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思想评论家——僧睿

     2009-07-01 10:09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中华圣城 > 三教祖庭 > 正文

   佛教自东汉传入洛阳起,三百多年间,僧人们的弘教扬法,大多用力于译经、讲经和佛典的整理,甚至用力于经论注疏和论辩的写作,尚未注意到通过对社会上流传经论的研究,寻译出中国佛教的源流特色。

  历史的天职,落到了十六国时北方后秦的僧睿身上,他用敏锐的洞察力,对比分析的辨别力,通过对著名佛教典籍的译文阅读、讲解和判断,对东汉到十六国的佛教思想史条分缕析出系统的看法,并作了比较恰工切的评论,成为中国最早的佛教思想史学家和佛教思想评论家。

一 游天下名邦 受道安般若

  僧睿,魏郡(今河南省安阳市)长乐(今安阳市东)人。约生于公元353年左右,俗姓不详。小时候就高兴想出家,到十八岁那年,才如愿以偿,正式出家为僧,遂往投僧贤法师为弟子。

  僧睿,天赋聪敏,待人谦虚谨慎,学习经典,勇于精进。到二十二岁时,己经博览佛教各种经论。

  有一次,游方僧人僧朗,为佛图澄的弟子,道安的师兄弟,在长安讲解《放光般若经》,僧睿随僧人们去听讲。在听讲中,提出过不少质疑,使老师僧朗一时难以圆满回答,尽管如此,僧朗还是对他刮目相看,深感后生可畏。后来,僧朗与僧贤在濠上(今安徽省凤阳)相遇,对僧贤说:"高足僧睿听讲时屡屡发难,我对他提出的问题,多次考虑仍不能通解,他可称得起你的贤弟子啊!"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僧睿,二十四岁那年,离开长安,游离天下名邦,博览佛教流传圣地洛阳、邺城、彭城等地。所到之处,弘佛扬法,讲经说典。问讯赶来求学问佛的僧俗人等,都是背经典和粮食,成群结队。僧睿有求必答,来者不拒。凡来听讲的,几乎都成为知音知交,因此,名声大振。

  僧睿,在游历讲学的洛阳等地,常常感叹说:"经法虽少,足识因果,禅法未传,厝心无地。"末两句的意思说,禅法尚未传播,放心不下。这时他闻知僧朗的同学道安在樊沔聚徒弘法,便南下到了襄樊。在樊城又拜道安为师。

  道安在樊沔每年讲《放光般若经》,未曾缺席。东晋孝武帝,十分钦佩道安的僧德,不时遣使用权通问,并下诏说:"安法师器识伦通,风韵标朗,居道训俗,徽绩兼著。岂直规济当今,方乃陶津来世。俸给一同王公,物出所在。"看来,道安是受国家保护的高僧。

  《放光般若经》译出流传之后,各家的解释都不同。曾有"心无宗"、"即色宗"和"本无宗"流传。后人对这三宗都有所批判。而后人,认为道安创立了"本无宗"。有人以此来评论道安说,道安认为般若法性,常静至极,无为无著,悠然无寄。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必须泯灭人的主观认识功能,使心的作用不起,主客观作用都泯灭,留下一片空寂的"无所有",这就是"法之真际",也即是佛教的最高精神境界,因其以"无"为"本",所以称为"本无"。

  后来,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就批评"本无"说,"本无"派则偏重于"无"为"本",过于执着于"无",而没有懂得佛教所说的非有非无的道理。

  僧睿,早年是道安的弟子,是直接接受法师的般若学的传人,他当然最有发言权,也是最理解道安般若学核心的论说。有人把"三宗"之一的"本无"认作道安的主创,僧睿不同意这种说法。后来僧睿在长安通过给译经写序的机会,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他以为这"三宗"都不能正确的理解般若思想。而在,"三宗"之外的道安,所说的"性空"才最为正确。他在《毗摩罗诘经文疏序》中说:"性空之宗,以今验之,最得其实。然炉冶之功,微恨不尽,当是无法可寻,非寻之不得也。"这是说,道安说法尽管还有所不足,但并不是说有更正确的说法,而来寻得,确实是因为当时还根本没有传译过来。这样,僧睿是把道安划出"三宗"之外了。同时,他在《大品经序》中说:"亡师安和尚凿荒途以开辙,标玄旨于性空,落乖踪而直达,殆不以谬为阂也。"并赞美他有这辛勤的功劳,获得丰富的知识,他的精神十分高远。这些赞美之词,不完全是出于私情,反映道安对般若性空的理解,确有较当时一般人有高明之处。因此,"三宗"之说有道安是不妥当的。

  僧睿,在《大品经》序里,对道安的"性空宗"作了扼要的叙述。僧睿在罗什门下,是实际参与罗什译《大品经》的,特别在参订译文上出过很大的力。他理解般若的思想比较全面,因而他对道安的评价也应该是切合实际的。后人传说道安作过《性空论》,可能是叙述宗旨的;又说他作过《实相义》,可能是解释性空的,但以上两部分都失传了。现在只有从僧睿的序文来解释了。

  僧睿在序中概括了般若的基本内容:"功托有无,度名所以立,照本静末,慧目以之生。"僧睿是说,"度"这一名字所以成立,是把作用寄托在"有无"上;"慧"这个名字所以产生,是因为照"本"而使"末"寂静。统一"照本静末"与"功托有无",这就是"性空","本无"。道安的性空说与这相同。

  由此,昙济的《六家七宗论》列道安为"本无宗"代表,后来吉藏的《中观论疏》也明确列道安为"本无宗"说。

  不过,僧睿又进一步明确道安"性空""本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以不住为师,以无得为终,假号照其真,应行显其明。"这是说,从不住着假名开始,以自姓无得为终,借用名言来理解其实,而在各种行动中显示出智慧,即到处把般若显示出来。僧睿又明确了这种目的和方法:"无生冲其用,功德旌其深,大明要终以验始,沤和即始以悟终。"就是说,缘起(无生)含蓄着般若的运用,成就(功德)表示般若的深度。根本智(大明)是要得到最后的结果,但必须一开始就得提出来实行;方便(沤和)从一开头就要用,但它是为了达到最后的目的。

  再看道安对般若的解释,就不难看出僧睿 分析的正确了。

  道安在《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中说:"诸五阴至萨若云,则是菩萨来往所现法意,可道之道也;诸一相无相,则是菩萨来往所现真慧,明乎常道也。"这是说"可道之道"与"常道",二者同称为智。法慧(可道之道)是观照,从五蕴起,(一百八法,是"事数"上的分法),都是"可道之道"所现;其观照"一相""无相"则是菩萨的真慧,此二者不可相离,同称为般若。所以,道安的般若"性空说"是全面的,符合般若实际的。

  僧睿站在佛教学说的立场上,为师辩诬,为师正名,这种光明磊落的、实事求是的精神,给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东晋,兴宁三年(前秦苻坚建元元年,公元365年)前秦发动了进攻东晋的战争,一举攻战了襄樊,秦将领苻丕将久己闻名的道安护送到长安。樊沔一带的僧众因此而星散。僧睿又开始了他的游僧生涯,漫游洛阳北方各地,继续开学弘教。

  道安在长安受到优厚的待遇,并组识了大型译场,进行译经讲法活动,七年后,卒于长安。

后来,苻坚又发动了进攻东晋的战争,淝水一战,九十万大军全部溃败,姚苌乘机攻战长安,擒杀苻坚,建立后秦。僧睿在东方继续讲学。

二 受罗什般若 演中华佛史

后秦姚兴弘始三年(公元401年),滞留西凉国长达十七年的龟兹国高僧,鸠摩罗什总算迎接到了长安。长安城僧俗各界都出门迎接鸠摩罗什的到来。

鸠摩罗什到中国来,历经磨难。前秦建元十五年(公元379年),道安从樊城刚到长安,正受到苻坚的高贵礼遇,准备译经传法时,从龟兹国(今新疆库东)回来两位前秦僧人叫僧纯、昙充的,谈到了鸠摩罗什的情况,苻坚、道安听后,一致同意请鸠摩罗什到前秦国 
来弘法,消息传到了庐山,慧远和全体僧团都很高兴。

苻坚急于求得鸠摩罗什,就派将军吕光等率兵进攻龟兹国。吕光打败了龟兹,俘获了罗什,见他还年青,就逼迫他聚了龟兹王之女,然后带着罗什回国。不巧,大军刚到凉州,苻坚己国破身亡。于是,吕光就在凉州安营扎寨,建立了西凉国,年号太安。后凉皇帝吕光,安排鸠摩罗什作朝政最高顾问。但因后凉国朝野上下不信佛教,鸠摩罗什只有韬光隐晦,有待来日了。

后秦皇帝姚苌曾多次要求吕凉政权把鸠摩罗什送到长安,但遭到拒绝。姚苌死后,其子姚兴继位,又派人去坚请,又遭到拒绝。姚兴只有发兵攻打吕凉。吕凉失败降秦后,后秦才迎鸠摩罗什到长安,这年罗什己五十八岁。

僧睿,得到鸠摩罗什到长安的消息后,喜出望外,急匆忙赶到长安,立即拜罗什为师。不久,在僧睿 的请求下,鸠摩罗什译出了《禅法要》三卷。僧睿便奉至为宝,经常修持,很快就掌握了禅定的"五门""六静",成为禅、慧双修的学僧,一时闻名长安。

后秦司徒公姚嵩,对僧睿的学问才华特别赏识和器重,深以贵礼相待。有一次朝政会罢,姚兴问姚嵩:"睿公是什么样的人?"姚嵩答:"实是邺,卫之松柏!"

于是,姚兴立即下诏召见僧睿并让满朝公卿陪见,以便观察僧睿的才器。

僧睿进宫拜见皇帝姚兴,又与公卿见礼,风韵雅流,谈吐彬彬,姚兴极其高兴,当面下诏,让官府依官阶给俸录、小吏和人舆。姚兴后来对姚嵩说:"僧睿是四海之标领,难道单单是邺、卫之松柏!"因此,僧睿 的美誉远近传布,成为众僧拱仰的泰斗。

罗什在长安大开译场,僧睿成了他的高级助手。在重译《法华经》时,参考竺法护译的《正法华经》,其《受决品》译文有"灭见人,人见灭",二句,罗什说:"这二句跟西域的词意同,但其语言过于质朴了。"僧睿应答道:"不如将其改为’人灭接,两面三刀得相见’"。罗什高兴地说:"是这样,是这样!"可见僧睿的领悟程度之高,要超出一般僧人的理解了。

僧睿在罗什刚刚译完《成实论之后,受罗什师的委托,给僧众讲解,由于僧睿参加了翻译,所以,对此论的理解也比较深刻。但罗什有点不放心,先对僧睿说:"此论中,有七处文句破〈毗昙〉,只要在文字中间隐晦难懂,如果你能不问就能解释,可以称得上是英明之才。"

僧睿听后,没有再问罗什老师一句,就对僧众讲了起来。他深入浅出,探索幽微,结果讲解的与罗什老师的意见默契。罗什感叹说:"我弘传翻译经论,能够同你相互切磋,真是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僧睿资赋颖悟,辞彩斐然,善于独立思考。尤其对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发展演变,有空前的见解。僧睿借给长安译经写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高见。他先后给《大智度论》、《十二门论》、《大品般若》、《小品般若》、《发华经》、《维摩诘经》、《思益经》、《自在王禅经》等著名经论。都写了序言。著重详述了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的理论发展,对各时期以及当时佛教思潮的评论,都很中肯。尤其是他晚年写的《喻疑》一篇,实际上是对各时期佛教传播史的总结。他的这些著作,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一定的权威性。

三 尊师善析,独具慧眼

僧睿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位少有的不迷信名家、敢干提出质疑的佛学家。

早年,年青的僧睿对经师僧朗讲经时的辩难,一时传为佳话。

僧睿,对佛教流传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学派"格义"和"六家七宗"的"六家"都有所批评。
僧睿在《喻疑》中揭示了当时的讲经特点:"恢之以格义,迂之以配说。"

又在《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中作了评论:"自慧风东扇,法言流咏以来,虽曰讲肆,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

这就是中国佛教史上"格义"一派的起源。无论历史上发生过什么争论,僧睿 认为这是迄于西晋为止的统治于佛教理论界的主要学风。"格义"即是概括了中国早期佛教理论的基本特色,它不完全是因为讲经者不懂佛经义理所造成的,而是当时社会理论的需要和接受外来思想文化的素养。僧睿在《喻疑》中就提到他的亡师道安,在西晋时就感到"格义"的不妥:"视听及今,附文求旨,义不远宗,言不乖实,起之于亡师。"而高度评价了亡师道安。并认为道安的"性空说"也有不够圆满的地方,而只作了"象冶炉锻炼,有时不免也有遗憾。"较委婉的批评。尽管对老师那样的崇敬,但他对老师不迷信,不偏爱,而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到最公正,最客观的评价。

僧睿对和道安受崇敬 一样的老师鸠摩罗什也是即尊重又分析,实事求是。

首先,僧睿很重视鸠摩罗什的中观般若学说,并且还作了相应的弘扬宣传。所谓中观,既是"假有性空",不着有、无二边的观点,称为"中观"。鸠摩罗什将此派系统的介绍到中国,发生很大的影响。但僧睿不完全同意鸠摩罗什的不可知论,尤其反对否认因果报应的思想,或把因果报应也看作"假"的思想。

其次,僧睿不同意鸠摩罗什重慧轻禅,提出把般若思想提高到高于一切,排斥一切的作法,而主张禅慧双修和智(般若)、律、禅并重。僧睿认识到般若空观达到极端,就会从根本上动摇佛教的宗教基础。所以,在鸠摩罗什译出专讲般若经论以前,僧睿就注意到了这一点,突出地提出《阿含经》的防止"邪思"的作用,真有先见之明。

其三,僧睿反对鸠摩罗什不承认任何实体,从世俗的"我",万物的"自性",一直到佛教的"真谛"和获得真谛的佛,一律置于破除之列。他认为"佛"、"法身"等就是非虚假的实体,并以,"实体不足"去指责般若,在客观上就是对鸠摩罗什之学的不满足。尽管《法华经》是经罗什重译后才被发现的,而僧睿认为这一重新发现,对佛教徒的思想会有一次大的解放,更明白指出《发华经》是众佛的秘密藏典,众经的实体。

僧睿对老师的评价,实际上是对佛教史的评价,反映了他自己思想上的前后变化,也与当时全国佛教形势发展相吻合。鸠摩罗什使魏晋以来的般若学说完成了统一,达到了高峰,但也是般若学窒息了的主要代表。使般若学发展到了终点。般若学的否定实有,一定会动摇至上的权威,无视宗法关系,破坏当时社会的礼法和秩序,而统治阶级绝对不会允许容忍这种情况,必然要设法来巩固己有的权威和宗法道德。玄学本无派的衰落、崇有派的兴起就说明了这一点。同时,般若的空幻无实、悠悠无望的说法,随着玄学本无的衰落而结束,代之而来的是佛教的涅若学的兴起。僧睿对佛教史和佛教理论的评述,是站在时代的前列,顺应社会潮流的大智僧人。

僧睿相信因果报应,相信西方净土,他认为自己一生弘佛扬法,积功累德,应得到好的报应,死后可到西方净土世界。他恪守西方的神圣,因此,行住坐卧都不背向西方。后预感到生命将尽,就召集众僧告别,对僧众说:"平生誓愿,愿生西方,像我僧睿所见所闻,有人认为当应往生西方,不知能否到达,疑惑不定,那只是他的言行不一,有与愿违。我愿施以大慈,成为永往大法之朋。"于是,入房洗浴,烧香礼拜,又回到座位上恭敬合掌西向而逝。这一天,同寺僧人都看到五色香烟,从僧睿房中冉冉升起。这一年为后秦姚泓永和四年(公元352年),终年六十七岁。 





上一篇:大、小乘佛经翻译、宣传家——道安  
下一篇:东土首任僧官——僧略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