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专家来学斋、张玉桥谈丝路与洛阳商业
“东汉至隋唐年间,洛阳始终居于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地位!”谈及这段历史,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学者来学斋、张玉桥均持这一观点。
《说文解字》一共罗列了19个与丝织物有关的汉字
来学斋说,东汉建都于洛阳,从第二代皇帝汉明帝开始,对外交流的步伐就大大加快。西去驮经的白马,不仅驮来了外来文化,还驮来了大量的西域商品。他说,“西域”有“小西域”和“大西域”之分,“小西域”主要指我国新疆一带,“大西域”则包括新疆至罗马一线的广大区域。当时东汉帝国国力强盛,主要经营朝贡贸易。所谓朝贡贸易,是指东汉朝廷以天子大国自居,恩准西域各国来朝贡,进献他们的香料、乐器、动物等,而东汉王朝则居高临下,赐给朝贡者大量的丝绸和金帛。这些恩赐的物品,往往比朝贡者进献的物品还要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西域商人的通商积极性,他们纷纷来到洛阳,甚至冒充使节前来,进献一些物品之后,把大量的东方丝绸和金银带回自己的国家。
说到这里,来学斋拿起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指着封面对记者说,许慎是东汉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他在《说文解字》中,一共罗列了19个与丝织物有关的汉字,这说明当时丝路商贸活动已经非常活跃,由此产生的新词汇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张玉桥说,即使到了东汉末年社会大动乱时期,这种贸易也没有停止。历史故事中有名的“曹冲称象”即说明了这一点。当时东吴的孙权给曹操送来一头大象,这头大象是南亚国家进献给孙权的,因为当时的中国境内没有大象这种动物,这说明当时的外来品中已有庞然大物,用来运输商品的交通工具载重量也很大,商贸运输非常方便了。
张玉桥还举出一个例子:西晋时,洛阳城发生了“韩寿偷香”的“花边新闻”,这在成语词典上可以查到。说是有个大臣贾充,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贾南风,又丑又胖,嫁给晋武帝的傻儿子司马衷,成为霸道皇后。二女儿贾午,苗条秀美,尚未婚配,爱上了贾充的门客韩寿。贾午的丫环从中联络,韩寿深夜越墙,与贾午幽会。此事开始不被人知,但后来韩寿身上总是散发奇香,而这种香料贾充很熟悉,是外国商人送给他的,他也只给了小女儿贾午,而贾午却给了韩寿,于是东窗事发,他也只好让女儿与韩寿结婚。
这个故事说明了当时对外贸易的深度和广度。到了北魏,西域已经有72个国家派使者来洛阳,当时洛阳有60多万人,仅西域商人就有5万人。
隋炀帝把洛阳外贸窗口西移至甘肃
北魏朝廷很有气魄,在洛南搞了一个“四通市”,属于国际贸易市场性质,这些外来商人依托洛河、伊河,用舟贩运,生意兴隆。洛阳民众也多得市场之利,交易非常方便。到了隋朝,隋炀帝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改洛阳为东都,大力发展丝路贸易。他派闻喜公裴矩到张掖、武威建立对外接待站,接待44国使者和商人代表来朝,并用车辆把他们接回洛阳,这等于把洛阳商贸窗口西移。隋炀帝还在洛阳设立了3个大市场,东市曰丰都、南市曰大同、北市曰通远。其中的丰都市规模最大,有400多个店铺,涉及20个商业门类。
豫商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先驱
来学斋在总结这段商贸活动时,认为当时对外贸易的主体是洛阳,客体是外商。如果按今天的地域经济划分,当时对外贸易的主力军是豫商,这说明河洛文化不但是华夏文化的源头,豫商也是对外贸易的先驱,其主导作用到了唐代表现得更加明显,尤其是武则天统治的“武周”时期,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规模,触角向西延伸到了今天的意大利、法国、伊朗、伊拉克、印度等国,呈现出异常活跃的局面。
张玉桥认为,到了唐代,传统的朝贡贸易已经转化为民间贸易,多数外国商人长居洛阳不走,并按照中国商人的习惯组成了商社和商行,用汉字命名自己的名字。武则天在洛阳登基为女皇帝之后,气派更大,为了安置这些不愿离开洛阳的外商,专门在洛阳设置了“来庭县”,使之成为外来商人的“特区”,外商居住其中,不但可以搞贸易,还可以就地生产,成为制造商,享受各种优惠政策,赚取更大的利润。这些外商由此心存感激,在武则天造天枢于定鼎门时纷纷捐钱。这些捐资者的名字,被一一镌刻在石碑上,至今犹存。
这其实是唐代的招商引资方式,而且规模很大,其经济运作方式非常灵活——采访结束前,两位专家对记者说:眼下在洛阳召开的第二届豫商大会很有意义,可借这次大会东风,重振豫商雄风,可联合丝绸之路上各国各城市,再建一个新丝路外贸专线,可与沿线有价值的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共同发展经济和文化,再创辉煌。
(作者 孙钦良)
责任编辑:Xiaohe
- 新书《河洛文化形意象数的思维术》问世 2011-12-31
- 祭拜千年邵雍 弘扬传统文化 2011-10-14
- 河南洛阳举行纪念北宋易学家邵雍诞辰1000年活动 2011-10-13
- 新邵雍祠今天落成 20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