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的重点工程——洛阳大遗址保护工程3月21日全面启动。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制订了大遗址保护的主要内容,即编制完成100处重要大遗址总体保护规划纲要,建设汉长安城、大明宫、隋唐洛阳城、殷墟、偃师商城等重点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
大遗址保护一直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以隋唐洛阳城等为代表的洛阳大遗址保护,能否突破现行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制约,实现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从而带动全国的大遗址保护,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话题。
洛阳四大遗址被无情蚕食
目前,我国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丝绸之路跨国申遗项目和大运河申遗项目,在洛阳交会。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做好洛阳地区大遗址保护工作既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迫切需要,也是我们国家利益和国家荣誉的所在。”21日,单霁翔专程赶赴河南,参加洛阳大遗址保护的现场会。
洛阳是我国最著名的古都之一,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建都史长达1500多年。其中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四大遗址,是我国古代都城发展演变的缩影,对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建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让单霁翔深感不安的是,洛阳四大遗址的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日趋严重,四大遗址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占和破坏。
新中国成立之初,洛阳老城区仅有3平方公里,如今城区面积增长了60倍,古老的四大遗址陷入危机。
这是一些令人叹惋的数字:隋唐洛阳城遗址宫城区已基本被现代城市占压;在汉魏洛阳故城内,现有5.2万人口、60家乡镇企业;偃师商城发现之初,现代建筑只占压了城址总面积的5%左右,此后不过20多年里,该城址的40%已被不断扩展的农民新居所覆盖,并且已经直接威胁到了遗址的核心区域;二里头遗址处于村庄的包围之中,现代建筑正不断向核心区蚕食,已经占压了遗址的三分之一。
大遗址内的民生和管理之痛
大遗址保护一直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洛阳,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据记者了解,除了各级政府重视不够、资金匮乏等因素外,大遗址还面临现有的行政区划制约、管理机制不顺畅以及当地民众不理解不支持等诸多难题。
由于洛阳大遗址的保护工作长期未能造福当地民众,民众对大遗址保护普遍缺乏认识和理解,大遗址内部环境持续恶化,私搭乱建现象十分普遍,违法建筑比比皆是,记者看到,有的房屋甚至搭建在了隋唐洛阳城的城墙、城门和宫殿遗址上。
由于受遗址保护的限制,又缺乏相应的政策补偿,大遗址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未能与大遗址保护协调发展,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与大遗址区外居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此外,遗址内的生活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较差,社会治安恶化,甚至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大遗址保护与城乡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之间的关系,尚需妥善处理。
汉魏故城阊阖门遗址所在的孟津县金村村民袁支委说,他们村有5000多人,4500多亩地都处在保护区内,村民们不能办工厂,连修路、建房、打井都受影响,而对面的翟泉村因为不在保护区内,现在盖满了工厂,两村的差距越来越大。
现有的行政区划和管理制度不利于大遗址的整体保护。据洛阳市文物局局长郭引强介绍,涉及100多平方公里的汉魏洛阳故城,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大遗址,分属洛阳市的孟津县、偃师市和洛龙区,现有5个乡镇、17个村。隋唐洛阳城分别归洛阳市的西工区、洛龙区和老城区。由于各自为政,管理和协调工作很难开展。
单霁翔指出,西安、洛阳各大遗址区域被分割归属不同行政区和街道办事处辖区,条块分割,无法形成保护和管理的合力,土地利用调整、环境整治、人口搬迁和村庄改造等重大问题很难开展,不仅严重制约着遗址保护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而且也影响着大遗址作用的发挥。
期待“洛阳模式”出炉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单霁翔递交提案,建议在西安、洛阳的大遗址比较集中的区域调整原有的行政区划,设立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成立特区管委会。
提案引起了不小的反响,40多位政协委员在提案上签名,呼吁国家给予特殊的保护政策。
单霁翔说,大遗址保护不是文物部门一家的事,需要计划、财政、土地、规划、建设、环境、公安等有关部门的积极参与,统一调配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从根本上解决大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问题。
创新保护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是实施大遗址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单霁翔说,希望洛阳在大遗址的保护管理上创造出新的“洛阳模式”,从而带动河南乃至全国的大遗址保护工作。
中国的城市建设日益趋同,千城一面,洛阳大遗址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已经成为决定洛阳未来城市面貌和性格的决定性因素。
责任编辑:Xiaohe
- 古都洛阳打造“华夏文化圣城” 2014-06-09
- 弘扬主旋律 文化惠民生 2013-03-01
- 应急机制VS临时抱佛脚 2013-03-01
- 带薪休假:空头支票何时休? 201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