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和平理念

     2007-10-20 22:16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中华圣城 > 六学圣殿 > 正文

作者:郭崇华

  一场战争,不仅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极为沉重的灾难,而且更严重的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生态平衡。?

  地球上无论大国小国,都理应和平共处。?
  未来的社会,都应奏出和谐的乐曲。?
  胡锦涛主席2006年元旦贺词说:?
  “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这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战争是地球生态平衡的劲敌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缓慢而崎岖不平的发展过程。?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页被历史掀过去以后,基本平稳的人类社会使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其腾飞之速度,远远超过人们形容的“大踏步前进”的程度。?
  尤其是高科技,促进了人类的发展,敦促了历史的进步,应该说它是“功勋卓越”的。不过,当人们把高科技应用到军事上,尤其应用到核武器的领域中,无形之中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危险的隐患。因为它易背判人类最初萌动的灵性和善性,从而滋长许多比雄狮猛兽不知多少倍的残忍性和凶暴性。?

  高科技现在多被应用于现代化的战争中,就潜移默化在现当代人们的心目中植下了忧愁和恐怖的种子。?

  战争——正义的战争属战神为了保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消灭各类入侵者而战,是必要和需要的。非正义战争,是有些国家的领导人为了自己澎涨的私欲,或占领他国的领土或践踏他国的主权,或掠夺他国的财宝而发动的入侵战争,是人类和历史共为唾弃的行为。

  战争——无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都会给国家、民族和其国度的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
  早在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在五千言《道德经》中,就对战争与和平这一人类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做过许多精道的论述。在我国的历史上,许多政治领袖人物凡学到悟到其中大道理者,就会珍爱国家机器,使她免于战争的毁坏和遭人残踏,使得江山如此多娇,国运昌盛,民众繁荣。凡是领悟不道老子治国之道的,多会把国家机器和民族利益与他们本身私利薰心联系到一起,动辄以兵行事,要不使得国无宁日,要不国残民损甚至亡国。?
  对于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道德经》笔触之处不少。其中“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把战争能变都市为废墟、变民众的幸福安康为灾难的事实描绘的淋漓尽致。中国和国际的历史上都有许多这样的经历,凡国家和民族长期处于战乱不休的状态中,就不可能去大规模的、较长期稳定的搞经济建设,就不可能给摆脱不了战争阴影的国家和民族带来繁荣和财富。
?
  目前,国家机器处于瘫痪状态的伊拉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伊拉克国无宁日,民无宁日,想搞重建使得早日国泰民安,谈何容易?身为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憑借其富足的财力和国际影响力,面对这种盘根错节的混乱战争后遗症,也显得几分忧豫,几分无奈。?

  世界上战争的起因很多,但总的说不外乎两大类:美与丑。近三千年前的老子,把正义的战争以“美”字加以概述,把非正义的比作“丑”的行为。他说:“天下皆之美之为美,斯恶也;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就是说,天下人至所以知道美之所美,是因为有丑的行为存在;天下人至所以知道善之为善,是因为有凶恶的行为存在。?

  拿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正是有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这些战争恶魔的丑行,使千万人的生命葬于兵燹之中。?

  具有民族正义感的世界各国反法西斯的军事力量,都属于老子说的“善者”。“善者”所取的态度,老子说是“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这就是说,正义的军事武装用战争的手段达到目的之后,可迅速使其停战,没有必要为逞强再去扩大战火。这符合老子说的:“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接下来老子指出扩大战火的危险性和危害性:?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就是说,当正义之战取得胜利之后,不要再逞能,不要再侵犯别人,不要再骄气十足,不要再扩大战火。?

  二战中,前苏联和中国实际上就是这么做的。苏联红军的反法西斯战争打败希特勒之后,并无把德国划为苏联的地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之后,并无把日本划为中国的地盘。因为老子早就说过那是一种“不道”的行为。?
  相反,美国在五十年代就有这样的教训,二战后地并未收兵,而把战火扩延至越南,想以大国之雄势吞噬小国之劣势,然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不得不以败笔划句号。像堂堂美国之大国为什么战胜不了小小的越南?原因就是美国扩大战火不合乎于“道”,而越南人民反侵略则是“正道”,所以“无道”的大国在这场战争中输给了“有道”的小国。?

  老子“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用在美越之战中则很能说明问题。?
  老子在第七十六章中还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故曰:坚强死之徒也,柔弱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这里把战后扩大战争的恶果,拿人的生死状态做比喻。是说一个人活着的时候身子很柔软灵活,而人死后其躯体便僵硬的如同一根木头。用兵也是如此,过于“坚强”而扩大其侵略战火,必然以失败划战争句号。二战中,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企图用铁蹄踏遍欧洲,然后准备把整个欧洲的地盘划归为自己国家所有,其结果正如老子所言的“兵强则不胜”,成为“坚强死之徒”的失败者。同样,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胃口其澎涨的程度,不亚于希特勒。他在侵华战争的早期,已采取“暗渡陈仓”的手段,把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东三省以成立“满洲国”之名义使其成为它的附属国,进而想吞并中国、南韩、朝鲜、印度尼西亚等,其结果不用说也是以失败而告终。?
  而只有在战争发生之后,尽快以各种手段促进和平谈判,尽快结束战争,这样才能成为“生之徒”。?

  在这个问题上,老子进而阐述说:凡是强大而过于逞强者,因其行为属于“无道”,总处于下降的位置,而以和平方式或手段变战争为和平,这样的“柔弱”,乃是有道的生之徒,则是上策,就处以上升的位置。?

  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人类,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既有矛盾,而又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处在统一体中的矛盾双方,一旦有什么争端而采取战争的手段,其两败俱伤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所谓“胜”的一方,必须付出更残重的代价才能真正取得胜利。?
  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争端,老子著作中设置了两个极为重要的字,这两个重要的字是两把调解问题金钥匙。这两个字便是:和与静。

  和为贵。

  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军事冲突,凡是采用战争不断升级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常常是越打越遭,而采取“和”的方法,则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图径。
?
  然而,要想知,就得谈判,可是谈判是一场口舌的战争。这种口舌的战争大都能决定双方军事冲突的走向。谈判桌上的成功与否,则取决于双方的态度,是持真诚和谦让的高姿态,还是持怀疑、不信任的低姿态?要不是尔虞我诈或剑拨弩张的敌对态度??凡持真诚和谦让高姿态者,正如老子所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我亦善之,德善。信者,我信之;不信者,我亦信之,德信。”如此,一般军事冲突双方“和”的概率都很高。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先例为数不少。这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你采取“德善”的态度使对方感到你的善意,你的诚意都是真的,首先能取得对方对你的信任。假如不管对方如何,你只要做到至诚的“德信”,对方最终会完全理解你的意图,最终会以符合双方利益的“和”来取代使双方利益受“损”的军事冲突。?

  至于“德善”、“德信”的态度至所以能变战争为和平,老子在第二十三章里回答得很明白:“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是说化解战争手段或做什么事,能合于道者,道就乐于助它成功:能合于德者,德就乐于助它成功。而失道失德的人,道和德也都不容纳他,那么等待他的就是失败。?

  当今的世界与几千年前因交通、通讯诸多方面闭塞的因素造成国家之间、民族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程度大不相同。古代国与国之间领袖人物的会悟大都没有可能性,而当今一个峰会便可在一两天内使世界几十个或上百个国家元首聚集一起计谋世界大事。?

  然而,科学的进步,国家的发达不能取代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任何一人国家的领导人,欲想与已矛盾或冲突的敌对国,谋取“和”的契机与“和”的希望,很有必要研读老子的下一段话。?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是什么意思呢??

  拿今天的话说,就是作为一国的领袖,珍惜天下人的生命象珍惜自己国家人生命一样,世界人民方可以信赖他,拥戴他;只有给世界其它国家人民以爱心,就像对待自己国家的人民那样,世界人民就会给他以崇高的信誉。?

  近时期,据一则消息报导,美国一专业从事调研的机构,从世界各国民间调研中美等几十个国家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信誉程度高低,其调研结果,中国在世界人民心中的信誉度排列为榜首,而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信誉度,远远落伍于中国,被排到第十几位。
?
  为什么呢??
  我们还是用老子的一段话来回答这一问题。?
  老子第三十一章说:?
  “夫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
  战胜以葬礼处之。”?

  就是说,凡用兵打仗,对人们来说是不吉祥的事。享用和平的人们都很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解决双方冲突与问题,不得已时就不用它。既是用它,胜利后即刻收兵,因为兵至所处就会杀人,凡乐于杀人的君主,就不能得到天下人的信服与响应。?

  事实上,美英联军发动伊拉克战争,他们把伊拉克人即不能当做他们本国人那样“贵以身”和“爱以身”,又是打赢之后迟迟不撤军,给伊拉克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他们自身呢,陷于混乱局面的泥淖中难以自拔,不仅伊拉克和中东许多信伊斯兰教的国家反美声浪此起彼伏,就连美英国内的反战浪潮也汹涌不止。那么,他们在世界人民心目中怎能享用高信誉度呢?因为,当今世界的潮流,是和平,而不是战争。?

  老子的著作中曾多次谈到“和”,尤其第四十二章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这段话包括原始宇宙学的哲理。宇宙之间的运动都是有其规律的。世界上每个国家从建立到发展,以及与睦邻或其它国家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友好关系,也得按宇宙运动规律的法则去办事,才能治理好你的国家。国与国之间也是像阴阳二气那样,互相冲突交和而形成一种和谐的状态。?

  “冲气以为和”,就是暗指和谐的世界,和谐的天下。?
  事实上,一个家庭的“和”,真乃家和万事兴;一个民族的“和”,可使得民强而富足;?一个国家的“和”,使得江山万年长。?
  清静为天下正?
  矛盾的双方,或者说军事冲突的双方取得“和”之后,应设法使国家秩序恢复平静的状态。
 ?
  平,就是老子著作中用得很多的“静”字。?

  老子说的“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就明确指出,只有国家“清静”,才能使社会和经济得一发展,只有国家“清静”,人民才能得以安宁,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日子。“天下正”,包括国家和人民 走上“正”路,树立民族“正”气。?

  至于“静”,老子著作中也多处指出。他说:“归根曰静”(静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静曰复命(静能使万事万物回归本性和本体);“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如何没有贪欲心引发的争端和战争,天下自然安宁平定);?“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的“静”,即指平静,清静,宁静,更隐寓万事万物要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之中。?
  老子的“和”与“静”,也就是我们今天常用的“和平”的概念。?

  “和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周代至所以能维持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八百载”。主要是依靠“和平(和与静)”;西汉的四百年亦靠的是“和平”:凡历史上国家繁荣昌盛都与“和平”有关,北魏盛唐、北宋,明、清等繁荣期.无一不是在和平时期形成的。中国至今至所以成为举世瞩目的发展中强国。也是与半个世纪以来国家在“和平”状态下发展有直载关系。?

  胡锦涛主席在2006年新年贺词中重申:“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和平状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保障。?和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优美,最流畅,最动人的乐曲。?

  和平治国?

  世界上的大国,无论是经济发达的超级大国,无论是军事强国,他们举手投足对整个世界来说,起着某种领头羊的作用。?

  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就明白大国对整个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

  这个例子太好了。说治大国,如同锅里烹小鱼一样,得十分小心,若不经心,一不留神就会使“小鲜”烹得变味,要不就是烹得过火而烤糊小鱼。?

  在中国历史上,夏朝末代帝王夏桀和东汉末代皇帝刘骜不懂“烹小鲜”之道,历史上称他们为“桀骜不训”而导致国之衰亡;秦始皇也不太懂得这“烹小鲜”之道,使得他一手打下的江山,夭折于儿子胡亥之手。?

  在当今世界上,前苏联戈尔巴乔夫不懂“烹小鲜”,把前苏联的“小鲜”烹变了味,导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超级大国,在一夜之间解体。?

  南斯拉夫的解体,也是属于没有掌握好“烹小鲜”的缘故。
?
  还有许许多多的国家,掌握国家机器的领袖与政治人物们,有的不明白,有的甚至没接触老子这一名言,使得他们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较长期处于战争或民族利益纷争的冲突中,有的国家几乎见不到“和平”的踪影,如此,怎能不是他的国家破败呢??

  据美国有关消息报导,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988年1月向国会和美国人民演讲国情咨文时,就说:中国古代有位叫老子的学者,说过一句话是,治大国,若烹小鲜。我们制定一国之策,不可过火。一个外国前总统能对老子的《道德经》理解到如此的程度,的确难能可贵。?
  无论在中国历史上,或是世界历史上,凡是坚持和平治国的统帅们,他们领导的国家,很快就会治愈战争给国家留下的疮疫,使得国家很快地繁荣昌盛。?

  这种和平久安,就是老子说的“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老子在这里说的“道”,其内涵很深远。而老子长说的“和”与“静”(平)就是“道”中极为突出、极为重要的内容。因为只有“和平”才能使本国与邻国和睦相处,“两不相伤”,并且常进行一些文化诸方面的交流,就能使人民滋润于德的恩泽之中。?
  那么,国家统帅在治国的问题,怎么能做到“和”,又怎样才能做到“平(静)”呢??众所周知,一个国家能以永久享用和平,与其国家最高统帅首先具有强烈的和平信念大有关联。至于国家统帅能否具有和平的信念来促使社会的和谐和进步,老子在第五十九章中的一段话,很诱人深思。?

  老子说:?
  “治人事天,莫若蔷。?
  夫唯蔷,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拿现代语言,应该这么说:?
  国家的元首们,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要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到首位,不能参差个人的恩怨。只有领导层“重积德”大公无私,并且听大众的声音,吸收外来的经验,那么就可以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做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程度。如此,方能提高综合国力,使国家迅速发展。国家发展了,富裕了,强大了,就有能力,有力量抵御外来的侵略,使之江山永固,和平永远。?

  老子还有一段话是“虚其心(不要固步自封,学外来经验,意识开放);弱其志(减弱贪欲的心志和邪念),实其腹(让人民大众吃饱肚子,得到实惠),强其骨(树立起民族的正气。”老子说,一个国家统帅能这么做,就会使江山“天长地久”。?

  和大怨?
  在现当代,科学进步的速度远超过社会进步的速度。?

  虽说,现当代的人们早已结束了原始或农耕时代那种生活节奏,但当人们一觉醒来,发现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浸透出原子弹、火箭、太空船、卫星及各类洲际弹导导弹等能以毁灭人类的核武器信息时,就会时不时有那种坐在老虎屁股上的感觉。?

  地球的大气层是保护地球的衣裳,而这些“衣裳”,已被零星的火箭,卫星等无休止的穿透,有的地方成了“破衣烂衫”。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其损坏度,科学家们用心良苦与修补,也得一二十年的时间。?

  然而,破坏地球臭氧层的一些科学实验,还只是一些零星的行为。按一句俗语“老鼠拉木掀——大头在后”说法,核武器一旦被用到战争中,那应算是真正的“大头”。?一位外国专家发表文章,对人类已提出了赫人听闻的惊示:“目前,地球上现存的原子武器,足可以使运载人类的地球毁灭几十次。外国还有位对世界核武器现状比较知情的科学家,在他幽暗愁闷的心底发出一句惊天之惊:“唉,早晚有一天,人类将会自己灭亡自己。”?

  早在上世纪末,一位作家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前苏联的解体,无疑是前苏联拥有的核武器及核的实验基地得以重新划分……,在××的核实验基地,科学家宁愿让一克铀去换一件衬衫。?
  如此,要不了多久,一些中小型国家也会出现核武器的……。?

  这位作家写的一点也不错。?

  实际上,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许多国家像操股票似的热度来操核武器,有些中小型国家预先默不作声,当他们突兀间发射一颗射程有一两千公里的洲际弹导导弹时,整个世界为之惊愕不已。印度政府推出核计划之后,接二连三搞了五次核实验,使得巴基斯坦慌了神,也匆忙搞起了核实验。?

  印度官方曾扬言,他们的洲际导弹已具备超载2000公里的射程。印度人的话音一落,伊朗声称发射了一枚射程为1300公里的中程导弹。?

  伊朗方面说,他们发射导弹实验,是处于自卫目的的。?

  不久,核实验的声音在许多国家此起彼伏。还有的核实验是此处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响惊雷。?

  西方人说,朝鲜默不作声向太平洋发射了一枚射程为2000公里的导弹。这种导弹其杀伤力可以覆盖韩国、日本和中国大部分城市。英国《简氏战略武器系统年鉴》说,朝鲜正研制一种威力更大,射程可达6000公里的导弹,能打到美国阿拉斯加洲的南部。?
  而朝鲜方面的回应是:我没有。?
  核、核、导弹,导弹……?
  人们惊恐,人们呼吁,人们遣责!?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似乎感受到某种危机感。有人推测,核武器如此实验下去,恐怕不久的将来,一个很不发达、很不起眼的弹丸小国,也能实验出摧毁大半个世界的导弹来。?
  当今的世界是多元化世界。?

  国家之间冲突,区域之间冲突,民族之间冲突,无时不刻不在进行着。久而久之,就象老子说的出现了“大怨”。?

  世界历史上和中国历史上,许多战争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大怨”组成的。?

  在现当代核实验遍布世界的情况下,一旦国与国之间的“大怨”上升到战争,并且当战争要威协到国破家亡之时,那么,头脑发热的交战双方,那一方用核弹来抵御对方的可能性,不能被排除。?

  一旦核战争爆发,尤其是某种导火索点燃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那么,说不定朱罗纪时期使恐龙覆灭的残剧,让地球人重演。?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使人类灭顶的之灾的核战争出现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一个字:和。?

  也就是老子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道德经》名言,多是一语两关或一语多音。这里“冲气以为和”之意自然包涵要和双方怒火冲天之气。?
  老子在第七十九章中,还提到“和大怨”的问题。?
  和大怨,是化解世界许多矛盾冲突的金钥匙。?

  和大怨,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冲突的甲乙方自己和“大怨”,另一种情况是另一方为甲乙方调解问题而和大怨。前不久我国主持的好几轮六方会谈,就是“和”美国与朝鲜在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问题上产生的“大怨”。?

  上个世纪,国际社会敦促有核军备的国家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全面禁止核实验条约》,也是为“和大怨”制定的某种措施。?

  老子在“和”的问题上,说:?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何以为善?”?

  是说,矛盾双方的“大怨”,和是很有必要的。但即是“和”。也会造成余怨,也不是最好的办法。那么,什么是最好的办法呢?接下来老子说:?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其大意拿今天的话说是:圣人掌握着解决“大怨”的权力或能力,就公平地来:和大怨,不要光指责别人。与人为善,并从各方面赐于对方善意,有德的送德于对方,就能以解决问题。?

  事实上,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领导人在世界上做了许多“和大怨”的工作。?
  首先与周边邻国一一消除了磨搓,建立了友好关系。?

  在美国声称发动伊位克战争的同时,有能力发动朝鲜战争,是中国紧罗密鼓主持六方会谈,从而使美朝欲燃的战火泯灭。?

  现在在对待台湾的问题,中央领导人掌握和历史遗留的大怨的主动权,使海峡两岸出现了“大陆与台湾,同是一家人”,两岸人民呼吁尽快统一的新契机。?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先驱之一,也是中国古文化先驱之一,正因为中国人受老子文化影响至深,自然,老子文化的精髓——和平(静)理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也就扎下了根。?

  中国人亘古以来就把和平视作追求的生存第一社会环境。?
  中国人追求和平,从不侵犯它国,那怕是弹丸之地的小国,中国人也视亡为上宾。?
  中国人追求和平,古来与许多国家植下友谊之花。?
  中国人追求和平,并且希望世界人民都能以生存于和平的环境中。?
  这就是中国人的伟大之处。?





上一篇:老子及《道德经》三论  
下一篇:和谐:人类社会之根本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