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西域发达的佛学文化,沿“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东传汉地。传播者根据他们的佛学传承派别而流传于世。汉桓之世,来汉传译佛经的有两位西域高僧,前有安世高,后有支娄迦谶。安为佛学小乘派,支为佛学大乘派。小乘为旧学,大乘为新学。小乘主张人空法有,大乘主张人法两空。小乘求个人解脱,大乘求普渡终生。总之,两派都持乐善好施精神,丰富了汉文化的内涵,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中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 东渡洛阳 弘法译经
支娄迦谶,简称支谶西域大月支国人。生卒不详。东汉桓帝末年(公元167年),从月支国东渡洛阳。在灵帝光和、中平(公元178——189年)间,住洛阳翻译讲经。他比安世高稍晚些。
支谶的操行淳厚深沉,性格开朗敏捷,出家后,在学佛过程中,严禀法度戒律,以精勤著于世。他博闻强记,讽诵群经,志在宣扬佛法,不辞万里来到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洛阳。
支谶在洛阳译经十分勤奋,前后共译经十四部、二十七卷。这些佛经中,最主要的有二部,《般若道行经》和《般舟三昧经》,都是在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一年中译出的。原本都是由竺朔佛从西域传来。这两部佛经由支谶口译,河南洛阳孟福(字元士)、张莲(字少安)笔受。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于佛寺中校定。
支谶通晓汉语,在译经中,他主张朴实中肯,不加修饰。但有些梵文不能用汉语对译时,他就用原音译起来。所以,诵读时,佛徒们深感难懂真意;而佛学者研究这些佛经时,认为文字的表达和内容的真实性,都有问题,错误严重,当时,从译经的发展眼光来说,不无正确,但在当时能够将经译出,并得以传播和学习,其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了。
支娄迦谶所译佛经,与安世高所译佛经恰恰相反,几乎全是属于大乘佛经。支谶是大乘佛经翻译、传播的先驱者。他的译经,反映了印度一个时期(龙树以前)大乘佛教流传的一些情况。按照佛教经典的分类,最早出现的大乘经类,分别都作出了翻译。在二十七卷译经中,“般若”类有:《道行品经》;“宝积”类有:《摩尼宝经》;“华严”类有《兜沙经》;“方等”类有《问署经》、《内藏百宝经》等。在支谶的全部译经中,对以后佛教发生重大影响的、值得特别注意的,就是这般若类经典。它对此后四百年间佛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并与魏晋玄学相互助长,风磨靡一时,以致后来跻足于最高统治阶层的理论思想中。对中国魏晋南北朝的哲学,宗教学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上述佛经内容,都以文殊为中心发挥了“文殊般若”的法界平等思想,它从另一方面喑示出文殊菩萨对于大乘佛教传播的情况。
支娄迦谶在洛阳所译经典中,对以后义学发生重大影响的莫过于《般若道行经》。因大乘学说本来以般若的缘起性空思想(本无假有)为基础,由于这部经的译出便有了趋向于大乘的途径。同时,又因当时思想界早有了道家(道教)的“无名为天地始”等经文,恰好做了接受般若学思想的准备,通过它使般若学很快传播开来。我们根据文献知道,安世高在洛阳的译经,就己注意到用道家(道教)经典流行语来翻译,那么支娄迦谶既通晓汉语,当然也用这个办法。在《道行经》中,支谶把“波罗密行”译为“道行”;把“如性”译为“本无”等。这样,汉人通过早己熟悉的道家经文,而对新近接受的“似曾相识”的经文,读起来,不感陌生,在阅读,持诵的过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是宣传家的功力与技巧,支娄迦谶也不离其外。
二 首倡大乘 宣扬般若
《般若道行经》是汉地佛学者和参佛者,进入大乘般若的第一道门槛,一旦当这些人了解到〈道行经〉的无限作用时,据此不能再满足了,他们就会广生继续深入,溯源求根的希望和行动,再加上译文过于简略,内容简陋难懂,就更有彻底追寻的愿望。后来,朱士行终于找到了支娄迦谶所译〈道行〉的母本〈大品般若〉。化了二十年功夫,抄写完毕,让十位弟子奉回洛阳。后来,全部译出,流传于世。这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成为令后人堪羡的一段佳话。这丰富了般若学的内容,但支译〈道行〉仍然盛传不衰。
支娄迦谶之所以译出大乘佛学,是因为支娄迦谶祖国大月支己流传大乘学,这也是他当时所学所弘扬的经典。和安世高之所以译小乘佛经的道理一样。尽管后来,佛教般若学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译文的文字和内容上比支娄迦谶的译本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还有种种的非议,但支娄迦谶的译本功绩不能抹杀,顺因为在当时起了很大的作用。它说明佛教经典在师承关系的不同。支娄迦谶是中国大乘佛教般若学传播的先驱者,奠基人。
“般若”意为“智慧”,“般若波罗蜜多”意为“智度”,就是说通过般若,可以达到佛的境界。立志成佛并修持大乘的人,称为“菩萨”;尚未成佛仍在修炼的人,称为“菩萨行”。“菩萨”是梵文的音译,意为“觉有情”,或“自觉觉他”。支娄迦谶所译的〈般若道行经〉说,通过佛所主持的一个大会,委托须菩提向众天神龙说法,来说明菩萨的学习方法和基本作法以及思惟方法,才能完成修炼钢的任务,获得佛的成就而最终成佛的圆满程序。〈般若道行经〉从不同的方面揭示出般若波罗蜜的具体内容。全经共分三十品,反复说明修炼这个圆满程序的道理,并描绘了从佛到帝释的神通变化境地,让人很容易接受。如〈道行经〉的〈功德品〉中说:
佛问帝释:如来般泥洹后,善男子善女人取佛舍利起七宝塔,以名花捣香,缯‘纟采’
华盖旗幡等,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奉,其福多不?
帝释答:甚多,甚多。佛说,不如书般若、持经卷归礼供奉养得福多也。
佛又问:百倍恒沙佛国中所有众生皆起七宝塔,累劫供奉,其福佑功德宁多不了?
帝释答:甚多,甚多。佛言,不如讽诵般若波罗蜜所得功德百千倍,万亿倍,无数倍。因为:尽管建造佛塔,尽礼尽寿地供奉佛的舍利,有很大的功德,但比起诵 读般若经来,那还差得远。
可见《般若道行经》突出表现了大乘般若佛学对于智慧的特殊重视。佛教有各种修持方法,而大乘归结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波罗蜜,也就是让人解脱的六种方法。其中,以般若的智慧为核心,其它五种波罗蜜都是般若的从属,都是在般若的指导下才能生起和发挥其恰当的功能。这样强调般若,是指导佛徒修持走“终南捷径”,不至于迷惘,或者没有重点的乱学。《般若道行经》是用理性去呼唤人们来诵读它的经典加以神化。使所有的诵持者都能得到诸天神和诸佛的保佑,而般若自身的威力,可以躯走所有魔的伤害。无怪乎它己深入到了无力无助的劳动者中,即是没有文化的人,也能诵持佛经,奉佛经为圣典;而历代上层统治者和文化人,也不断学习研究佛经,并尽一切力量来抄写,印刷佛经,进行流通,作为他们成佛证果的功德。
支娄迦谶反译弘扬的般若学,在历史上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巨大变化。正因为它在信仰上尊重智慧,尊重理性,从而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的文化思潮,完全可以用当时流传的玄学相匹配,互表里;也由于它所宣扬的智慧必须服从宗教信仰,所以,佛教信仰 便迅速的普及到社会基层,成为广大群众的生活与精神支柱。可以说,道教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而佛教虽是外来而最终却也成为“完全彻底”汉化了的中国宗教。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同为中国佛教的开山祖。
一 东渡洛阳 弘法译经
支娄迦谶,简称支谶西域大月支国人。生卒不详。东汉桓帝末年(公元167年),从月支国东渡洛阳。在灵帝光和、中平(公元178——189年)间,住洛阳翻译讲经。他比安世高稍晚些。
支谶的操行淳厚深沉,性格开朗敏捷,出家后,在学佛过程中,严禀法度戒律,以精勤著于世。他博闻强记,讽诵群经,志在宣扬佛法,不辞万里来到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洛阳。
支谶在洛阳译经十分勤奋,前后共译经十四部、二十七卷。这些佛经中,最主要的有二部,《般若道行经》和《般舟三昧经》,都是在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一年中译出的。原本都是由竺朔佛从西域传来。这两部佛经由支谶口译,河南洛阳孟福(字元士)、张莲(字少安)笔受。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于佛寺中校定。
支谶通晓汉语,在译经中,他主张朴实中肯,不加修饰。但有些梵文不能用汉语对译时,他就用原音译起来。所以,诵读时,佛徒们深感难懂真意;而佛学者研究这些佛经时,认为文字的表达和内容的真实性,都有问题,错误严重,当时,从译经的发展眼光来说,不无正确,但在当时能够将经译出,并得以传播和学习,其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了。
支娄迦谶所译佛经,与安世高所译佛经恰恰相反,几乎全是属于大乘佛经。支谶是大乘佛经翻译、传播的先驱者。他的译经,反映了印度一个时期(龙树以前)大乘佛教流传的一些情况。按照佛教经典的分类,最早出现的大乘经类,分别都作出了翻译。在二十七卷译经中,“般若”类有:《道行品经》;“宝积”类有:《摩尼宝经》;“华严”类有《兜沙经》;“方等”类有《问署经》、《内藏百宝经》等。在支谶的全部译经中,对以后佛教发生重大影响的、值得特别注意的,就是这般若类经典。它对此后四百年间佛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并与魏晋玄学相互助长,风磨靡一时,以致后来跻足于最高统治阶层的理论思想中。对中国魏晋南北朝的哲学,宗教学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上述佛经内容,都以文殊为中心发挥了“文殊般若”的法界平等思想,它从另一方面喑示出文殊菩萨对于大乘佛教传播的情况。
支娄迦谶在洛阳所译经典中,对以后义学发生重大影响的莫过于《般若道行经》。因大乘学说本来以般若的缘起性空思想(本无假有)为基础,由于这部经的译出便有了趋向于大乘的途径。同时,又因当时思想界早有了道家(道教)的“无名为天地始”等经文,恰好做了接受般若学思想的准备,通过它使般若学很快传播开来。我们根据文献知道,安世高在洛阳的译经,就己注意到用道家(道教)经典流行语来翻译,那么支娄迦谶既通晓汉语,当然也用这个办法。在《道行经》中,支谶把“波罗密行”译为“道行”;把“如性”译为“本无”等。这样,汉人通过早己熟悉的道家经文,而对新近接受的“似曾相识”的经文,读起来,不感陌生,在阅读,持诵的过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是宣传家的功力与技巧,支娄迦谶也不离其外。
二 首倡大乘 宣扬般若
《般若道行经》是汉地佛学者和参佛者,进入大乘般若的第一道门槛,一旦当这些人了解到〈道行经〉的无限作用时,据此不能再满足了,他们就会广生继续深入,溯源求根的希望和行动,再加上译文过于简略,内容简陋难懂,就更有彻底追寻的愿望。后来,朱士行终于找到了支娄迦谶所译〈道行〉的母本〈大品般若〉。化了二十年功夫,抄写完毕,让十位弟子奉回洛阳。后来,全部译出,流传于世。这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成为令后人堪羡的一段佳话。这丰富了般若学的内容,但支译〈道行〉仍然盛传不衰。
支娄迦谶之所以译出大乘佛学,是因为支娄迦谶祖国大月支己流传大乘学,这也是他当时所学所弘扬的经典。和安世高之所以译小乘佛经的道理一样。尽管后来,佛教般若学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译文的文字和内容上比支娄迦谶的译本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还有种种的非议,但支娄迦谶的译本功绩不能抹杀,顺因为在当时起了很大的作用。它说明佛教经典在师承关系的不同。支娄迦谶是中国大乘佛教般若学传播的先驱者,奠基人。
“般若”意为“智慧”,“般若波罗蜜多”意为“智度”,就是说通过般若,可以达到佛的境界。立志成佛并修持大乘的人,称为“菩萨”;尚未成佛仍在修炼的人,称为“菩萨行”。“菩萨”是梵文的音译,意为“觉有情”,或“自觉觉他”。支娄迦谶所译的〈般若道行经〉说,通过佛所主持的一个大会,委托须菩提向众天神龙说法,来说明菩萨的学习方法和基本作法以及思惟方法,才能完成修炼钢的任务,获得佛的成就而最终成佛的圆满程序。〈般若道行经〉从不同的方面揭示出般若波罗蜜的具体内容。全经共分三十品,反复说明修炼这个圆满程序的道理,并描绘了从佛到帝释的神通变化境地,让人很容易接受。如〈道行经〉的〈功德品〉中说:
佛问帝释:如来般泥洹后,善男子善女人取佛舍利起七宝塔,以名花捣香,缯‘纟采’
华盖旗幡等,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奉,其福多不?
帝释答:甚多,甚多。佛说,不如书般若、持经卷归礼供奉养得福多也。
佛又问:百倍恒沙佛国中所有众生皆起七宝塔,累劫供奉,其福佑功德宁多不了?
帝释答:甚多,甚多。佛言,不如讽诵般若波罗蜜所得功德百千倍,万亿倍,无数倍。因为:尽管建造佛塔,尽礼尽寿地供奉佛的舍利,有很大的功德,但比起诵 读般若经来,那还差得远。
可见《般若道行经》突出表现了大乘般若佛学对于智慧的特殊重视。佛教有各种修持方法,而大乘归结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波罗蜜,也就是让人解脱的六种方法。其中,以般若的智慧为核心,其它五种波罗蜜都是般若的从属,都是在般若的指导下才能生起和发挥其恰当的功能。这样强调般若,是指导佛徒修持走“终南捷径”,不至于迷惘,或者没有重点的乱学。《般若道行经》是用理性去呼唤人们来诵读它的经典加以神化。使所有的诵持者都能得到诸天神和诸佛的保佑,而般若自身的威力,可以躯走所有魔的伤害。无怪乎它己深入到了无力无助的劳动者中,即是没有文化的人,也能诵持佛经,奉佛经为圣典;而历代上层统治者和文化人,也不断学习研究佛经,并尽一切力量来抄写,印刷佛经,进行流通,作为他们成佛证果的功德。
支娄迦谶反译弘扬的般若学,在历史上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巨大变化。正因为它在信仰上尊重智慧,尊重理性,从而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的文化思潮,完全可以用当时流传的玄学相匹配,互表里;也由于它所宣扬的智慧必须服从宗教信仰,所以,佛教信仰 便迅速的普及到社会基层,成为广大群众的生活与精神支柱。可以说,道教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而佛教虽是外来而最终却也成为“完全彻底”汉化了的中国宗教。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同为中国佛教的开山祖。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
责任编辑:Xiaohe
关键词阅读:
- (明)憨山大师 2014-09-28
- 释迦牟尼佛 2014-06-15
- 《竞报》:佛教的本质不是宗教而是教育 2014-06-07
- 灵山风景区:开发初见成效 2012-03-13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