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洛阳的译经和传经有小乘和大乘两派,小乘尊称释迦牟尼为教主,为佛,是神化的人;大乘尊称的佛除释迦牟尼外,而成了绝对万能的神。由此演绎出了关于佛身的说法,“佛身”成了大乘佛教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伟大的中国佛学工程,支娄迦谶开起先,支娄迦谶的再传弟子——支谦继其后,进一步树起了弘佛的重要内容:“佛身”。
一 离洛阳,南渡弘佛
支谦,又名越,字恭明,东汉末河南(洛阳)人,祖父法度,东汉灵帝时率本团(大月支)人数百归化汉朝,因功授“率善中郎将”。父随祖来,此后定居洛阳,实为汉籍月支人。
支谦自幼聪颖,十岁开始学习汉文,十三岁开始学习胡文,精通西域六国语。当时学者,无不惊叹其聪敏。
支谦学佛经时,大乘佛经翻译家支娄迦谶己经辞世,支娄迦谶的弟子支亮,字纪明,亦是河南(洛阳)人,闻名当世,所以,支谦从学于支亮,受大乘学。支谦为优婆塞(居士),未出家,是一位热爱佛学的学者。汉末己经著称于洛阳,时号称“洛阳三支”:支娄迦谶、支亮和支谦。支谦生相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精黄,当时人说他是“支郎眼中黄,形体虽细是智囊”。
献帝时,天下 大乱,洛阳首当其冲。支谦为避战乱,便随族人南度奔向吴国。离开洛阳时,己届冬令。走的那一天,他只带了一条被子。有一位客人跟他一起走,什么也没带。一到晚上,寒气逼人。支谦看到那位客人冻得混身发抖,实不忍心,便叫那位客人共被而眠。夜半时分,支谦正熟睡时,那位客人忽地夺被而逃。支谦冻了半夜。天明时,同伴们问支谦:“你被子那里去了。”支谦回答:“昨夜被客人偷跑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告发他?”支谦回答:“我如果告发他,你们一定要以抢劫罪来治罪他。难道因一条被子去杀一个人吗?”同行所有的人听说支谦这种高尚德行,没有一人不佩服。
支谦到东吴后,开始翻译佛经。从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到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前后三十三年支谦搜集到各种原本和译本,未译的补充译完,己译的有误订正,尤其是对支娄迦谶的译本《般若道行经》、《首楞言经》等,进行重新翻译。同时,又帮助印度僧人维祗难和竺将炎翻译佛经。相传,支谦到东吴后,会见了孙权,孙权能赏识他的学文和德行,让他做东宫太子登的老师,授以博士位。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五月,太子登卒,遂离开吴廷,隐居穹隘山中,不交世务。后人竺法兰更练五戒。与支谦从学的,都是出家人,后卒于山中,年六十岁。吴主孙亮特书一道给僧众说:“支恭明不救所疾,其业履冲素,始修可高,为之恻怆,不能己巳。”意思是说,支恭明没有得到救治而亡,他的事业朴素归真,一生高尚,我特为他悲悼,不能自己。可见,支谦在东吴为朝廷尽心尽力,为佛教事业勤勤恳恳,虽死犹荣,东吴人永志不忘。
二 译佛经 自具特色
支谦在东吴的三十余年间,所译佛经达三十六部,四十八卷。现在经过考订认定支谦所译的佛经是二十九部四十七卷,重译的有《了本生死经》,又将原译的略本《法句经》(五百偈本),依中本进行增译、补订,作为定本,是支谦与竺将炎合译的。合译的还有《佛医经》。另外,,还有记载说,支谦重译过明帝时的《四十二章经》、《菩萨本缘经》和《撰集百缘经》。
支谦为了使翻译佛经准确,和便于阅读,人采取了会译和译注的办法,使译法灵活多样,便于查考和学习。他所译的《无量门微密持经》一卷,是大乘般若修持的重要典籍,原有两种旧译本。《陀邻尼经》和《总持经》。他将这三个译本对勘,区别本(母)末(子),分章析句,上下排列,一目了然,开创了会译的体裁。
支谦重译《般若小品》(支谶初译的《道行经》),校改支谶所译的《首楞严经》和维祗难的《法句经》。他深感这些经典译文文字出入较大,为不磨灭前人译作之功,采取了这种会译的方法。会译是“原始于集引众经,比较其文”。此后,支敏度合《维摩》、《首楞严》二经,道安合《放光》、《光赞》二经,都采取了这种方法。译经之外,还有注经,使译文更加明确,如支谦所译的《大光明无极经》的卷首,就加上自注,特别醒目。这种方法,是以补充翻译文字的不足,使原本的经义更加突出。
支谦精通汉语音律,也深谙梵韵。为了普及佛经,他依据《无量寿经》、《中本起经》,制作了《赞菩萨连句三呗》三契。梵呗与转读,三国时己流行,曹植曾作梵呗。所谓梵呗,是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的,统称为呗。至于中国,咏经则称为读转,歌赞则称为梵音。过去有很多赞呗,都能以韵入管弦。由此看来,读转只依经文加以歌颂,梵呗则是按佛经中的短偈来歌颂,并且用管弦来伴奏。前者有高下抑扬,后者则以美妙声音来咏唱新制作的歌词。这只有精通音律的人才能撑握的。支谦依《无量寿经》、《中本起经》,实指支谦自译的《瑞应本起经》。其中有帝释天乐般遮下到石室弹琴之歌。支谦原来就是取此为梵呗。梵呗的制作与应用,对弘扬佛教起到了普及的作用。
支谦除制作梵呗新声外,还注《了本生死经》,为自律自注,译者读者都很满意。支谦对前人的翻译,不太满意,认为文字太朴质,走了原意。而加以修改,使文从字顺,说明支谦善于驾驭汉文、梵文的能力和技巧。前人在译佛经时,遇到没有对应的汉语词时,就把梵文音直译过来,支谦主张一切名词,译时不得用胡音。实际上,他主张意译。东晋月支僧人支敏度也是位高明的佛经译者,他对支谦的译经有很高的评价:“越(谦)才学深彻,内外备通。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略,故其出经,颇从文丽。然其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而翻译家道安对支谦的意译又有不同的看法,他说:“支谦是追求雕斫技巧的人,技巧虽然达到了巧妙的程度,但恐怕这种诀窍己形成,最终反而是混沌的了。”这不过是一种看法而己。从翻译学的发展眼光看,从译文的质朴到文丽,是总赴势,谁也不能轻易否认。支谦开译经“文丽”的先河,而且成为佛教玄学化的先导,对后代影响很大。
支谦所译的《瑞应本起经》,叙述释迦文佛的本生。其中说:“如是上作天地,下为圣主,各三十六反,终而后始。及其变化,随时而现,或为圣帝,或为儒林之宗、国师道士、在所现化,不可称纪。”
这里道出了佛教初传汉地时,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佛教附庸于道教。双方结合的契机,就是老子化胡之说。《瑞应本起经》年述引文,即本于这种说法,而且有所增益。东汉桓帝时边韶《老子铭》中说“老子代为圣者作师”。支谦说佛生前为国师道士,看似相反,实则相成。东汉的佛教、道教和魏晋时的道、玄、佛,其中的相通之处,是由老子人格与佛身观两相比拟而相合的。
三 继支谦 倡导“佛身”
“佛身”之说,是印度佛教由小乘教发展为大乘教时,佛祖释迦牟尼的看法。原指释迦牟尼的生身,后逐渐被神化。小乘只尊释迦牟尼为佛,大乘认为佛不限于释迦牟尼,而成了绝对万能的神。就是说,“佛”有无数,而“身”有“体”和“聚集”的意思,指有聚集功德和觉悟而成就的佛体。后发展为“二身”、“三身”以及“四身”“五身”“六身”之说,借以发挥教义。其中“佛具三身”为最基本说法,统称“法身”,即是“三佛(身)莫不依(佛)法以成,是故通得名为法身”。
支娄迦谶和支谦所译的般若经典中,把般若智慧招高到衡量一切、裁决一切的程度,这就是说,佛所以成佛,正因为有般若智慧作根据。般若就成了成佛的条件和衡量标志,成了远高于佛的象征。象般若波罗蜜这种佛所说法,也就成了与佛不能等到同、被称作的“佛法”,有时简称“法”,可以说成了佛教真理的代称。
支谦所译的《维摩诘结》中说“法生佛道,法出诸佛”。“法之供养,胜诸供养”。这里“法”“佛”区别得清清楚楚,“法”显然摆在“佛”的地位以上。“佛”只有合“法”,才能称“佛”。“佛”也只有屈从于“法”了。释迦牟尼也不例外。在佛法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什么人都要按佛法去作,自己修炼成佛。它为宣传佛教、普及佛教到社会基层,发挥巨大的作用。并不认为如此,而贬低信众崇拜释迦牟尼的信仰 ,相反,群众的信仰 力更为加强。
佛法,是大乘佛教把客观本体加以神化和人格化,具体叫做“佛身”,也叫做“性空”、“本无”、“真如”、“实相”。这种存在于客观事务中并构成事物本体中的上述称谓,就是“法身”,也叫“佛身”。它可分为“受用身”和“应化身”。支谦所译的《慧印经》,从神通变化开始,佛以“三昧力”使其身“耀然无色,不可见,不可得,如虚空,不可知”。《慧印经》说,“佛身”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可知见,而通过修习“慧印三昧”禅定,就可获得佛的智慧,致使“慧冥佛理”,“心照凝寂”,不但能见到十方诸佛的佛身,而且自己也可以成佛。“佛身”是神化了的般若佛法,也可以说,佛身等于般若佛法,这就是《慧印经》的主要特色。
支谦所译的《私呵眯经》,更进一步说明如何由信仰佛理而达到“佛身”的修炼的全过程,也就是大乘所说的菩萨行。该经讲的修行分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有六次规定。《私呵昧经》是《慧印经》的继续和扩展,把修持具体化。
“佛身”之说,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中的产物,它是在佛徒弘扬佛教的过程中,最吸引人的高招,尤其是佛教普及教化时所必须的说教本本。支谦虽为居士,但对佛教“佛身”立说译经、弘扬,可以说是一位明智导师。
一 离洛阳,南渡弘佛
支谦,又名越,字恭明,东汉末河南(洛阳)人,祖父法度,东汉灵帝时率本团(大月支)人数百归化汉朝,因功授“率善中郎将”。父随祖来,此后定居洛阳,实为汉籍月支人。
支谦自幼聪颖,十岁开始学习汉文,十三岁开始学习胡文,精通西域六国语。当时学者,无不惊叹其聪敏。
支谦学佛经时,大乘佛经翻译家支娄迦谶己经辞世,支娄迦谶的弟子支亮,字纪明,亦是河南(洛阳)人,闻名当世,所以,支谦从学于支亮,受大乘学。支谦为优婆塞(居士),未出家,是一位热爱佛学的学者。汉末己经著称于洛阳,时号称“洛阳三支”:支娄迦谶、支亮和支谦。支谦生相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精黄,当时人说他是“支郎眼中黄,形体虽细是智囊”。
献帝时,天下 大乱,洛阳首当其冲。支谦为避战乱,便随族人南度奔向吴国。离开洛阳时,己届冬令。走的那一天,他只带了一条被子。有一位客人跟他一起走,什么也没带。一到晚上,寒气逼人。支谦看到那位客人冻得混身发抖,实不忍心,便叫那位客人共被而眠。夜半时分,支谦正熟睡时,那位客人忽地夺被而逃。支谦冻了半夜。天明时,同伴们问支谦:“你被子那里去了。”支谦回答:“昨夜被客人偷跑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告发他?”支谦回答:“我如果告发他,你们一定要以抢劫罪来治罪他。难道因一条被子去杀一个人吗?”同行所有的人听说支谦这种高尚德行,没有一人不佩服。
支谦到东吴后,开始翻译佛经。从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到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前后三十三年支谦搜集到各种原本和译本,未译的补充译完,己译的有误订正,尤其是对支娄迦谶的译本《般若道行经》、《首楞言经》等,进行重新翻译。同时,又帮助印度僧人维祗难和竺将炎翻译佛经。相传,支谦到东吴后,会见了孙权,孙权能赏识他的学文和德行,让他做东宫太子登的老师,授以博士位。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五月,太子登卒,遂离开吴廷,隐居穹隘山中,不交世务。后人竺法兰更练五戒。与支谦从学的,都是出家人,后卒于山中,年六十岁。吴主孙亮特书一道给僧众说:“支恭明不救所疾,其业履冲素,始修可高,为之恻怆,不能己巳。”意思是说,支恭明没有得到救治而亡,他的事业朴素归真,一生高尚,我特为他悲悼,不能自己。可见,支谦在东吴为朝廷尽心尽力,为佛教事业勤勤恳恳,虽死犹荣,东吴人永志不忘。
二 译佛经 自具特色
支谦在东吴的三十余年间,所译佛经达三十六部,四十八卷。现在经过考订认定支谦所译的佛经是二十九部四十七卷,重译的有《了本生死经》,又将原译的略本《法句经》(五百偈本),依中本进行增译、补订,作为定本,是支谦与竺将炎合译的。合译的还有《佛医经》。另外,,还有记载说,支谦重译过明帝时的《四十二章经》、《菩萨本缘经》和《撰集百缘经》。
支谦为了使翻译佛经准确,和便于阅读,人采取了会译和译注的办法,使译法灵活多样,便于查考和学习。他所译的《无量门微密持经》一卷,是大乘般若修持的重要典籍,原有两种旧译本。《陀邻尼经》和《总持经》。他将这三个译本对勘,区别本(母)末(子),分章析句,上下排列,一目了然,开创了会译的体裁。
支谦重译《般若小品》(支谶初译的《道行经》),校改支谶所译的《首楞严经》和维祗难的《法句经》。他深感这些经典译文文字出入较大,为不磨灭前人译作之功,采取了这种会译的方法。会译是“原始于集引众经,比较其文”。此后,支敏度合《维摩》、《首楞严》二经,道安合《放光》、《光赞》二经,都采取了这种方法。译经之外,还有注经,使译文更加明确,如支谦所译的《大光明无极经》的卷首,就加上自注,特别醒目。这种方法,是以补充翻译文字的不足,使原本的经义更加突出。
支谦精通汉语音律,也深谙梵韵。为了普及佛经,他依据《无量寿经》、《中本起经》,制作了《赞菩萨连句三呗》三契。梵呗与转读,三国时己流行,曹植曾作梵呗。所谓梵呗,是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的,统称为呗。至于中国,咏经则称为读转,歌赞则称为梵音。过去有很多赞呗,都能以韵入管弦。由此看来,读转只依经文加以歌颂,梵呗则是按佛经中的短偈来歌颂,并且用管弦来伴奏。前者有高下抑扬,后者则以美妙声音来咏唱新制作的歌词。这只有精通音律的人才能撑握的。支谦依《无量寿经》、《中本起经》,实指支谦自译的《瑞应本起经》。其中有帝释天乐般遮下到石室弹琴之歌。支谦原来就是取此为梵呗。梵呗的制作与应用,对弘扬佛教起到了普及的作用。
支谦除制作梵呗新声外,还注《了本生死经》,为自律自注,译者读者都很满意。支谦对前人的翻译,不太满意,认为文字太朴质,走了原意。而加以修改,使文从字顺,说明支谦善于驾驭汉文、梵文的能力和技巧。前人在译佛经时,遇到没有对应的汉语词时,就把梵文音直译过来,支谦主张一切名词,译时不得用胡音。实际上,他主张意译。东晋月支僧人支敏度也是位高明的佛经译者,他对支谦的译经有很高的评价:“越(谦)才学深彻,内外备通。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略,故其出经,颇从文丽。然其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而翻译家道安对支谦的意译又有不同的看法,他说:“支谦是追求雕斫技巧的人,技巧虽然达到了巧妙的程度,但恐怕这种诀窍己形成,最终反而是混沌的了。”这不过是一种看法而己。从翻译学的发展眼光看,从译文的质朴到文丽,是总赴势,谁也不能轻易否认。支谦开译经“文丽”的先河,而且成为佛教玄学化的先导,对后代影响很大。
支谦所译的《瑞应本起经》,叙述释迦文佛的本生。其中说:“如是上作天地,下为圣主,各三十六反,终而后始。及其变化,随时而现,或为圣帝,或为儒林之宗、国师道士、在所现化,不可称纪。”
这里道出了佛教初传汉地时,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佛教附庸于道教。双方结合的契机,就是老子化胡之说。《瑞应本起经》年述引文,即本于这种说法,而且有所增益。东汉桓帝时边韶《老子铭》中说“老子代为圣者作师”。支谦说佛生前为国师道士,看似相反,实则相成。东汉的佛教、道教和魏晋时的道、玄、佛,其中的相通之处,是由老子人格与佛身观两相比拟而相合的。
三 继支谦 倡导“佛身”
“佛身”之说,是印度佛教由小乘教发展为大乘教时,佛祖释迦牟尼的看法。原指释迦牟尼的生身,后逐渐被神化。小乘只尊释迦牟尼为佛,大乘认为佛不限于释迦牟尼,而成了绝对万能的神。就是说,“佛”有无数,而“身”有“体”和“聚集”的意思,指有聚集功德和觉悟而成就的佛体。后发展为“二身”、“三身”以及“四身”“五身”“六身”之说,借以发挥教义。其中“佛具三身”为最基本说法,统称“法身”,即是“三佛(身)莫不依(佛)法以成,是故通得名为法身”。
支娄迦谶和支谦所译的般若经典中,把般若智慧招高到衡量一切、裁决一切的程度,这就是说,佛所以成佛,正因为有般若智慧作根据。般若就成了成佛的条件和衡量标志,成了远高于佛的象征。象般若波罗蜜这种佛所说法,也就成了与佛不能等到同、被称作的“佛法”,有时简称“法”,可以说成了佛教真理的代称。
支谦所译的《维摩诘结》中说“法生佛道,法出诸佛”。“法之供养,胜诸供养”。这里“法”“佛”区别得清清楚楚,“法”显然摆在“佛”的地位以上。“佛”只有合“法”,才能称“佛”。“佛”也只有屈从于“法”了。释迦牟尼也不例外。在佛法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什么人都要按佛法去作,自己修炼成佛。它为宣传佛教、普及佛教到社会基层,发挥巨大的作用。并不认为如此,而贬低信众崇拜释迦牟尼的信仰 ,相反,群众的信仰 力更为加强。
佛法,是大乘佛教把客观本体加以神化和人格化,具体叫做“佛身”,也叫做“性空”、“本无”、“真如”、“实相”。这种存在于客观事务中并构成事物本体中的上述称谓,就是“法身”,也叫“佛身”。它可分为“受用身”和“应化身”。支谦所译的《慧印经》,从神通变化开始,佛以“三昧力”使其身“耀然无色,不可见,不可得,如虚空,不可知”。《慧印经》说,“佛身”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可知见,而通过修习“慧印三昧”禅定,就可获得佛的智慧,致使“慧冥佛理”,“心照凝寂”,不但能见到十方诸佛的佛身,而且自己也可以成佛。“佛身”是神化了的般若佛法,也可以说,佛身等于般若佛法,这就是《慧印经》的主要特色。
支谦所译的《私呵眯经》,更进一步说明如何由信仰佛理而达到“佛身”的修炼的全过程,也就是大乘所说的菩萨行。该经讲的修行分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有六次规定。《私呵昧经》是《慧印经》的继续和扩展,把修持具体化。
“佛身”之说,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中的产物,它是在佛徒弘扬佛教的过程中,最吸引人的高招,尤其是佛教普及教化时所必须的说教本本。支谦虽为居士,但对佛教“佛身”立说译经、弘扬,可以说是一位明智导师。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
责任编辑:Xiaohe
关键词阅读:
- (明)憨山大师 2014-09-28
- 释迦牟尼佛 2014-06-15
- 《竞报》:佛教的本质不是宗教而是教育 2014-06-07
- 灵山风景区:开发初见成效 2012-03-13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