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和谐与社会发展

     2007-05-06 22:41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中华圣城 > 六学圣殿 > 正文

作者:韩增禄

  编者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浓厚的文化渊源,符合周易精髓。本篇文章是在2004年3月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国际易学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四届国际易学与当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上的学术报告。

  “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已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 ——和谐。”([英]A.J.汤因比)

  提要:当代世界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趋势,诸如: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高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生态环境劣质化的趋势,文化上磨合沟通的趋势,和平与发展的主流趋势等等。其中,形成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观念之间的磨合沟通,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不同的文化形态之间有所差异,也各有长处。有差异,就有矛盾。因此,在世界上不同文化磨合沟通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局部的、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摩擦和冲突。然而,从世界发展的大方向来看,这些摩擦和冲突不过是支流而已,文化发展的主流应当是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自觉地了解和弘扬崇尚和谐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中国文化,崇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发展,世界和平。

  崇尚和谐的中国文化
     1.保合太和

  儒家和道家共同尊为经典的《周易》(汉代称作《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宝典。其核心内容,即是阴阳之和,阴阳变易。《周易·乾·彖传》曰:“保合大和”。南宋哲学家朱熹注曰“大音泰,后同。……大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今通称“大和”为“太和”。王弼、孔颖达皆以太和为高度的和谐。张载以阴阳二气处于最高的和谐状态为太和,并称“太和”为“道”。朱熹发挥张载的太和说,以太和为“阴阳会合冲和之气”。王夫之全面继承并发展了张载的气论学说,以阴阳二气合一之实体为太和,所谓“太和,和之至也”。([2]第1页)张载,王夫之宣扬太和,所强调的是:世界万物虽然各有差异、相反相争,然而,相反相成,相灭相生。总体而言,相资相济,相互补偿是主要的,对立面之间的和谐是运动变化的源泉和归宿。正如王夫之在《周易外传·说卦》中所说:“天地以和顺为命,万物以和顺为性。”(参见[4]第185-186页)。金景芳、吕绍刚释曰:“保为常存,合为常和。‘保合太和’,使太和之气常运不息,永远融洽无无偏;万物得此气以生以成。”([3]第14页)纯阳不生,纯阴不长,阴阳合而万物生。以天地自然为模本的《周易》六十四卦,就是以象征纯阳、纯阴的乾、坤二卦为开端的。其余六十二卦,皆为阴阳交合的产物。此外,在卦爻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内卦与外卦中两相对应的爻画,分别为一阴一阳者,称之为“相应”。“相应”,即是阴阳之和。“和,相应也。”([汉]许慎撰:《说文解字》)这种崇尚和谐的思想,是易学哲学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的灵魂。

   2.知和曰常
  《老子·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之道禀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产生第三种中和之气,由中和之气而产生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中和之气。

  中国文化将和谐视为世界上常住而有效的自然规律,并以能够认识这一规律为明智,即所谓“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老子·五十五章》)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合”与“和”通。“夫合者,和也。乃阴阳相合,其气相合。”(《三命会通·论支元六合篇》)“天人合一”实为“天人和一”。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人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应当效法自然、遵守自然规律。否则,不了解自然规律,而又强作妄为,就会招致凶险的后果。所谓“不知常,妄作,凶。”(《老子·十六章》)自然界的运行是有规律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为人间的明君而存在。也不为人间的昏君而消亡。人在自然规律面前,顺之者吉,逆之者凶。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杰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

  3.和实生物
  中国文化还将对立双方的和谐相处视为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国语·郑语》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庄子·在宥》曰:“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吕氏春秋·有始》曰:“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荀子·礼论》曰:“天地合而生万物,阴阳接而变化起”。《大戴礼记·哀公问》曰:“天地不合,则万物不生”。《淮南子·泰族训》曰:“阴阳和,而万物生矣。”《周易·系辞传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周易·泰·彖传》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王充曰:“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妻合气子自生矣。”([1]第277页)

  4.以和为美
  在中国文化史上,还形成了以“和”为美的审美观念,并认为:天地自然之间的美没有比和谐再伟大的了。所谓“天地之道而美于和”,“天地之美莫大于和”(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自然界是如此,人类生活、社会生活也不例外。汉语中的“和”字,有多重含义。就其哲学内涵而言,除了有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阴阳之和”的意思之外,还有“合适”、“恰当”、“适中”、“无过无不及”的“恰当好处”之意。儒家所崇尚的“中道”和“中庸之道”其义相通。此处的“中”字,有善守“天极”(所谓“度”)而保持无过无不及之最佳状态之意。《周易》贵中、贵正、贵时、贵和、贵廉、贵信。其中,贵和是根本。在“三才之道”、“六位成章”的易卦爻位中,有“二多誉,四多惧”、“三多凶,五多功”《周易·系辞传下》之说。二、五爻位适值下卦、上卦之中。“适中”为“和”,以“和”为“好”,以“和”为“善”,以“和”为“美”。在这个意义上,通常所说的“见好就收”,并不是要人做了一件好事之后就不要再做好事的意思,而是要人凡事都要力求“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并遵守“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有时的原则,从而达到并维持一种“无过无不及”的最佳状态。否则,就会“泰极而否”、“乐极生悲”、“物极而反”,以至于“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所谓“知止可以不殆。”(《老子·三十二章》)知道适可而止,就可以避免危险。“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礼的作用,以凡事做到恰到好处最为可贵。古代那些圣明君主治理中家的方法,其美妙之处就在于此;他们大事小事都要做得恰当。若有做不到的地方,那是由于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而不知道用礼去加以节制,这样也是不可行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论语·为政》)所谓“不逾矩”,即是“止其所止”、“止于至善”。乾、坤两卦中“用九”、“用六”的哲学内涵,就是要人善于把握分寸而不走极端、凡事不要过度。所谓“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与‘太’通,引者注)。”(《老子·二十九章》)如此行事,就会生活得有板有眼、从容不迫。此所谓“从容有常”(《礼记·缁衣》)、“宽而有制,从容以和”(《尚书·周书·君陈》)。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秋水》)鱼儿出游从容;谓之鱼乐之美。人的行为能够达到“从容有常”、“从容以和”的境界可谓人乐之美。





上一篇:民族的不复存在根源于文化的灭失  
下一篇:太极图河洛探源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