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之礼源于夏商之时,商代最盛,周代成俗。其时后代子孙祭祖先的日子是不定期的,主要用意是向祖先祈福,形式是摆供品设酒食以祈求祖先享用。汉代以后,随着历法的发展和一些节日的固定,祭祖之日也被固定下来。历史上作为祭祖之日的时日有:农历正月初一、寒食、清明、腊日(每年腊月初八)、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祭祖形式或在家中牌位前设供烧香或到坟上设供烧纸。
民国时期洛阳民间祭祖也在正月初一、清明、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十月初一等时日,尤其是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为祖先上坟扫墓设供烧香。而在正月初一的祭祖是最为隆重的。正月初一清早,家中长者率子孙祭拜祖先,正堂明间桌几上列有祖先牌位,设五谷、肉食、果品和面供,地上铺有红毡或苇度,按长幼之序向先人行礼、叩拜。孟津西部,除在家中祭祖外,天亮后还要到祖祠或宗亲长者处再行叩拜祖先牌位”嵩县、盂津、伊川等县农村多在除夕之夜燃烧柏枝鸣炮祭祀。偃师也是在除夕之夜,各家摆好灵牌或挂起神纸,点燃香烛,谓之接老爷、奶奶回家过年。孟津老城一带有一年两次上坟的习俗,第一次在正月初六,第二次在八月十五。伊川偃师等县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全家上坟祭祖。洛阳西部郊区则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祭祖。
建国后,除了民间祭祀之风尚存外,每逢清明节和洛阳解放纪念日,中小学生、青年男女到邙山烈士陵园吊祭革命先烈。祭祀时,敬献花圈花篮以示悼念。


关键词阅读:
- “霓裳风韵”再现唐代服饰礼仪 2012-04-23
- 评选慈善孝星 弘扬传统美德 2012-01-31
- 教授称我国当前处在一定程度价值迷茫状态 2012-01-24
- 专家称我国现行春节习俗实行仅99年 2012-01-24
精品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