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的道家思想

     2007-10-21 22:05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中华圣城 > 六学圣殿 > 正文

作者:冯进宝

  据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载,太上老君——老子,道,就在我们身边,道与我们形影不离。道不是一种深邃的思想,也不是一种可以威慑的权力,然而道却以一种神奇的力量在牵引着宇宙万物,牵引着人类的行为、意识,价值和最具实用价值的宝典。

  学者认为老子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千百年来的世人提供了观察社会思索人生的独特视角,可以说老子的思想是构筑中华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老子又是现实生活中一位特立独行的奇人、怪人,为人处世卓尔不群,在当时和后人的心目中饰以包裹着浓厚的神秘色彩。虽然历史已跨越千年,但老子的思想和精神由于早已融入人类的生存生活活动里而至今犹有极强的穿透力。

  自汉代张道陵创五斗米道尊老子为教祖,奉“道德经”为圣典,直到今日,广大道教信陡仍对老子顶礼膜拜,尊崇备至,甚至迷信至极。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道家思想一直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故其传播甚广,纪念性建筑非常之多。另外,中华大地由老子缘名的老君山也多达十一处,东西南北中都有老君山。中原乃至秦邑地域有老君山谓称,与老子足行千里,出函谷归隐之大有关联,无可置疑。而南方老君山则可认为是唐宋时代朝庭官员为官一方尊老予为上起名以作纪念罢了,其实老子一生并没有到过南方。单从道教庙观来说,老君庙观无处不有,并且规模宏伟、富丽堂皇,实属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支奇葩。河南鹿邑县太清官的老君台、陕西周至县的老子说经台、河南栾川县的老君庙等虽建筑年代不一,但其建筑形式都各有特色,并世受历代王朝赦封。福建泉州北宋时代老子精品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系整块天然岩石雕琢而成,生动逼真,表现了老子慈祥、安乐、睿智的神态被称为天下第一。受世人敬拜、香火兴旺。

  唐太宗李世民开盛世之元,赐封栾川景室山为老君山,修造铁顶老君庙,是因老子归隐之故。在历史上对老子最为崇拜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他曾亲临鹿邑县太清官拜谒老子,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封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封老子之父为“先天太皇”,并下诏书改鹿邑县为真源县,寓意鹿邑为真理的发源地。武则天称帝后并不逊色,尊老子母亲为“先天太后”,于载初元年下诏改真源县为仙源县,意为老子是得道成仙之人,而老子生地则为仙之源,以表明武氏比别的朝代更捍卫老子及思想的至尊地位,其实也是为了树自己的威信而已。

  唐朝帝王对老子尊称有加,自称自己是老子的后裔,尊老子为圣祖,并诏示天下,老君山赐名、老君庙重修也在情理之中。

  老子归隐老君山之前在函谷关被关令尹喜苦苦挽留,“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余而去,莫知其所终。其实老子并非直接从函谷关至栾川,而是出函谷一直往西,原意想到西方极乐世界拜见另一位哲人释加牟尼先生,途经周至县,又应邀在尹喜老家讲经布道(楼关台),而后又骑着青牛一直往西。行至大散关但见西去之路茫茫沙漠,千里戈壁滩,况天气变化无常,狼虫虎豹出没无常,艰难险阻实在无法通过。老子忽又想到古代哲人伊尹出生地栾川,人杰地灵,有伏牛三鼎,高可接天,故又返回。千里迢迢,沿虢国古道,逐隐居景室山炼丹修道,如此世人就难于知晓老子的去向了。《史记老子列传》言老子“莫知其所终”,是因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足,作者也只有如此交待。老子高深莫测,难怪孔子在洛阳问礼于老子后,感慨万分,称老子“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如乘风云而上天的犹龙,在孔子看来老子清高,神秘而又不可着摩。

  老子所著“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长期被视为出世隐士的人生哲学,那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或者说是断章取义。上海著名作家沈善增先生对道德经颇有研究,指出道德经实际上是站在民本立场上专门对侯王等君主说的政治哲学书,是一本为积极入世的“宫廷秘学”。沈善增先生论证“道德经”是为一系列其认为是正确有效的,颠扑不破的政治理念提供一个哲理基础,或者说是将之纳入一个哲学体系,提升到一个形式上的高度。绝非以世界观、人生观或认识论为研究对象的纯粹或全面的哲学书。从历史背景上推论,老子身处春秋末期,宗法封建颓势已现,各种新的政治理念、政治主张象雨后春笋般到处破土而出。老子作为周王朝守藏史,对世事之变历历在目,但确无力回转,所以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然而正因为老子的无为、无欲成就了他不仅是一位逝去的先哲,当他骑上青牛绝尘而去,他拉长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脉络。

  道家虽为显学,但早期道家除老子外未有他人著作流传,看来其嫡传弟子都遵奉老子“贵其言”的教诲,行“不言之教,不为之益”,但这使后人在解老时发生了较多的偏差。老子的“道德经”因年代久远理解不一而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注释最多的著作。但从辩证哲学的角度看均未能掌握要旨,超越常道才能认识非常道。

  一般而言,人类知识是分为层次和等级的,小商小贩算账用不着高等数学,治个头疼脑热不需要医学专家,每个人所学的知识根据不同的价值取向而各不相同。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章中说:“君言甚易知,甚而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也”。“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老子的王者之术,历代很少有哪位王侯来实行,这是老子感到“知我者希”的最主要原因。文人之间的猩猩相惜,臣缭同事的追捧都不具备太大意义。道朴无华,而最浅显的就是最深刻的,有谁能懂得这个道理呢?道家尊为显学,弟子众多,为什么还讲“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可见其弟子所知皆非真知,仅得皮毛而已,不能全面继承老师的思想,都是各取所需。据载在先秦诸子中,老子的书是最通俗易懂的,他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来写作,或将世间流传的格言纳入作品,在无法规劝天子与诸侯的情况下,老子把承继上古道法之治的希望寄托在普通百姓身上,进一步说是寄托在有朝一日能够从平民中迅速崛起的英雄及圣贤身上。正是:心系非常道,终违不言教。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二章说:“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故”。意思是说天下文人共性都愿以所学为天下,老子也不免俗。如果单纯地把老子看成大隐士或者隐君子,不关心国家兴亡和百姓疾苦,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老子以修身齐家治天下为己任,远早于孔子所思,但老子宏大思想,内圣外王之道,有谁能够全面继承呢?知音世所稀,遗世而独立。故第二十章:“众人熙熙,我独泊合,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春秋时,孔子能从鲁国到周国求知于老子,足以证明老子已名满天下,但他仍感才怀不遇,没有人真正了解其内心的痛苦。老子不重功名,但心系天下,同样是壮志难酬,遗恨千古。出身下层,人间烟火熏大的农村“野孩子”老子,也免不去人之常情,将胸中饱学浓缩成一本书,若后世有人识之、行之,也可慰藉平生。现在看来老子当年若不讲道,世上恐怕便无道家了。既要作隐者,何不匿迹山村,不授弟子,不劝导王侯,也用不着慨叹“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也许这是他即将归隐之前想给后人留下点什么。老子也是一个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在那样一个年代老子超前的意识中非一般人所为。老子在七十八章讲到“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这个道理大凡一般人都可以理解,但老子又在七十章中讲到“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老子的这个世界观就很少有人知道和了解,也许这正是老子的悲哀之处。两千年来,多少人注解老子道德经,尤其现代观点更是不可思议,对老子道德经注解不一,众说纷纭,老子身后若有知,仍会悲泣不逢时。可以这样认为,老子和孔子一样,都是积极入世者,道不行时,才会“乘桴浮于海”,但孔子一直想作官,老子只想作“教父”,一个真正的至圣先师。老子在第二十八章讲“知荣为辱,为天下谷”,山谷为众水汇聚处,所以“洼则盈”,此辩证之理,常道岂能道之。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讲君之道,孔子讲臣之道,庄子讲士之道,可以说在视界等级上就存在差别,岂可混同。君之道君临天下,要总揽全局,长在总体认识;臣之道要臣忠君贤,君臣两分;士之道分在野在朝,不为所用便退隐山林,浪迹天涯。试想老子身为一个王朝的图书管理官吏,他读的书一定很多,先王典藉无所不通,满脑子法先王的思想,一心要复兴道德之治,反璞归真,我们当然应从老子自身地位出发,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出发,正确理解老子的思想。

  所以今天我们特别需要老子的智慧,同一之道,按道的本义,开拓进取,通向未来,一条正光大道就在眼前。





上一篇:浅谈老子无为思想对中外企业的影响  
下一篇:老子“三生万物”之本义及其影响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