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神州天医

     2009-05-31 10:34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文化快讯 > 河洛纵横 > 正文

    他的人生已经穿越了近百个春夏秋冬,在七十余载的行医生涯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为传承祖国中医绝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孟津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郭宗正。如今,这位95岁高龄、有着“神州天医”称号的老人,正在为发扬光大神奇的平乐郭氏正骨术作着不懈的努力。

    走进孟津平乐正骨医院,一股浓浓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这里也正是平乐正骨学校的所在地,郭宗正兼任校长。我们到访时,老人正在阅览室查阅医学资料,边行医、边学习,是他这一生最大的特点。

    孟津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 郭宗正 自己在这方面觉得有趣 因为当医生毕竟要读书 读书这种生活是我自己喜欢的

    老人每天清晨七点钟开始坐诊,在临床当中遇到疑难杂症,就会去查阅一些资料,从不枉下论断,从医风格十分严谨。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着,几十年如一日。

    孟津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 郭宗正 那时候在正骨医院看病 过一个星期天 到星期一的时候 病人拥挤最多的就是颈肩腰腿疼 所以这些病人最多 我就在这方面比较用心

    潜心钻研,学术作风严谨,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郭宗正在继承家传医术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在西医日益盛行的今天,郭宗正仍然坚持70%以上的中医治疗骨伤比例,用他的话讲,这一方面能减轻手术带给患者的皮肉痛苦和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中医在某些方面所能达到的治疗效果,用西医的方法是不能实现的。 

   孟津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 郭宗正 正骨(治疗)一方面是手法 一方面就是用药 这两方面是互相配合的 所以临床上的用药 也是中医在骨科方面的一个特点 好多的病症都是结合病人的体质来处理局部肢体骨折疼痛的

    这里是闻名遐迩的洛阳正骨奇术的源头,眼前的这个已经荒废多年的清代古宅,据说就是过去郭家先祖为各地的骨伤患者治病的地方。当年年富力强的郭宗正也正是在这里,结合临床,跟随自己的长辈学习这一家传医术的。

    孟津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 郭宗正 那时候就是跟我一个叔父在家里看病 就是在那大门底下搁一张床 凳子 就开始看病了

    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老村民 杨秀英 这一溜儿 搁的一溜儿板凳 好些板凳都在这儿搁着 人来了就坐那里 也是跟现在排队一样 挨着号 一个挨一个那样子

    原洛阳正骨医院老职工 苏建华 那北门整个一条街都住满了 病号哪儿的都有 医院成立起来以后没有病房 病号都在农民家住着 到白天都要去看(病)晚上看了(病)以后就回住的地方住了

    遵循祖上定下的规矩,郭宗正当年给人看病时,是不收钱的。

    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老村民 杨秀英 有些就掂一些点心 这里有张桌子 往上边一搁 有些那穷人就什么也不拿 没有钱呀

    孟津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 郭宗正 平乐正骨之所以名扬四方 他着重是行医行好(善)

    1988年,76岁的郭宗正创办面向全国招生的洛阳平乐正骨学校,并担任校长,亲自为学生授课。同时,根据他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整理出版的有关骨伤治疗学术方面的论文、书籍有数十篇(册),为这一中医绝学的传播与继承做出了突出贡献。

    孟津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 郭宗正 搞医院 不可能把全中国的骨伤病人都领着来医院来治疗 要普及正骨的教育 往外面发展 这样我觉得是一个正确的方法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如今,95岁高龄的郭宗正仍然坚持每天坐诊、授课,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他良好的医德医风也普遍被人传颂。前不久,一本关于郭老坎坷行医人生的专著《神州天医》正式出版发行。

    孟津郭氏正骨第八代传人 郭宗正的孙女 郭元元 我作为第八代传承人 有责任 有义务把平乐正骨更好地传承下去 
 

(作者:薛新宇 杨冉) 





上一篇:《大国医》背后的故事之贝勒曾举荐 慈禧有赏赐  
下一篇:《大国医》背后的故事之中西医较高下 正骨术显神通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