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自汉明帝西行求法起,接踵继往者,代不乏人。至唐义净,久仰法显、玄奘西行取经的高风尚德,矢志西行25年,取得了丰硕成果。
义净不仅在西行取经获得了历史重名,而且在佛经翻译史上也名列前茅,他于后秦的鸠摩罗什,南朝的真谛、初唐的玄奘合称中国佛经四大翻译家而流芳百世。
一 西行求法 荣归洛阳
义净字文明,俗姓张,唐范阳(今北京)人。少年时,离开双亲,落发为僧,从慧智禅师受具足戒,后云游天下,遍询名师,广泛探求佛教典籍,以及佛典以外儒道名典,博通今古。尤其对律学大师道宣,法砺的律部文疏,用力更勤。先到洛阳学《对法》、《摄论》,后往长安学《俱舍》、《唯识》,在少年僧人中,成为佼佼者。
义净15岁那年,便萌发大志,想西行求法。原来因仰慕法显大师的高雅清操,和玄奘大师的高风亮节,所以,时时精进,手不择卷。在东、西京从师学典之后,更加增强了这个志向。
义净到了37岁这年(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他认为从思想到行动一些都准备好了,并决定由海道出发前往天竺。这年夏天,义净到扬州,恰逢赴龚州(今广西平南)上任的州官冯孝诠,二人一起南下广州,分手时,冯孝诠给义净部分资助。在番禺,得到数十位僧友的支持,并同意一同前往。等到这年十一月,义净等人准备搭乘波斯商船出行的时候,原先的数十人都又打了推堂鼓,只剩下他和弟子善行二人了。就这样,义净率弟子奋然登船,启航前往天竺。
义净航行先到室利佛逝(今印尼苏门答腊),在此学习声明,停了半年时间,弟子善行因患病不能同行,只好回国。 剩下他一人孤行前往了。先后经过末罗瑜(今苏门答腊占北一带),羯荼(今马米半岛吉打附近)等国,到了第三个年头的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二月,到达东天竺的耽摩票底(今印度孟加拉邦米德纳普尔的塔姆卢),听说大唐僧人大乘灯在此传法多年,便向他学习梵语,因此停留一年,后二人结伴随着商侣到达中天竺,瞻仰了各处的佛教圣迹,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最高领导的礼遇,前后巡礼了鹫峰、鸡足山、鹿野苑、祗林精舍,又到那烂陀寺学习大小乘佛教经典,精研瑜伽、中观、因明、俱舍等,亲受高学大德宝师子等人的指点,在这里停留了11年。到武则天大周垂拱三年(公元687年),义净决定启程回国。从原路又回到宝利佛逝,因当地僧人的挽留,住下来译经和著述,在这里停留时间长达8年之久。义净为完成译、著任务,又因缺少墨、纸和誊录,曾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回到广州,得到广州贞固律师的大力相助,旋即返回,抄补部分梵文经典。于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夏天,同贞因、道宏等一起返回祖国,抵达洛阳。义净此行前后25年,游历30余国,带回梵本经、律、论近400部,总合50万颂,还有金刚座真容一铺,舍粒300粒。
义净返回洛阳时,大周皇帝武则天亲率文武百官组成浩大的欢迎队全伍,到外郭城上东门外迎接,洛阳僧俗群众也都夹道热烈欢迎,各大寺派专人列队举幡盖、歌乐在前引导,一时轰动洛阳城。则天皇帝立即下诏让义净住持佛授记寺。
二 翻译佛典 名列四家
义净在佛授记寺安顿下来之后,立即组织译场投入译制经工作。开始时,他与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大福先寺主复礼、西崇福寺主法藏共同翻译《华严经》。武周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后,就自专译,到长安三年(公元703年),于大福先寺和长安西明寺,译出《金光明最胜王》、《能断金刚般若》、《弥勒成佛》、《一字咒王》、《庄严王陀罗尼》、《长爪梵志》等经,《根本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百一羯摩托车摄》等律,《掌中》、《取因假设》、《六门教授》等论及《龙树劝戒颂》总20部共115卷,还有北印度沙门阿你真那证梵文义,沙门波仑、复礼、慧表、智积等笔受证文,沙门法宝、法藏等8人证义,成均太学助教许观监护,缮写进呈朝廷,武则天皇帝亲撰《圣教序》,令标经首。
不久,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取消大周国号,仍称大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义净在东都洛阳内道场主译出《孔雀王经》,又于大福先寺译出《胜光天子》、《香王菩萨咒》、《一切庄严王经》四部,当时,沙门盘度读梵文,沙门玄伞笔受,沙门大仪证文,沙门胜庄、利贞证义,兵部侍郎崔湜给事中卢餐润文正字,秘书监、驸马都尉杨慎交监护,进呈之后,中宗李显深崇佛典,特抽出处理朝政的一定时间,撰写《大唐龙兴三藏圣教序》,序中盛赞义净“业核经史,学洞古今,总三藏之元枢,明一乘之奥义。”“既闲五天竺语,又详二谛幽宗,译文缀文,咸由于己出,措词定理,匪假于旁求。超汉代之摩腾,跨秦年之罗什。”中宗皇帝特御驾洛阳西门,向群臣宣示所翻译的新经。第二年(公元706年),义净随驾西去长安,在大荐福寺设置翻经院,并居住在该寺。
神龙三年(公元707年),诏义净入大内同翻译佛经的沙门翻译《药师琉璃光佛本原功德经》。原来,中宗皇帝继位,被武则天废黜,贬为庐陵王,移徙房县。让中宗的兄弟睿宗继位,紧接着武则天又把睿宗废黜,自己直接掌管朝政,废唐为周,改元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庐陵王在房县忧心忡忡,生怕其母诬害,就托念药师佛保佑。21年过去了,如今,其母让位,中宗重登大宝,念及药师恩泽光被,特命义净等于大佛光殿重译药师经典。这时,中宗亲临法筵,手自笔受。二卷成文,念诵不己,这也算中宗皇帝偿还了一桩心愿。
后来,睿宗重又继位,于唐隆元年(后改景云元年,公元710年),诏义净在大荐福寺主译《浴像功德经》、《毗奈耶杂事二众戒经》、《唯识宝生》、《所缘释》等20部,吐火罗(今阿富汗)沙门达磨未磨、中印度沙门拔弩证梵义,北印度沙门达磨难陀证梵文,居士东印度首领伊舍罗证梵本,沙门慧积、居士中印度李释迦度颇多读梵本,沙门文纲、慧沼、利贞、胜庄、爱同、思恒证义,玄伞、智积笔受,居士东印度瞿昙金刚、迦湿弥罗国王子阿顺证译,修文馆大学士李某20余人次文润色,左仆射韦巨源、右仆射苏瑰监护,秘书大监嗣虢王李邕同监护。景云二年(公元711年),义净又于大荐福寺译出《称赞如来功神咒》等经,太常卿薛崇嗣监护。
义净,从武则天久视元年到睿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去世,十四年间,共译出佛教典籍经、律、论56部共230卷,虽三藏俱备,但重点在律门。义净又自撰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传内法传》。别说《罪要行法》、《受用三法》、《水要法》、护命放生轨仪》总5部9卷。
义净在译经过程中,抽空授徒,以自己的行为来规范僧徒。他认为人生以衣食为先,但受用失度,就易受罪累,所以凡所行之事,都应慎护。他注重漉囊护生,净瓶涤秽,所传学侣,遍于京洛。世人盛赞他的懿行说“美哉,亦遗法之盛事也。”
义净,在中国佛教经典翻译史上有其独特的翻译技巧,除了一般直译之外,有时,在译文下面加上注解,这些注解有订正译音的,有改正译义的,还有核实名物制度的。他尤其注重文的译音,如咒语字音,为了阅读方便,而使原音不走样的就注明四声或拼写法的反切,并分别发声的长短轻重,舌音字统统加上口旁,即是让别人看来难翻译出的字,他也尽量找选合适的字来充当。总之,义净译经,主要想到的是便于传播。
义净于唐玄宗先天二年卒,享年79岁。丧葬费用,全由朝廷供应。其墓塔在洛阳龙门山北岗上。
义净不仅在西行取经获得了历史重名,而且在佛经翻译史上也名列前茅,他于后秦的鸠摩罗什,南朝的真谛、初唐的玄奘合称中国佛经四大翻译家而流芳百世。
一 西行求法 荣归洛阳
义净字文明,俗姓张,唐范阳(今北京)人。少年时,离开双亲,落发为僧,从慧智禅师受具足戒,后云游天下,遍询名师,广泛探求佛教典籍,以及佛典以外儒道名典,博通今古。尤其对律学大师道宣,法砺的律部文疏,用力更勤。先到洛阳学《对法》、《摄论》,后往长安学《俱舍》、《唯识》,在少年僧人中,成为佼佼者。
义净15岁那年,便萌发大志,想西行求法。原来因仰慕法显大师的高雅清操,和玄奘大师的高风亮节,所以,时时精进,手不择卷。在东、西京从师学典之后,更加增强了这个志向。
义净到了37岁这年(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他认为从思想到行动一些都准备好了,并决定由海道出发前往天竺。这年夏天,义净到扬州,恰逢赴龚州(今广西平南)上任的州官冯孝诠,二人一起南下广州,分手时,冯孝诠给义净部分资助。在番禺,得到数十位僧友的支持,并同意一同前往。等到这年十一月,义净等人准备搭乘波斯商船出行的时候,原先的数十人都又打了推堂鼓,只剩下他和弟子善行二人了。就这样,义净率弟子奋然登船,启航前往天竺。
义净航行先到室利佛逝(今印尼苏门答腊),在此学习声明,停了半年时间,弟子善行因患病不能同行,只好回国。 剩下他一人孤行前往了。先后经过末罗瑜(今苏门答腊占北一带),羯荼(今马米半岛吉打附近)等国,到了第三个年头的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二月,到达东天竺的耽摩票底(今印度孟加拉邦米德纳普尔的塔姆卢),听说大唐僧人大乘灯在此传法多年,便向他学习梵语,因此停留一年,后二人结伴随着商侣到达中天竺,瞻仰了各处的佛教圣迹,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最高领导的礼遇,前后巡礼了鹫峰、鸡足山、鹿野苑、祗林精舍,又到那烂陀寺学习大小乘佛教经典,精研瑜伽、中观、因明、俱舍等,亲受高学大德宝师子等人的指点,在这里停留了11年。到武则天大周垂拱三年(公元687年),义净决定启程回国。从原路又回到宝利佛逝,因当地僧人的挽留,住下来译经和著述,在这里停留时间长达8年之久。义净为完成译、著任务,又因缺少墨、纸和誊录,曾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回到广州,得到广州贞固律师的大力相助,旋即返回,抄补部分梵文经典。于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夏天,同贞因、道宏等一起返回祖国,抵达洛阳。义净此行前后25年,游历30余国,带回梵本经、律、论近400部,总合50万颂,还有金刚座真容一铺,舍粒300粒。
义净返回洛阳时,大周皇帝武则天亲率文武百官组成浩大的欢迎队全伍,到外郭城上东门外迎接,洛阳僧俗群众也都夹道热烈欢迎,各大寺派专人列队举幡盖、歌乐在前引导,一时轰动洛阳城。则天皇帝立即下诏让义净住持佛授记寺。
二 翻译佛典 名列四家
义净在佛授记寺安顿下来之后,立即组织译场投入译制经工作。开始时,他与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大福先寺主复礼、西崇福寺主法藏共同翻译《华严经》。武周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后,就自专译,到长安三年(公元703年),于大福先寺和长安西明寺,译出《金光明最胜王》、《能断金刚般若》、《弥勒成佛》、《一字咒王》、《庄严王陀罗尼》、《长爪梵志》等经,《根本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百一羯摩托车摄》等律,《掌中》、《取因假设》、《六门教授》等论及《龙树劝戒颂》总20部共115卷,还有北印度沙门阿你真那证梵文义,沙门波仑、复礼、慧表、智积等笔受证文,沙门法宝、法藏等8人证义,成均太学助教许观监护,缮写进呈朝廷,武则天皇帝亲撰《圣教序》,令标经首。
不久,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取消大周国号,仍称大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义净在东都洛阳内道场主译出《孔雀王经》,又于大福先寺译出《胜光天子》、《香王菩萨咒》、《一切庄严王经》四部,当时,沙门盘度读梵文,沙门玄伞笔受,沙门大仪证文,沙门胜庄、利贞证义,兵部侍郎崔湜给事中卢餐润文正字,秘书监、驸马都尉杨慎交监护,进呈之后,中宗李显深崇佛典,特抽出处理朝政的一定时间,撰写《大唐龙兴三藏圣教序》,序中盛赞义净“业核经史,学洞古今,总三藏之元枢,明一乘之奥义。”“既闲五天竺语,又详二谛幽宗,译文缀文,咸由于己出,措词定理,匪假于旁求。超汉代之摩腾,跨秦年之罗什。”中宗皇帝特御驾洛阳西门,向群臣宣示所翻译的新经。第二年(公元706年),义净随驾西去长安,在大荐福寺设置翻经院,并居住在该寺。
神龙三年(公元707年),诏义净入大内同翻译佛经的沙门翻译《药师琉璃光佛本原功德经》。原来,中宗皇帝继位,被武则天废黜,贬为庐陵王,移徙房县。让中宗的兄弟睿宗继位,紧接着武则天又把睿宗废黜,自己直接掌管朝政,废唐为周,改元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庐陵王在房县忧心忡忡,生怕其母诬害,就托念药师佛保佑。21年过去了,如今,其母让位,中宗重登大宝,念及药师恩泽光被,特命义净等于大佛光殿重译药师经典。这时,中宗亲临法筵,手自笔受。二卷成文,念诵不己,这也算中宗皇帝偿还了一桩心愿。
后来,睿宗重又继位,于唐隆元年(后改景云元年,公元710年),诏义净在大荐福寺主译《浴像功德经》、《毗奈耶杂事二众戒经》、《唯识宝生》、《所缘释》等20部,吐火罗(今阿富汗)沙门达磨未磨、中印度沙门拔弩证梵义,北印度沙门达磨难陀证梵文,居士东印度首领伊舍罗证梵本,沙门慧积、居士中印度李释迦度颇多读梵本,沙门文纲、慧沼、利贞、胜庄、爱同、思恒证义,玄伞、智积笔受,居士东印度瞿昙金刚、迦湿弥罗国王子阿顺证译,修文馆大学士李某20余人次文润色,左仆射韦巨源、右仆射苏瑰监护,秘书大监嗣虢王李邕同监护。景云二年(公元711年),义净又于大荐福寺译出《称赞如来功神咒》等经,太常卿薛崇嗣监护。
义净,从武则天久视元年到睿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去世,十四年间,共译出佛教典籍经、律、论56部共230卷,虽三藏俱备,但重点在律门。义净又自撰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传内法传》。别说《罪要行法》、《受用三法》、《水要法》、护命放生轨仪》总5部9卷。
义净在译经过程中,抽空授徒,以自己的行为来规范僧徒。他认为人生以衣食为先,但受用失度,就易受罪累,所以凡所行之事,都应慎护。他注重漉囊护生,净瓶涤秽,所传学侣,遍于京洛。世人盛赞他的懿行说“美哉,亦遗法之盛事也。”
义净,在中国佛教经典翻译史上有其独特的翻译技巧,除了一般直译之外,有时,在译文下面加上注解,这些注解有订正译音的,有改正译义的,还有核实名物制度的。他尤其注重文的译音,如咒语字音,为了阅读方便,而使原音不走样的就注明四声或拼写法的反切,并分别发声的长短轻重,舌音字统统加上口旁,即是让别人看来难翻译出的字,他也尽量找选合适的字来充当。总之,义净译经,主要想到的是便于传播。
义净于唐玄宗先天二年卒,享年79岁。丧葬费用,全由朝廷供应。其墓塔在洛阳龙门山北岗上。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
责任编辑:Xiaohe
关键词阅读:
- (明)憨山大师 2014-09-28
- 释迦牟尼佛 2014-06-15
- 《竞报》:佛教的本质不是宗教而是教育 2014-06-07
- 灵山风景区:开发初见成效 2012-03-13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