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颖
《周易》又称《易经》,可简称为《易》。内容包括两部分:一个是“经”的部分,一个是“传”的部分。“经”和“传”都是相对而言,“经”是卦、爻的符号和文字。“传”是解释“经”的,是对“经”的注释和论述。因此称《周易》就可以把“经”和“传”都包括进去。但是,当代社会人们又习惯将《周易》称为《易经》,未尝不可。然而,倘若进行学术研究,必须首先清楚“经”和“传”的关系,以及《易传》决不能包括《易经》的含义。
《易经》又称本经,是我国西周末年的一部古代自然科学的典籍,是殷商到周朝间自然科学、社会、历史、哲学的总结,是一部将自然科学与哲学有机结合的伟大著作。《易经》是由卦辞和爻辞组成。六十四卦各列卦形、卦名、卦辞。每卦六爻,其中乾坤两卦各有七爻,共三百八十六爻。每爻各列爻题、爻辞。爻题皆有两字组成,一个表示爻的次序,另一个代表爻的性质。爻的次序是自下而上,分别用“初”“二”“三”“四”“五”“上”字;爻的性质由“九”(阳爻)和“六”(阴爻)组成。卦辞和爻辞共四百五十条,计四千九百多个字。
《易传》成书于春秋至战国中期,是对《易经》的注释及发挥。《易传》包括: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辞上、系辞下、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又称十翼。《易传》作者们纳入了当时的阴阳五行观念及诸子百家之说,把《易经》进行重新整理。《易传》借《易经》把当时的科学、哲理思维加以充分的发扬,集先秦以来的哲学大成,跃居中国诸书之首。其内容要点为:
《彖传》随上下经分为两篇。每卦均有一则,共六十四则,分别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辞及每一卦要旨。
《象传》亦随上下两经分为两篇。《象传》含《大象传》、《小象传》两类,前者每卦一则,共六十四则,分别阐发六十四卦卦形的取象原理及其象征意义;后者每爻一则,共三百八十四则(《乾》、《坤》两卦各多一则“用九”、“用六”文辞,故《小象传》总量也相应多了两则),分别解释诸爻象旨。
《文言传》共两章,分别阐发《乾》、《坤》两卦的意义。因两卦为《周易》哲学入门的根本,故专为衍释。
《系辞传》因其篇幅较长,自分为上下两篇。主要通说《易》理,兼论《周易》作者、创作方法。成书年代、占筮原则等问题,并穿插解说十九则爻辞的意义。
《说卦传》先叙八卦起源、八卦方位等问题,然后集中说明八卦的取象特点,并广引众多象例,是今天探讨《易》象的产生及推展的重要资料。
《序卦传》分析六十四卦的编排次序,并揭示诸卦前后相承的意义。
《杂卦传》不依《序卦传》的卦序,另把六十四卦分为三十二组两两对举,以精要的语言说明卦义。
《易传》诸篇原是单行,不与经文相杂。汉代学者将《文言传》分别附于《乾》、《坤》两卦,将《彖传》、《象传》分别附于六十四卦,《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仍独立附于经后。这种经传合编本《周易》,便于学者以经文对照传文阅读,汉以后学者研习既久,遂成通行文本。
(本文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责任编辑:Xiaohe
- 新书《河洛文化形意象数的思维术》问世 2011-12-31
- 祭拜千年邵雍 弘扬传统文化 2011-10-14
- 河南洛阳举行纪念北宋易学家邵雍诞辰1000年活动 2011-10-13
- 新邵雍祠今天落成 20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