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北派之祖——神秀

     2009-08-19 16:12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中华圣城 > 三教祖庭 > 正文
    禅学在中国源远流长,但禅宗却开创于北和魏的少林寺达磨禅师,二传达室慧可,三传僧璨,四传道信,至五传弘忍大开东山法门,才宣扬开来。弘忍的两位弟子慧能在岭南开顿悟一派称为南派;神秀在当阳,洛下开渐悟一派,称为北派。实际上,两派在慧能、神秀生前,没有发生对峙局面,只是各传各的禅宗法门。直到慧能去世后20年,其晚年弟子神会北上洛阳,标榜正统,说神秀一派“师承是傍,法门是渐”,才展开争论的。

一 弘忍法嗣传慧能 神秀铭偈去当阳

    神秀,俗称李,隋朝末年,出生于陈留郡尉氏县(今河南省尉氏县)。少年时,天赋聪明,精熟儒家经典,博览史书,兼通老庄,在当时,是一位名闻乡里的儒生。

    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十九岁的神秀,怀着满腹经论,决然出家,在洛阳城内的天宫寺受具足戒。受戒后,神秀勤备地钻研佛教、经律、论三藏,尤其是对四分律义的研究,多有心得。为了精进,神秀离开洛阳,到各地参学,寻师访道。50岁这一年,游学到蕲州黄梅县双峰山东禅寺,参拜了寺主弘恩禅师。久慕禅师大名,相见寒喧之后,神秀深感禅 师出语不凡,十分钦佩,感慨地说:“他真是我的老师呵!”

    神秀跻身于百名僧众之中,首先干起了打柴挑水的炊务活儿,默默无闻,忍劳忍怨,有时有空听讲诵习,如此这般地服勤到第6个年头,被弘恩禅师所器重,特意提拔为上首弟子。神秀在东禅寺协助弘忍禅师处理寺务工作,讲经修炼,忽忽过了数十年。弘忍法师虽年长于神秀几岁,由于身体健康不佳的原因,按照佛教惯例需要传承衣钵法门,僧众也明日白按照佛教的老规矩,这次法嗣传承,神秀是无疑的人选,而神秀自己也默认,无人可和他争高低。

    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神秀55岁。弘忍禅师决定要以一种特殊方式来选择法嗣。这一天,弘忍召集700多个弟子们,齐会禅堂,告诉僧众说:“自古以来,正法难解,大家不要只记住我的话,作为自己的弘教任务就算了。希望你们每个人自己随意写一偈,如果谁能了悟佛性,我不但将法传给他,还把上代传下来的衣钵也传给他。希望大家认真考虑一下,不要耽误时间。”

    众僧散场后,议论纷纷,猜不透弘忍禅师为什么要这样做,都知道上座神秀,学通内外,众所宗仰,谁都会说“若非神秀,谁能担当?”对于弘忍禅师布置写偈的事,没有放在心上,甚至认为没有必要。神秀明白众僧的意愿,而一时也不好意思抢先一步把己写好的偈呈交师傅面前,那样不是表现得傲慢无礼,无颜面对待僧友们了吗?

    一连几天,东禅寺显得特别平静,但神秀有点沉不住气了。这天夜里,他手持写好的偈颂,准备送呈弘忍禅师,可是几次三番到弘忍住室前却止步不前,没有勇气敲响师傅的房门。月光下,静静的寺院里,只有神秀一人坐卧不宁,还在走动,走着走着,他抬头一看前面的粉壁,粉刷一新,准备请人画《楞伽》变相,一传念,干脆把自己的偈颂写在粉壁上不是更好吗?于是立即回到住室,拿着油灯和笔墨,来到粉壁前提笔快速写下:

身是菩萨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神秀写完又认真检查后没有错误后,才把心石放下,吹灭灯,回到自己的住室去了。

    第二天也不知是谁第一个先瞧见粉壁上的这首偈颂,一时传遍了寺院。都争先恐后地来看。弘忍禅师知道了,也赶忙来看,一眼就看出了是神秀的字体,这首偈颂不偏不左写在粉壁的正中,弘忍愿来想请卢珍画师于今天来寺开始画“楞伽变相”,既然偈颂题在粉壁上了,那就借此对僧众来一次教育吧,他虽即吩咐弟子转告画师卢珍不画了,并付了画师酬劳钱。

    神秀提偈的风波,在寺中不大不小掀起来了,他心里想不会有人敢在粉壁墙上见个上下,即令心里有点不服气;就是弘忍法师见了,也会赞赏一番。果然,弘忍禅师分派弟子谢辞卢珍画师以后,立即召集全寺僧众说 :“大家如果能按照这条偈颂去修行,也能得到胜果。希望各位好好诵念。众僧读着,无不佩服神秀深得禅师秘要。

    谁知有一位僧人大声诵念着,惊动了正在礁房舂米的,大字不识一个的姓卢名叫慧能的小青年,23岁,家里穷得当响,从岭南慕名而来从师学禅法的,因为是个居士,所以被按排在礁房舂米,己经八个多月了,为了一心劳作,空暇时,听听禅师讲经,一听就记住了;有时听僧人们诵经,听听也就记住了。半年多来,己经记了不少经典内容,自己也挺高兴的,但听说这次禅师的传嗣,决没有自己的份,所以也不去凑趣打听,一心在瞧房劳作。现在一听别人在主诵念,他随便追问了那位诵念的僧友,僧友说:“你不知道这是和尚求法嗣,让大家各写出自己的心偈,这是神秀上座所写的,禅师深加赞赏,看来付法传衣属神秀是无疑的了。”慧能说:“你再诵一遍。”僧友就照诵了一遍。慧能沉默了很长时间才说:“好是好呵,但了却未了。”僧友诃斥说:“庸流之辈,知道什么,不要发狂言啦!”慧能说:“你不信呀?我愿述一偈奉和他。”僧友没答理,只是对着他笑笑。

    到了晚上,慧能秘密地告诉了一个小童子,引他到粉壁墙边,慧能照着灯,又特请别驾张日用在神秀偈颂的旁边,写道:

菩提本无树,

明镜也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写罢,慧能让张日用念了一遍,没有差错,三人立即走离现场,各去各处。

    第二天一大早,有人发现了原来神秀偈颂的一边又添了一首,甚感奇怪,一时间又传开了,有人就高声的诵念着。不大一会儿,引来了弘忍禅师的注意,弘忍走到粉壁墙边,看了后说:“这首偈颂是谁写的,也没有见胜。”众僧说了,也就没有人光顾了。

    入夜,弘忍禅师偷偷地到瞧房,见了慧能,问慧能说:“米白不白?”慧能说:“白啦,但没有筛。”弘忍禅师在礁边用拐杖击了三下,便走了。后来,慧能在三更时分到了弘忍禅师的住室。弘忍告诉他说:“各佛出世是一件大事,都是随机大小而引得的,于是出现了‘十地’、‘三乘’、‘顿渐’等宗旨,以作为教门。可是以无上微妙、秘密、圆明、真实正法眼藏,付于上首大迦叶尊者,展转传授28世,到达磨禅师来东土,得传慧可大师承袭以至到今天,把法宝和所传袈裟全付于你。希望你好好保护,不要让它断绝。听着我赠你的偈颂:

有情来下种,

因地种还生。

无情既无种,

无性也无生。”

    说罢,慧能跪着接受了衣法,并向禅师道:“法既授我,衣付何人?”弘忍说:“昔日达磨初来时,人们都不信,所以当时用传衣来明确得法,现在崇信之心,己经成熟,而衣却成了发生争端的标志,到你这一代,不再传了。你应当远走隐居,等到待时机,再行宣化,你刚才所说的受衣人,他的命仿佛悬丝一样了。你要牢记!”然后又作了一些交待,慧能再三礼拜,随即捧衣而匆匆走出了寺院。在苍茫的夜色中,向南奔去。

    次日,弘忍禅师宣告不再上堂,众僧很觉诧异,恭恭敬敬垂询禅师,禅师说:“我道有人代行了,不要再问了。”大家又问:“衣和法谁得了?”弘忍禅师说:“能行者得了。”于是大家忽然想起来来东禅寺才8个多月的礁房舂米的慧能了。大家便一窝蜂似地往礁房跑去,一问,没人了;又深问,才知道昨夜就走了。东禅寺不少僧人也弃寺而南奔追慕名 慧能去了。

    弘忍传嗣四年之一后,圆寂于东禅寺享年74岁。

    神秀虽没有得传衣法,但仍继承了五祖弘忍的禅宗学说,为了弘扬传法,他率众弟子离开东禅寺,到了荆州当阳山下玉泉寺,继续传教扬法。

二 玉泉寺开传北宗 武则天迎师洛阳

    神秀与弟子住进玉泉寺后,秉承禅宗五祖弘忍遗教,大力宣传传统禅 法,尤其是坚持达磨以来以《楞伽经》为主要修炼经典,并以他自己在东禅寺写的偈颂为修炼纲领。他认为人的佛性就像镜子沾染上灰尘,需要“勤拂拭”一样,才能“尘尽明现”,“无所不照”。这种修持方法就是佛徒必须坚持长时间坐禅而使自我心性逐渐觉悟,达到“明心见性”境界,人们通称为“渐悟”。为了使这一修持方法得到普及,神秀还依据《华严经》而著述了《大乘五方便》一书。大江南北的僧众群众,络绎不绝地来玉泉寺询经问法,神秀禅师《渐悟》学说的声闻,一直传到了大唐两京长安和洛阳。

    20多年后,武则天皇后改唐为周,成为大周帝国第一代女皇帝。她听说神秀禅师佛法无比,于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下诏请神秀入京都洛阳。第二年,神秀率部分弟子北上洛阳。当时,神秀己90多岁了,无法步行上殿,武则天就命神秀乘肩舆上殿,并亲自到神秀面前行跪拜礼。

女皇问神秀:“大师所弘法之长,是谁家的宗旨?”

神秀慢慢回答:“贫僧是秉乘的东山法门。”

女皇问:“东山法门所据何种经典?”

神秀答:“《文殊般若经》一行三昧。”

女皇说:“论修道,当今恐怕都比不上你们东山法门了。”

神秀不时双手合十,口里不断诵念着。

    女皇当天下令,在神秀传教的当阳山修建度门寺来表彰他的大德,在他的老家尉氏修建一座报恩寺来报答他的父老乡亲,又让在伊阙东万安山上修建玉泉寺,以作平时讲经修炼之所,但当时安排神秀住京都内道场,以便女皇随时召问。

    神秀得到女皇亲加跪礼,内场供施,一时轰动朝野,京城达官贵显士庶百姓,竟相礼谒,望尘拜伏的,每日有万人之多,成为国家的一件大事。

    神秀尽管得到则天皇帝的恩宠,他自己又认为自己是五祖弘忍法师的正传,朝野上下无不崇敬,也算是举国认可的禅学正宗了。但他自己心里有数,这只是全靠自己弘传的结果,而自己毕竟不是衣钵传人,再加上自己己届高龄,频繁的法事活动问道接待,己非常人所能及,何况自己?于是他想起了师兄弟慧能禅师。

    慧能自从东禅寺弘忍禅师夜里传法传衣并立即南奔之后,消息全无。只知道他刚到东禅寺师傅问他,他回答说是岭南人,又是居士,还知道他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因此不识字。东禅寺追随他的僧人,也没听说有回来的。15年后,慧能突然在广州出现,据说在这期间,他为了保护法衣,历尽艰险,受尽苦难,为了名正言顺,他到海南法性寺剃度为僧。此后,前去求法问道的僧俗民众,日益增多,光正式弟子就有好几百人。小小的法性寺无法容纳,无耐,只好迁到了曹溪宝林寺。在宝林寺大开道场,以自己在东禅寺的偈颂作为修炼纲领,讲经说法,标榜东山法门,宣传顿悟禅法,所有的人都知道,慧能是五祖弘忍的的嫡传弟子。

    后来,因为弘忍的这两个弟子一南一北,所传禅法都闻名天下,南弘顿悟,称为南宗,北传渐悟,称为北宗。

    神秀的弟子们从当阳山下到洛阳,这多年来,一提起慧能就愤愤不满,有的这样说,有的那样说,反正都不是好话,有时甚至还顺口漫骂,几乎成了北宗人的家常便饭。有的商量着到曹溪去偷法衣,还有个别狂徒生出孬点子雇刺客去杀慧能。这些信息,前前后后多多少少都传到了神秀的耳朵里,神秀十分不高兴,便及时地进行了说服教育,表面看,这股南北宗划界的强风算是压了下去,神秀从心底里不愿意闹出宗派大乱子,因为毕竟是出家人。

    神秀在洛阳为了进一步揭开慧能在南方传法的谜,他特派自己的心腹弟子志诚南下探个究竟。这一天,他悄悄对志诚说:“你聪明多智,代我到曹溪看看,别说我派去的。探探慧能到底讲的什么法,回来告诉我。”谁知志诚走后,泥牛入海无消息,后来听人说志诚重拜师慧能了,神秀为此吃惊不小,虽然如此,但又想慧能确有过人之处,不然师傅为什么传衣法于他?想到这里,也就自慰了许多。

    神秀始终不说自己的年龄,人们都说他己九十多岁了。他多次奏请回当阳山玉泉寺,不愿在这敏繁华的京都应付岁月,但每次奏本都被搁置不批,因此,他又想出另外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给皇帝推荐师兄弟慧能出山来代替自己,因为慧能毕竟比自己年青得多。一旦慧能来京,自己也就可能脱身退隐了。于是,一封热情地推荐信呈到了武则天皇帝的手中。

    这一年,应是大周长安五年(公元705年),但武则天却让位给他的儿子中宗李显了,改年号为神龙元年,并恢复了大唐国号,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退居上阳宫了。武则天把神秀的上书转交给中宗皇帝,中宗皇帝以皇太后和当今皇上的名义下诏请慧能带法衣进京,同时派内侍薛简奉诏南下曹溪宝林寺敦请慧能,而慧能却托病不能出山,只好把法衣呈交给薛内侍带回京城。神秀这一计谋又算落空了,他只有仍旧留在内道场。

    则天皇太后和中宗皇帝收到这领袈裟后,喜出望外,特意把他供奉在内道场。皇帝于当年九月下诏褒奖慧能的大义行为,特送去一领磨纳袈裟和一只水晶钵,以示尊重,又下诏韶州刺史大加修缮宝林寺,赐寺额为“法泉”。将慧能故乡新州旧居改建为“国恩寺”。由于国家对慧能的嘉奖,慧能一下子名震岭南,前去拜师学法的人成千上万顿悟一派骤然传遍南中国。

    神秀在北方弘传的北宗渐悟一派受到朝廷的推崇备至,佛教像春天到来一样,呈现出蓬蓬勃勃地旺盛景象。当时的文坛领袖,中书舍人燕国公张说对神秀的崇拜更是五体投地,他经常向神秀询经问法,执弟子礼,后逢人便加赞扬说“禅师身长八尺,庞眉秀耳,威德巍巍,王霸之器也。”

    神秀在中宗复辟后,受到恩宠无以复加,常常随驾出行,往来于东西两京,弘传禅法。当时传称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

    神秀原是一位贯通儒学的学者,归依佛教后,潜心研究佛教典籍,“特奉楞伽,递为心要。”他一生的著作有《大乘五方便》(一作《北宗五方便门》)、《大乘无生方便门》和《观心论》一卷。

    神秀留东都6年,于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二月二十八日,在当初受具足戒的东都天宫寺圆寂,享年101岁。

    神秀的葬礼非常隆重,朝廷以极高的规格为他治丧。出殡这天,皇帝亲自送葬到城外午桥,又派专使送至墓地,全城王公士庶送葬到伊水旁的龙门山。皇家仪仗队辉煌肃穆列队至山前,太常卿鼓吹导引,城门郎监护丧葬,驸马公主沿路设祭,龙门山上云烟缭绕,真可为神秀一生极尽荣哀了。

    中宗皇帝立即册谥神秀禅师为“大通禅师”,名垂史册。

    神秀弘扬佛教法门达80年之久,他的弟子有“入堂七十,味道三千”的说法。“入堂七十”者之中,最有名的有19人,其中有嵩山普寂(公元651——739年),西京义福(公元658——736年)等继续领队。大弘神秀渐悟 法门,仍受到宫廷和僧俗语的崇敬。普寂的弟子道璇还把神秀的北宗禅法传到了日本。 



上一篇:慈恩宗创祖、万代名僧——玄奘  
下一篇: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义净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