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丝绸之路”东汉以后东端在洛阳

     2007-01-08 22:24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中华圣城 > 六学圣殿 > 正文

作者:河洛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何卓然

    一、古代我国的蚕桑丝绸和穿衣

    说到“丝绸之路”,首先应说的是我国的丝绸。传说:五千年前黄帝之妻螺祖,已经开始养蚕、制衣,作为人们御寒和装扮的服装。在北京周口店18000年前洞顶猿人的遗址中,发现了缝制衣服的骨针①。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麻布一类织物的残片②。4700年前浙江吴兴钱山漾文化遗址中已有麻布和丝绸残片③。在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玉器人、陶俑都穿着上下合体的衣裙④。我国商代就有官办的丝绸缎作坊,周代设专职的管理官员,到汉代西安设有专职供纺织的“东西二织室”并在河南、山东、四川等丝绸产地设立国家工官⑤。《周书••••••武帝纪》建德六年诏:戊寅,初令庶民以上,唯听衣绸,绵绸、丝布、园绫、纱绢、绡、葛、布等九种,余悉停断。这是穿衣的情况⑥。

    对于纺织,我国古代是群众化的,在《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木兰诗》中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南北朝•谢眺《同主薄有所思》“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等不少范例,都说明那时丝织品的普遍生产。再说一个故事:孔子弟子闵子骞。一次他和两个弟弟为父亲驾车,父亲看他一人寒噤,而抽打了一鞭。衣破而芦花飞了满天,父亲因而撕开两弟弟衣服,则是丝棉。(因为他是后母),父亲回家后,欲休其母。闵子骞则求其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⑦”。这都说明那个时候,一般人家都可以穿丝棉袄,因为当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蚕丝是自家生产。

    我国古代对蚕桑很重视,从桑田、桑蚕、桑梓、农桑等名词就可知道。汉代,上林院有蚕馆。《汉书九八•元后传》“春幸蚕馆,率皇后,列候,夫人采桑城南隅⑧”。再看范大成《四射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⑨”。都说明中原地区过去曾是丝绸的主要生产地。当然在西汉以前主要是满足国民的穿衣需要。

    二、棉花传入我国和北方的气候变化

    这里说棉花传入我国是在唐朝(公元七世纪)。从印度把种植和使用技术传来我国。《南史•西域高昌传》⑩“有草实如茧,茧虫丝如细缕,名曰白垒子,国人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这以后北方种棉纺线,逐渐代替了大部分丝麻的使用。不过北方桑树的情况却是从来都与蚕丝的情况同步,桑叶作为养蚕的主要饲料,在北方到处都可栽种,在古诗中却是屡见不鲜。就洛阳来说,解放前瀍河区我家附近,还有两棵桑树,城东五里堡(现在东花坛附近)庙内还有几亩大一个桑园。南阳市的南召、鲁山县现在还在山上养柞蚕。

    现在回顾一下北方的气候情况,在汉代前后,非常适宜于人们的农耕桑蚕活动。《诗经•七月》二段落有“爰求柔桑”三段有“七月流火,八月佳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戕,以代远扬,猗彼女桑”。是描写奴隶们从收获芦苇为明年养蚕作准备到修剪桑树和砍技取叶,从养蚕收丝,到供给奴隶主使用。

    再举一个例子是新疆“罗布泊”“在近两千多年来,随着社会农业的发展,罗布泊环境变化,除受到自然因素的同时,越来越强烈的受到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在南岸的楼兰国常遇到湖水泛滥。这里除了地质环境变化外”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不能低估,它已成为当今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之一”。“到19世纪下半叶,由于风蚀和沉积作用,以及河道的淤塞等原因,罗布泊原来的广阔湖盆,除了日以缩小外,还进入到分裂的状态,这意味着要进一步走向衰亡。新疆解放以后,尉黎县人民修筑了一条栏河大坝,截断了塔里木河注入罗布泊的水流,导致湖面进一步缩小,沼泽增多,直至1972年完全干枯”⑾。由于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洛阳在古代非常适宜农桑、蚕丝生产,近代由于气候变干燥和其它因素,丝绸、纺织都转到南方。

    三、东汉铸铜驼标志“丝绸之路”东起洛阳

    自从西汉张骞通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打开了我国丝绸外销的通道,对东西方物资交流有着重大意义。现在我国正在申请“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这东汉所铸铜驼作为“丝路”东端洛阳的鉴证,实为有力证据。现在洛阳老城东关有大通巷、中通巷和小通巷等街道,这里是古铜驼陌的遗址。元代刘咸咏《铜驼巷》诗中“古巷乃隘陋,犹说铜驼名。想当炎汉日,冶工始铸成。……千年镇后土,留泣洛阳城”。另外从洛阳城市历代建设图中也可看出,在东汉南宫城玄武门西侧,就有左、右钢驼。到魏时有铜驼街,魏明帝置铜驼诸兽于阊阖南街,驼高九尺。从东汉铸铜驼以后,随着朝代更替,铜驼所放的地方虽多有变迁,却都在物资交流的繁华地区,京畿要地,直到隋唐时的铜驼巷。

    在洛阳由于皇帝的重视,认识到骆驼是东西方物资交流运输的主要工具。从东汉开始铸造了铜骆,人们都按圣物对待。各个朝代都放置于重要集市地方或商贸云集的繁华街道两侧,或放在水旱码头的货物集散地,增添繁荣。

    由于“丝绸之路”对中外物资交流的重要作用,在西汉张骞通西域二百年以后,东汉明帝十六年,班超出使西域,使与汉隔绝六十五年后,又恢复交通。对于“丝绸之路”来说,只要沿途不发生战乱,各国为着自己的利益,总会保护商旅不绝。骆驼这“沙漠之舟”也总是驼铃叮当,迈着骄健的步伐,穿梭于欧亚大陆之间,送给人们以吉祥。

    四、隋唐大运河通航的“丝绸之路”

    到了隋唐,京杭大运河通航,铜驼放在重要东城“北市”(当时的国际市场)附近的铜驼巷。因为当时瀍河口附近是水路码头,瀍河西是隋炀帝龙舟停放的地方,瀍河东就成商业码头。李蛟贞诗《洛阳篇》“……泓澄涧瀍诸,杨柳拂天津。风光生洛浦,夹巷立铜驼。宫门名神虎,緱山笙鹤游。……”在这铜驼巷不远的货运码头,舟船把江南的丝绸、茶叶、瓷器一船船的运到洛阳,西北的驼队再把这些货物一驮驮的运往西域诸国或着经西域运往西亚、中东。形成了一条完整地“丝绸之路”。洛阳就是这一条“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古“丝绸之路”,繁荣着中古时代东西方各国相互交往的经济贸易,交流着东西方灿烂的文化,以及欧亚各民族的文化,把人类文明步步推向新阶段。

    唐代以后,中原战乱不断,四方交通阻塞。“丝绸之路”已湮没,而成为“铜驼陌上思前事,落日未闻牧笛声”。更有明代沈诗的《铜驼暮雨》“狭斜深巷傍铜驼,独立经逢暮雨何?平甸恨沽胡野马,荒湮泣老汉铜驼。苔侵暗砌飞萤火,云压颓墙湿女罗。陌上近来无剧孟,低头暗暗泣如沱。”这首诗的意思是:在这狭窄的深巷里,孤独的铜驼又遇到傍晚时的大雨。深深感到那千里草地上奔驰着自负的野马,多么恼人,可叹“绸丝之路”上的骆驼,已无用武之地。年深日欠,铜驼只能在草丛中哭泣。晚上飞着萤火在草丛,乌云飘着雨滴淋着颓墙上垂丝植物。可惜没有像剧孟一样的救世主,铜驼只能两眼流着泪丝在痛苦中悲泣。这种情况说明,几千年来天下兴亡看洛阳,“丝绸之路”盛衰看铜驼。现在“丝绸之路”早已成为历史,运输已由人力、畜力发展到今天的高度机械化。

    今天提到铜驼、铜驼巷和京杭大运河以及货运码头,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骆驼以“沙漠之舟”联系着东西方的繁荣。铜驼当年耸立在洛阳,不管今天恢复的早晚,它和京杭大运河的货运码头,市场确实是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无可辩驳的历史佐证。

    从前面说到的丝绸在我国的悠久历史,是轩辕子女重要的服装原料,它从植桑、养蚕、收丝到丝绸,洛阳是主要生产基地。更因为洛阳是从黄帝以来多少年代的文明古都,是主要消费和主要商贸集散地,这样的有利条件,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可以说是当之无愧,也是独一无二的。

    注:①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文物》1978年NOP41
        ②仰韶文化遗址:《中化辞海》NO4,P4176
        ③钱山漾文化遗址:《考古》1980,NO,P353,P354
        ④安阳商代玉陶俑:《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P613
        ⑤商、周、汉的丝、织机构:《中华辞海》P1156
        ⑥《周书•武帝纪》(简体字本26史)《周书•武帝纪》P51
        ⑦闵子骞:《辞源》P1761
        ⑧汉上林院蚕馆《汉书九八•元传》第P2681
        ⑨范成大诗《古代小诗选读》P141
        ⑩棉花传入我国《南史•高昌国》
        11罗布泊:《自然杂志》2006,NO1,P28,P39
        ⑿班超出使西域:《资治通鉴》上册 P285





上一篇:偃师:中国古都之源  
下一篇:伊川书院———理学的策源地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