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朝僧官四十年——法上

     2009-07-28 17:02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中华圣城 > 三教祖庭 > 正文
    北朝南道“地论师”第三代传人,慧光禅师的上首弟子法上,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僧人,他从北魏孝文帝移都洛阳那一年出生(公元494年),历经东魏、北齐、北周,四个朝代,共八十六年,从北魏为佛界名手,到东魏、北齐任四十年僧官。最后到北周武帝灭佛遭劫而生命告终(公元580年),可谓极一世之辉煌,为佛界之罕有者。其后继者,雄赳赳气昂昂直登隋唐“地论”高峰。

一 通“三经”奥义 洛、邺成名

    法上,俗称刘,朝歌(今河南省洪县)人。五岁入塾就学,聪颖超群,六岁,随他的叔叔去寺院看戏,不被演戏的热闹场面所感动,他自己却恭恭敬敬到佛殿膜拜并诵起经来,诵声琅琅,又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好奇。八岁时,博通儒家典籍,九岁,诵读《涅盘经》,十二岁时,投本郡道乐禅师出家。

法上受道乐禅法后,大为长进,后辞别老师到相州(今河北临漳)游学,不久,又返回汲郡(今河南汲县),全心务道习禅,深得僧俗赞颂,也获“圣沙弥”的称号。后又潜入林虑山(今河南林县)诵《维摩经》和《法华经》,经典精髓,心领神会。

法上又离开林虑山到京都洛阳,以自己的能力,创讲《法华经》,一时名传伊洛。后来虽逢天灾衣食无着,仍专心致志于《涅盘经》。受名师指点之后,法上对佛法修炼,佛典讲解,愈加精进。

法上为什么专门对这三部佛教经典诚意钻研弘传呢?《涅盘经》自北魏孝文帝倡导起,一直盛传学习风尚,不少俗众自听讲之后,便依然出家,更有出家后专事此经而名重一时的僧人。此经主张“泥渔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它肯定佛具常、乐、我、净四德,人人都有佛性。

《维摩经》,又称《维摩诘经》,全称为《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是天竺毗耶离城富有的神通广大的大乘居士,深通大乘佛法,曾以称病为由,同释迦牟尼派来问病的文殊师利(智慧第一的菩萨)等反复论说佛法,义理深奥,妙语横生。他宣扬达到解脱不一定过严格的出家修行生活,关键在于主观修养。据说,这是通达佛通,是真正的“菩萨行”。

《法华经》,又称《妙法华经》,全称《妙法莲花经》,内容称释迦牟尼成佛以来,寿命无限,现各种化身,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重点弘扬“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归一(佛乘)”,调和大小乘的各种说法,以为一切众生,都能成佛。

法上将这三部经典贯通之后,佛学修养骤然大增,从讲论到修持,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因此受到僧俗的推崇。法上在佛学上擅长辩论、发问,机敏超人,又因他肤色黝黑,年轻有为,有时给主讲人搞得无法收场,时间长了,人们说:“黑沙弥一来,高座就要遭灾了!”传为笑谈。

法上平时,钻研经典,弘传佛法,虽赞誉接踵而来,却一笑了之,不以为意。在天灾频加,衣不裹身,食不裹腹的情况下,事佛之心,从不间断,毫不动摇。饿了以野菜充饥,冷了以薄衣填塞些干草,就这样,度过了艰苦的岁月,而更坚定了他弘佛扬法的意志,甚至于他被折磨得皮包骨头的时候,他的事佛的精神更加抖擞,研究佛经的劲头依然没有消弱,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到邺都拜见慧光法师,受到具足戒,此后,法上对佛法的研究分外勤备,更加珍惜时间。

正在洛阳弘法时,法上得知父亲有病重的消息,就有急匆匆地赶回家的当天,父亲去世了。法上忍痛只在家住了一晚上,次日一早就离家返回洛阳。原打算埋葬父亲后将母亲和姐姐安置到邺城,可是正值大荒之年,到处都是衣食无着,无奈只有作罢;自己怀着一颗热烈地听讲佛理的心情,独自南返。在少林寺安顿下来,听讲了一个夏天,获益匪浅。到秋天,他又返回故里,寻到母亲,好不痛哭流涕,安慰好母亲后又离开了家。

法上受具足戒后,佛学造诣迅速提高,大河南北,洛、邺两地的僧众一致邀请他入座讲学。他只得应请,先后在洛阳、邺城讲解了《十地》、《地持》,《楞伽》和《涅盘》等经论。每一轮的讲课都是排得有条不紊,紧张有序。在此期间,更激发了对经论的奥义透解,所以,又着手对所讲经论进行注疏。这些文疏抄传,更进一步扩大了法上的佛学思想。

法上是一位广学多才的僧人,他不洞彻算学,历数,明达随机应变,顺应国家的大政方针,协调僧俗与各方面的关系,没有谁能超过他的,因此,当时人都说:“京师极望,道场法上。”

二 四十年僧官 业绩辉煌

法上四十岁那年,魏国分裂成东都和西魏。东魏都邺城,西魏都长安。不久,法上的老师慧光被召入邺,任国僧都。法上开始向北游化怀州、卫州地区(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和河北南部),由于弘法传教认真,深得这一带僧俗的好评,后来,得到东魏吏部尚书、大将军高澄的赏识,被邀请入邺都,授昭玄统的职务。在僧官任上,除了管理好僧务工作外,仍不辍讲学,只要听说他要去讲经说典僧众都如云集一样的聚来。

法上五十六岁那年,高洋代东魏建立北齐,是为文宣帝,仍都邺城。文宣帝也是一位崇佛的皇帝,齐天保元年(公元550年)文宣帝为国家设置了管理全国僧尼的中央机构“昭玄十统”,命令法上为最高级的僧官“大统”,僧官机构人员有五十余人,管理从东魏以来的僧尼二百多万,寺院四万余所。这个僧官机构,具有独立的立法和司法,具有选拔、任命、罢免下级州、郡、县僧官的权利,有审批地方建造寺院的权利,对僧众的宗教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监督权,对寺院的经济有管理权,财产有支配权。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对北魏末年以来数十年间积累起来的僧尼管理失控的局面,得到了控制。

法上居住“昭玄十统”的“大统”,当然比老师慧光的僧官地位高了,这就是因为,他有高超的管理才能和深厚的学识,以及在僧俗间的崇高威望,时人评价他“戒心峻峙,慧海澄深,德可轨人,威能肃物”。法上是当之无愧的,所以,在全国僧团膨胀、戒法委顿的情况下,有这样的僧人委以重任,出面治理,定会获得理想的效果。果然不出所料,法上两朝,于魏、齐前后四十年,连连任最高僧官(大统),结果是“道(僧)俗欢愉,朝廷胥(都)悦”,“四万余寺,咸禀其风”。就这样,原来难以整治的伪滥混杂的社会风气,得到了全面的肃治,社会趋向安定。

法上具有聪慧的天赋,超人的勤备,又加名师指点,因此在佛学方面出类拔萃更加吉人天相,前有名将高澄的慧眼,后有文宣帝的崇信,使得法上平步青云,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文宣帝对法上五体投地,亲受菩萨戒,为此,命法上为戒师。在戒坛上受戒时,文宣帝头披拖地长发,让法师践踏。天保二年(公元551年),文宣帝因崇佛而特地下诏废除鹰师曹,将鹰鹞放生,将原址改建,为报德寺。国家的昭玄寺,有十位昭玄统,互不隶属,各行其事,影响正常事务。文宣帝得到有关部门上奏后,立即在奏折上批道:“法上师可为大统,余为通统。”“大统”称号自此开始,法上也就成为齐国的首任最高僧官。

法上治理僧务政绩卓著,国内获得一致赞誉,他的美名也传到了海外,当时,高丽国(今朝鲜)国王派特使前来祝贺,并请教佛法。

法上后来,受诏移住相州定国寺,他用信众布施在邺城西山造成了一座合水寺,寺特建弥勒堂,供弥勒佛像,寺内住有一百五十位僧人,每天念佛祈祷,往生兜率天宫。这是前秦佛学大师门牌道安倡导的弥勒西方净土世界。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公元577年)灭北齐,统一了北方。在此以前的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周武帝下诏禁断佛、道二教,毁经像,沙门,道士都令还俗,寺观塔庙,赐给王公。到建德六年,灭北齐,武帝亲临邺宫,召集僧众宣布废佛,八州寺庙四万所,尽赐王公,,充为第宅。僧俗减三百万,全恢复军民身份,并编为户籍。数百年来官、私营造的一切佛塔的僧众,扫地出门,尽毁佛像,焚烧经典,原北齐境内的僧人,有的隐匿民间,有的逃亡山林,有的渡江南迁,一时北方僧界,处于灭寂中。

就在这时,法上所居的合水寺因病在山区,幸免于难。法难中,法上外穿俗服,内套僧衣,连连诵经念佛。私下发誓祝愿,往生兜率天宫,朝觐弥勒慈尊;并免不死,就竭力重兴佛法,顶礼弥勒佛。大劫之年,法上精神抖擞,一直支持着龙钟老体,度佛岁月。劫难刚刚一年,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周武帝去世,宣帝继位。大成元年(公元579年)正月,宣帝下诏从旧沙门中选七人于正武殿西修道,二月,宣帝传位于静帝(七岁,自称天元皇帝,改元大象,下诏允许官民信奉佛教。大象二年(公元580年),五月宣帝死,朝廷大权由宣帝后之父杨坚撑握,六月,宣布恢复佛、道二教。

七月十八日,恢复佛教的消息,传到了邺城西山合水寺,法上和己经变服的僧人们无不欢天喜地,手举袈裟向空中挥舞,法上让众僧抬到山寺,面对弥勒像,膜拜三次,绕像三周,又让抬回居舍,扶座后,接着高声诵 《维摩》、〈胜曼〉二经,诵毕而终,享年八十六岁。

法上的著作有〈增一数〉四十卷,〈佛性论〉二卷。〈大乘文章〉六卷,〈众经录〉一卷,以上均流传于世;还著有一部〈十地经义疏〉,现今存第一、三两卷。



上一篇:禅宗二祖——慧可  
下一篇:洛阳沙门都——净影慧远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