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东汉传入洛阳,一直到三国魏,二百多年间,汉人出家的只有二人:一为汉末的严佛调是汉士第一个剃发披袈裟离俗的僧人;一为三国魏时的朱士行,是魏士第一个剃度受戒的依法成为比丘的僧人,堪称中国第一受戒僧。
一 出家受戒 学经有成
朱士行,颖川郡(郡治阳翟,今禹州)人。少怀大志,聪颖超人,学业精翠,品行清高,意志坚定,不落尘俗,亲友也难以劝改。后游学洛阳,对佛教产生极大的兴趣。
魏嘉平(公元249——253年)年间,西域高僧昙柯迦罗来到洛阳,他带来一部佛典《僧祗戒本》,要求凡是出家的人都均应以此戒为准。朱士行就是魏国第一个以羯磨受戒的一位僧人。
朱士行,出家受戒以后,便以弘传佛法为己任。他常说,人们出家入道,主要靠佛典的宣传。他身体力行,精研经典,成为一名学有大成的佛教学者。
洛阳流行的佛经是《般若道行品经》。这部经典是汉灵帝时,天竺僧人竺佛朔带到洛阳的梵文原本。于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十月八日,由竺佛朔口授,月支僧人支娄迦谶翻译成汉文,河南洛阳孟元士笔录,协助笔录的还有南阳的张少安,南海的子碧。损助资金出版印刷的有孙和和周提立。
当时翻译这部佛经,有一个准则,那就是根据梵本原文,能够通顺达意,由梵文转译成汉文,目的在于恭恭敬敬使佛祖的言论,明白如话不加修饰就可以了。可是,佛经经过翻译抄写,再按层意分成章节之后,因为胡、汉语音的特殊性,风俗的不同,再加上翻译的人和口述的人的水平问题,自然地不能达到多方面的满意,那怎么会能使译本能够如同原本呢?因此,《般若道行经》就有首尾不连贯的现象。过去的佛学大师们提到它,也就感到有不通的地方。
朱士行在洛阳给僧众讲诵这部《般若道行经》时,曾多次因语意不通而苦恼。他认为弘扬大乘佛法,应以此经为本,而此经译理不完善,对弘扬极为不利,于是,他誓发宏愿,立志损身,生尽办法,要求得一本完善的梵文原本。这就是华夏第一僧朱士行“西行求法”的原由。
二 西行求法 历尽艰辛
朱士行为了求得原佛典,做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于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带领一班同道僧友,从雍州(今西安)出发,经敦煌,出玉门关,从天山南路的南道,沿茫茫大戈壁滩边缘,穿过鄯善城、若羌城,行程万余里,到达于阗国(今新疆和田)。
于阗国盛行大小乘佛教,各传经典,并行不悖。朱士行到于阗后,住在寺中,从当地僧人中了解大乘佛典梵文本《般若道行经》,九十章,六十余万字。朱士行和僧友们共同抄写,夜以继日,总算将原本抄完。派其弟子弗如檀(法饶)等十人,待将送回洛阳时,一场意外事情发生了。
当时,虽大小乘同时流传,但小乘势众,小乘僧人不愿让大乘佛典外传,影响本派的声誉。于是,他们就向于阗国王上书说:“汉地和尚想用婆罗门书来惑乱佛教正典。大王为于阗国主,若不加以禁止这种情况,将要使大法中断,并使汉地充满聋盲,这便是国王的过错了。”于是,国王便接受了这一意见,立即下召,禁止任何僧人携经出国。
朱士行对这种状况十分愤慨,于是便采取了焚经为证的办法。于阗国王也想用这一办法来试验。
这一天,在王宫殿廷前,堆集了一大堆柴禾后,朱士行把所要带回国的佛教经典恭恭敬敬地捧着,点燃柴禾后,朱士行站在台阶上发誓说:“若大法应该流传汉地,虽然火而不烧;如经火而焚烧,那是命该如此啊!”说罢,随即把佛经投到熊熊的火堆中,那光亮的火焰立即熄灭,投烧的佛经,没有损坏一个字,皮夹也完好无损。所有观看的人,包括国王在内,无不称为神奇。
三 经送洛阳 大德永传
一场激烈的禁止佛经东传的活动,就这样结束了。于阗国王只好收回成命,允许汉僧朱士行把焚无损的大乘佛法经典派人送回洛阳。这时中国早己改朝换代,己是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距朱士行西行求法的时间己有二十三年了。
朱士行为了继续弘扬佛法,没有同回洛阳。
送回洛阳的这部《般若道行经》,在白马寺存放三年之后,被送到许昌寺,过了两年,又被送到陈留仓垣(今开封县)的水南寺。于元康元年(公元291年)五月十五日,由众贤者共同集中商议,让于阗僧人无叉罗和河南洛阳居士、晋籍天竺人竺叔叔兰共同译出。由祝太玄、周玄明二居士笔录。汉文经本共九十章、二十万零七千六百二十一个字。经名为《放光经》。到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由高僧竺法寂在仓垣水北寺与竺叔兰共同考校该译本,进行修订为正本,才公开传诵。此时,距朱士行西行求法己四十四个年头了。
《放光经》,又称《放光般若经》,被称为“大品”《般若经》;而支娄迦谶所译的《般若道行经》,被称为“小品”《般若经》。尽管这部佛经只限于《放光般若》,译文也不完全,但对当时的影响也很大,译本风行京华,学者举为范本。
中山国有个叫支和尚的,派人到仓垣断绢誉写,这部经典。待抄完运回中山国时,中山王率领僧众手执五颜六色的幢幡,到城外四十里处去迎经,可称为国事壮举。中山国著名高僧、学者有帛法祚、支孝龙、竺法蕴、康僧渊、竺法汰、于法开等,有的对此经进行注疏,有的弘法时专讲此经,一时,蔚为放光般若学风。
朱士行目送十大弟子捧着般若佛经送回洛阳,心中受到莫大安慰。他在于阗国广结僧友,教授弟子,弘扬般若,受到广大僧俗的高度赞扬。直到他在八十高龄这一年在于阗国去世。一位高僧大德完成了自己的弘佛宿愿。
一 出家受戒 学经有成
朱士行,颖川郡(郡治阳翟,今禹州)人。少怀大志,聪颖超人,学业精翠,品行清高,意志坚定,不落尘俗,亲友也难以劝改。后游学洛阳,对佛教产生极大的兴趣。
魏嘉平(公元249——253年)年间,西域高僧昙柯迦罗来到洛阳,他带来一部佛典《僧祗戒本》,要求凡是出家的人都均应以此戒为准。朱士行就是魏国第一个以羯磨受戒的一位僧人。
朱士行,出家受戒以后,便以弘传佛法为己任。他常说,人们出家入道,主要靠佛典的宣传。他身体力行,精研经典,成为一名学有大成的佛教学者。
洛阳流行的佛经是《般若道行品经》。这部经典是汉灵帝时,天竺僧人竺佛朔带到洛阳的梵文原本。于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十月八日,由竺佛朔口授,月支僧人支娄迦谶翻译成汉文,河南洛阳孟元士笔录,协助笔录的还有南阳的张少安,南海的子碧。损助资金出版印刷的有孙和和周提立。
当时翻译这部佛经,有一个准则,那就是根据梵本原文,能够通顺达意,由梵文转译成汉文,目的在于恭恭敬敬使佛祖的言论,明白如话不加修饰就可以了。可是,佛经经过翻译抄写,再按层意分成章节之后,因为胡、汉语音的特殊性,风俗的不同,再加上翻译的人和口述的人的水平问题,自然地不能达到多方面的满意,那怎么会能使译本能够如同原本呢?因此,《般若道行经》就有首尾不连贯的现象。过去的佛学大师们提到它,也就感到有不通的地方。
朱士行在洛阳给僧众讲诵这部《般若道行经》时,曾多次因语意不通而苦恼。他认为弘扬大乘佛法,应以此经为本,而此经译理不完善,对弘扬极为不利,于是,他誓发宏愿,立志损身,生尽办法,要求得一本完善的梵文原本。这就是华夏第一僧朱士行“西行求法”的原由。
二 西行求法 历尽艰辛
朱士行为了求得原佛典,做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于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带领一班同道僧友,从雍州(今西安)出发,经敦煌,出玉门关,从天山南路的南道,沿茫茫大戈壁滩边缘,穿过鄯善城、若羌城,行程万余里,到达于阗国(今新疆和田)。
于阗国盛行大小乘佛教,各传经典,并行不悖。朱士行到于阗后,住在寺中,从当地僧人中了解大乘佛典梵文本《般若道行经》,九十章,六十余万字。朱士行和僧友们共同抄写,夜以继日,总算将原本抄完。派其弟子弗如檀(法饶)等十人,待将送回洛阳时,一场意外事情发生了。
当时,虽大小乘同时流传,但小乘势众,小乘僧人不愿让大乘佛典外传,影响本派的声誉。于是,他们就向于阗国王上书说:“汉地和尚想用婆罗门书来惑乱佛教正典。大王为于阗国主,若不加以禁止这种情况,将要使大法中断,并使汉地充满聋盲,这便是国王的过错了。”于是,国王便接受了这一意见,立即下召,禁止任何僧人携经出国。
朱士行对这种状况十分愤慨,于是便采取了焚经为证的办法。于阗国王也想用这一办法来试验。
这一天,在王宫殿廷前,堆集了一大堆柴禾后,朱士行把所要带回国的佛教经典恭恭敬敬地捧着,点燃柴禾后,朱士行站在台阶上发誓说:“若大法应该流传汉地,虽然火而不烧;如经火而焚烧,那是命该如此啊!”说罢,随即把佛经投到熊熊的火堆中,那光亮的火焰立即熄灭,投烧的佛经,没有损坏一个字,皮夹也完好无损。所有观看的人,包括国王在内,无不称为神奇。
三 经送洛阳 大德永传
一场激烈的禁止佛经东传的活动,就这样结束了。于阗国王只好收回成命,允许汉僧朱士行把焚无损的大乘佛法经典派人送回洛阳。这时中国早己改朝换代,己是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距朱士行西行求法的时间己有二十三年了。
朱士行为了继续弘扬佛法,没有同回洛阳。
送回洛阳的这部《般若道行经》,在白马寺存放三年之后,被送到许昌寺,过了两年,又被送到陈留仓垣(今开封县)的水南寺。于元康元年(公元291年)五月十五日,由众贤者共同集中商议,让于阗僧人无叉罗和河南洛阳居士、晋籍天竺人竺叔叔兰共同译出。由祝太玄、周玄明二居士笔录。汉文经本共九十章、二十万零七千六百二十一个字。经名为《放光经》。到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由高僧竺法寂在仓垣水北寺与竺叔兰共同考校该译本,进行修订为正本,才公开传诵。此时,距朱士行西行求法己四十四个年头了。
《放光经》,又称《放光般若经》,被称为“大品”《般若经》;而支娄迦谶所译的《般若道行经》,被称为“小品”《般若经》。尽管这部佛经只限于《放光般若》,译文也不完全,但对当时的影响也很大,译本风行京华,学者举为范本。
中山国有个叫支和尚的,派人到仓垣断绢誉写,这部经典。待抄完运回中山国时,中山王率领僧众手执五颜六色的幢幡,到城外四十里处去迎经,可称为国事壮举。中山国著名高僧、学者有帛法祚、支孝龙、竺法蕴、康僧渊、竺法汰、于法开等,有的对此经进行注疏,有的弘法时专讲此经,一时,蔚为放光般若学风。
朱士行目送十大弟子捧着般若佛经送回洛阳,心中受到莫大安慰。他在于阗国广结僧友,教授弟子,弘扬般若,受到广大僧俗的高度赞扬。直到他在八十高龄这一年在于阗国去世。一位高僧大德完成了自己的弘佛宿愿。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
责任编辑:Xiaohe
关键词阅读:
- (明)憨山大师 2014-09-28
- 释迦牟尼佛 2014-06-15
- 《竞报》:佛教的本质不是宗教而是教育 2014-06-07
- 灵山风景区:开发初见成效 2012-03-13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