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交通

     2006-06-11 10:25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民俗风情 > 礼俗文化 > 正文

 

 

洛阳古代素有“十省通衢”之誉,是连接通往东西的丝绸之路和江淮、秦晋、齐鲁等地的重要商旅通道。数千年来,洛阳民间肩挑、手提、畜驮、背负、人畜车辆、舟船渡筏等行旅方式,与贸易、交通、信仰融汇在‘起,逐步形成了具有洛阳区域个性的行旅习俗。由于交通发展的不同步,至20世纪50年代,洛阳边远山区仍沿承着“大路三尺宽,运输靠双肩。攀崖沿壁走,过河蹦石尖”的徒步出行习惯。60年代之后,交通事业的长足发展,为各种行旅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洛阳行旅交通的最初形式有水陆之分。夏、商、周三代都洛 以王都为中心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

 

清代至民国时期,洛阳各地有官马大道,也有官马支道县,民间称为马路和大路。洛阳南关和栾川、嵩县、孟津、新安等县的大小数十个水路码头,有各种船只数百艘。民国时期的火车、汽车等机械化交通工具,成为这一时期商旅交通的主要形式。京广杂货、洋货、木材、日用品等、通过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在洛阳集散。

 

50年代以前,洛阳民间将连接各省的路称“官道”,或称官马大道;称省内县镇或煤矿之间的道路为省道或官马支道,俗称“大路”;乡镇之间的道路称县道。民间把官道、省道、县道和城镇的主干道路通称为马路,较宽的则称为大马路。称铁路为火车道。对山区曲折盘绕的大道,称“十八盘”。

 

洛阳山区多为“山路三脚半,小路一条线,走路弯着腰,东西靠肩挑”的羊肠小道。多靠崖而开,一边依山,一边临沟,狭窄处行人需侧身而过,有的地段还要手扣石缝,把肩背、头脚紧贴崖壁,亦步亦趋挪行,故谓攀崖沿壁走。在峭壁上支架木桩:上铺木板通行的俗称栈道。今新安县境黄河两岸仍有这类栈道残迹,在较为陡峭的坡段,开凿台阶,也称石梯。深山区的沟壑多在两边设桩,以钢丝绳相连,横铺木板,人行绳桥之上,悠悠晃晃,故称为游板或晃桥。不甚宽、深的沟上则用一根大木作桥,民间称为独木桥。也有用木料搭成的桥,或就地取石建的石头桥,也称石板桥、砖拱桥、石拱桥多建于河流之上。桥梁作为营接道路,沟通交流的中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洛阳民间过河乘摆渡的船或筏子,摆渡的客船多是被称为小划子的“半截船”。筏子有用木头绑成的,也有用竹绑制的。天不冷水又浅时,村人则赤脚涉水而过。山区民众常在水中横向排列石块,人们踏石而过,故有“过河蹦石尖”之说。

 

60年代至80年代,洛阳的陆路、铁路、航空发展很快,行旅更为方便。随着商旅交通的发达,贸易与交通的互助关系越来越重要。





上一篇:行旅方式  
下一篇:借还之礼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