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了50年的“中俄友谊故事”

     2007-06-08 11:32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文化快讯 > 河洛纵横 > 正文

    5月26日,由俄罗斯12家主流媒体20名记者组成的采访团走进了由前苏联援建的中国一拖。作为“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活动的重要一站,这一天对于沐浴了半世纪风雨的一拖意义非同寻常,因为,采访活动偶然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采访团里的俄罗斯记者大多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对前苏联援建一拖的那段往事显得很陌生。

    但在一拖接待楼前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当他们听着前苏联歌曲、看着前苏联专家在一拖建筑工地上与中国工人一起工作的发黄老照片时,这些扛着摄像机、端着长镜头的姑娘小伙儿们仿佛穿过时光隧道,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费奥多罗夫是《莫斯科真理报》的一名记者。面对《拖拉机报》记者的采访,他激动地道出了一个埋藏已久的秘密——“我的父亲当年就在一拖工作过,还曾经开过665军用汽车呢!父亲说起在中国、在一拖工作的经历特别自豪......”

    在费奥多罗夫和时任前苏联专家翻译的齐家琴的共同回忆讲述中,一个个“中俄友谊故事”浮出水面。

    一拖建设期间,原计划聘请118名前苏联专家,后来我方坚持自力更生方针,实际前往洛阳的前苏联专家只有40名。贝柯夫、列布柯夫和阿列克谢夫就是其中的3位。

    贝柯夫是前苏联莫斯科工业建筑设计院派遣的土建专家。当时厂房大部分是我国自行设计的,唯有重要的铸钢、铸铁车间是前苏联设计的。贝柯夫主要在这两个车间工作,对车间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贝柯夫是1956年8月来到一拖的,每天上午8时随工人上班,常常干到深夜才歇息。”

    铸钢车间地下室结构非常复杂,里面管道纵横交错,光线昏暗。一天晚上突然下起了大雨,贝柯夫想到:地下室如果渗水,势必影响施工进度。他不顾大家的阻拦,执意要下去查看。

    “地下室里有个土坑,当时没有人发现。贝柯夫走在最前面。突然,大家听见他‘啊’了一声,大家赶紧循着声音找过去,发现这位专家已经掉到坑里了。”

    贝柯夫被抬出地下室时,动都不能动,一脸痛苦。送到医院一检查,断了3根肋骨。尽管如此,贝柯夫在医院养伤期间,还对铸钢车间的200多台机床设计图纸作了不少修改。没等身体痊愈,他就迫不及待地出了院,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实际上,像这样忘我工作的前苏联专家远不止贝柯夫一个人,许多带病坚持工作的前苏联专家都给中方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土建专家列布柯夫由于长时间操劳,患上了高血压。大家劝他休息,他诙谐地说:“不是只有医生和药物才对病人起作用,工作本身有时也能治病的。”眼看医生的嘱咐失去了作用,厂领导干脆锁上了列布柯夫办公室的门。列布柯夫却恳求厂长说:“快把门打开吧,我在中国总共才工作两年,您锁三天门,我就损失三天的宝贵时间!”但厂长始终没答应。到了第四天,列布柯夫不再要求开门,因为当天他就躲进宿舍办公了。

    前苏联专家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他们对一拖建设的关心。

    一天上午,阿列克谢夫正在开会,不知谁说了一句“锻工场的地基旁边约20厘米处挖了一个锻锤设计基础”。他马上警觉起来,立刻站起身宣布休会并赶往工地,他告诉大家这样搞有可能使柱基旁边的土壤下移,带来厂房崩塌的危险。阿列克谢夫指示停止开挖,立即浇灌混凝土,并要求中方总工程师留在现场监督。下午1点多钟,他回到住处简单吃了点东西,又来到工地,直到当晚11点现场达到规范才放心离开。

    前苏联专家还十分关心工人的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对操作规程经常提出意见。一次,阿列克谢夫发现在屋架上刷油漆的工人没系安全带,对此他很不满意,他严肃地告诉工区领导:“请记住,人是最宝贵的财产。”此后,厂里专门出台了脚手架安全网的高度、在钢筋架上行走要铺木板、统一使用指挥棒等一系列规定。

    一拖建成投产8个月后,前苏联专家奉召回国。他们给一拖留下了丰富的技术资料,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本报记者 赵志伟 通讯员 郭景涛 贺景彦)





上一篇:洛阳深圳争报平乐正骨为“国遗” 不妨宽容面对  
下一篇:首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掠影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