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少僧人除弘教外,专门以技术服务于社会僧俗,在科学不太发达的当时,起到了良好的社会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西晋僧人诃罗竭的医术疗病、法术取水就是多例之一。
一 行头陀 除瘟疾
诃罗竭,襄阳人。少年时出家为僧,因聪明颖悟,不久就能背诵经书二百万字,得到师博的赞赏和僧友们的好评。
诃罗竭,崇尚虚静,坚守戒节,善于交往,长得仪表出众。在当时僧俗语间,有一定的好名声。
诃罗竭是一位修头陀行的僧人,独自一人常住山野里。这“头陀行”,是佛教徒苦修行的一种。头陀,是梵文的音译,它的意思是“抖擞”,也就是去掉尘垢和烦躁的意思,共有十二种修行规定。在穿衣方面的规定是:著粪扫衣(用被人扔掉的破布来缝制僧衣);著三衣(三种用不正色布缝制的袈裟)。在吃的方面的规定是:常乞食;不作余食(一天只吃午饭);一坐食(除午饭外,不吃零食);节量食(钵中只受一团饭)。在吃的方面是:住阿若兰(远离人家的空闲处);冢间坐;树下坐、露地坐;随地坐;常坐不卧。履行这些规定的佛徒,称为“修头陀行者”,诃罗竭就是这样一位僧人。
晋武帝太康九年(公元288年),诃罗竭到了洛阳。当时,洛阳一带流行瘟疫,死人很多,百姓都很害怕,纷纷携老带幼逃到外乡。诃罗竭看到这种情况,就立即投入城市和民间的治疗服务中,凡是经他治疗过病的,十有八九都能治好,一时神医降世的说法流传洛阳。
二 习坐禅 开清流
晋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诃罗竭到洛阳以西的娄至山传教弘法。他在娄至山的石洞中坐禅修炼。但这个山洞距离水源很远,原来没有住过人。自从诃罗竭住到这里后,来投师学经习禅 的人络绎不绝,因缺水,给来这里的僧俗人员带来很多不便,于是大伙商量打算开涧引水。诃罗竭得知后,对僧众俗说:“不能劳驾,不能劳驾!”虽经这么一说,大家暂不行动了,但总因为这里没有水而犯愁。
这一天,诃罗竭坐禅之后,忽发奇想,他环视这个山洞后,便站起来, 用左脚蹬踩洞室的西石壁,突然“古通”一声,脚下蹬出一个大坑,左脚整个陷了进去,诃罗竭立即用力拔出左脚,可是,在顺着拔出左脚的一刹那,一股清水,汩汩地流出来了,很快流满洞中,接着翻流洞坎往山下流去。
诃罗竭,和众僧俗都拍手高兴,大家又共同想办法修了一道小水渠,让水从渠道里向外流去。
这条小流,清香软美,四时不绝,凡来娄至山上的僧俗,饮到水的人不但能止渴,还能治病,就这样一人传十,十人传百,来娄至山取水治病人,越来越多。凡来山上的人,都虔诚地顶礼膜拜这位开源人。
晋元康八年(公元298年),诃罗竭在洞中端坐从化,他的弟子们按佛教的规矩,在洞前进行火化。谁知火化了几天,而遗体完好无损,于是,弟子们只好把诃罗竭力的遗体移到石洞中,平坐在一个小石龛内。
后来,不分年月时节,来娄至山观瞻诃罗竭肉体的人很多。
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334年)一位名叫竺定,字安世的西域僧人,来到娄至山,亲自观瞻诃罗竭的肉体,肉身仍然是平坐无损。这都己经是三十多年了。竺定后来到渡江京都建业,在僧俗间传布了这件事。
一 行头陀 除瘟疾
诃罗竭,襄阳人。少年时出家为僧,因聪明颖悟,不久就能背诵经书二百万字,得到师博的赞赏和僧友们的好评。
诃罗竭,崇尚虚静,坚守戒节,善于交往,长得仪表出众。在当时僧俗语间,有一定的好名声。
诃罗竭是一位修头陀行的僧人,独自一人常住山野里。这“头陀行”,是佛教徒苦修行的一种。头陀,是梵文的音译,它的意思是“抖擞”,也就是去掉尘垢和烦躁的意思,共有十二种修行规定。在穿衣方面的规定是:著粪扫衣(用被人扔掉的破布来缝制僧衣);著三衣(三种用不正色布缝制的袈裟)。在吃的方面的规定是:常乞食;不作余食(一天只吃午饭);一坐食(除午饭外,不吃零食);节量食(钵中只受一团饭)。在吃的方面是:住阿若兰(远离人家的空闲处);冢间坐;树下坐、露地坐;随地坐;常坐不卧。履行这些规定的佛徒,称为“修头陀行者”,诃罗竭就是这样一位僧人。
晋武帝太康九年(公元288年),诃罗竭到了洛阳。当时,洛阳一带流行瘟疫,死人很多,百姓都很害怕,纷纷携老带幼逃到外乡。诃罗竭看到这种情况,就立即投入城市和民间的治疗服务中,凡是经他治疗过病的,十有八九都能治好,一时神医降世的说法流传洛阳。
二 习坐禅 开清流
晋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诃罗竭到洛阳以西的娄至山传教弘法。他在娄至山的石洞中坐禅修炼。但这个山洞距离水源很远,原来没有住过人。自从诃罗竭住到这里后,来投师学经习禅 的人络绎不绝,因缺水,给来这里的僧俗人员带来很多不便,于是大伙商量打算开涧引水。诃罗竭得知后,对僧众俗说:“不能劳驾,不能劳驾!”虽经这么一说,大家暂不行动了,但总因为这里没有水而犯愁。
这一天,诃罗竭坐禅之后,忽发奇想,他环视这个山洞后,便站起来, 用左脚蹬踩洞室的西石壁,突然“古通”一声,脚下蹬出一个大坑,左脚整个陷了进去,诃罗竭立即用力拔出左脚,可是,在顺着拔出左脚的一刹那,一股清水,汩汩地流出来了,很快流满洞中,接着翻流洞坎往山下流去。
诃罗竭,和众僧俗都拍手高兴,大家又共同想办法修了一道小水渠,让水从渠道里向外流去。
这条小流,清香软美,四时不绝,凡来娄至山上的僧俗,饮到水的人不但能止渴,还能治病,就这样一人传十,十人传百,来娄至山取水治病人,越来越多。凡来山上的人,都虔诚地顶礼膜拜这位开源人。
晋元康八年(公元298年),诃罗竭在洞中端坐从化,他的弟子们按佛教的规矩,在洞前进行火化。谁知火化了几天,而遗体完好无损,于是,弟子们只好把诃罗竭力的遗体移到石洞中,平坐在一个小石龛内。
后来,不分年月时节,来娄至山观瞻诃罗竭肉体的人很多。
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334年)一位名叫竺定,字安世的西域僧人,来到娄至山,亲自观瞻诃罗竭的肉体,肉身仍然是平坐无损。这都己经是三十多年了。竺定后来到渡江京都建业,在僧俗间传布了这件事。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
责任编辑:Xiaohe
关键词阅读:
- (明)憨山大师 2014-09-28
- 释迦牟尼佛 2014-06-15
- 《竞报》:佛教的本质不是宗教而是教育 2014-06-07
- 灵山风景区:开发初见成效 2012-03-13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