因此,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更要加强河洛文化的研究,大力弘扬河洛文化,迎接文化全球化给民族文化带来的挑战,而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弘扬河洛文化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首先,开放性原则。开放性是河洛文化的特点之一,古代河洛文化以开放而著称。历史上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中心地区,对外交流频繁,汉魏、隋唐时期的洛阳是东方繁华的大都市,丝绸之路的起点,商贾云集,万方来仪,国际交往频繁。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河洛文化的开放性必须坚持。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河洛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又要以宽大的胸怀迎接外来文化

    其次,包容性原则。古代河洛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在这里,儒、道、佛共处,神(谶讳神学)玄(魏晋玄学)理(北宋理学)继生。“汉唐时期,正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才出现了历史上的辉煌发展。”“不断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会使我们的文化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峰。”[7](p60)“在河洛文化起源与形成的过程中,依靠‘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吸收周围地区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地充实自己;在走向成熟以后,对周围地区产生了更为强烈与巨大的吸引力,加速了文化融合的步伐,并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说,河洛文化正是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8](p9)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河洛文化的包容性更要坚持和弘扬,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真正做到中西结合,洋为中用。

    第三、自主性原则。以河洛文化为内核的中原文化,数千年来历经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本色不失,未被外来文化所销蚀,长期保持着古代中华文明的核心和领先地位。究其原因,在于与其他文化相比较,河洛文化有着其他文化所不具有的优势,有自我发展的特色,“它靠的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庞大的人口规模、较早的文化与组群互动对社会组织能力的培养、开放和对周邻先进文化因素的吸纳综合改造,特别是,它有一种农人特有的坚韧和持久。” [9](p45)今天,在与外来文化的交往中,要坚持这种自主性原则,坚持自己的特色。

    最后,多样性原则。“中原地区的特殊作用,很可能正在于对四方不同类型的文化的吸收和综合。”[6](p21)河洛文化兼收并蓄,类型多种多样,形态丰富多彩,无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相当发达,形形色色的彩陶、宏伟的宫殿建筑基址、精美的窖藏青铜器、绚丽的唐三彩、素雅高贵的汝瓷无不显示着其物质文化之发达,正是其发达的物质文化,使该地区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位。而物质文化的发达又必然推动其精神文化的发展,被不少学者认为是中国文化源头的“河图洛书”出现于该地,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道家思想最早在这里形成,法家思想也曾在此兴盛,这里还是东汉儒家经学、魏晋玄学、北朝隋唐玄学和北宋理学的中心,发达的精神文化“构成了华夏文化、汉族文化、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的、核心的组成部分。”[5](p22) 如今,我们不仅要把河洛文化的多样性发扬光大,而且应该广泛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进一步繁荣河洛文化。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读书,1998,(11).
    [2]高永晨.《文化全球化与跨文化交际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3](英)约翰?汤林森著,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英)戴维?赫尔德等著,杨雪冬等译.《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朱绍侯.河洛文化与河洛文化圈[J].寻根,1994,(1).
    [6]李学勤.河洛的历史地位与河洛文化的性质[J].寻根,1994,(1).
    [7]李民.河洛文化研究的价值与趋向――评《河洛文化论纲》[J].河南社会科学,1994(6).
    [8]张文军.河洛文化的融合性――兼谈河洛文化与闽台的关系[J]. 中原文物,2003(1).
    [9]曹兵武.中原史前文化的优势――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之一[J].中原文物,2001(4).





上一篇:还有多少权利需要下跪来赎回?  
下一篇:我国丝绸和“丝绸之路”东汉以后东端在洛阳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