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圣地老君山位于栾川县城南充公里的老君山,是老子晚年归隐修道养生之所,自古及今被尊为道教圣地。
老君山古名景室山,因老子归隐修炼于此,所以后人更名老君山。它是八百里伏牛山主峰,海拔2200米,气势雄伟,巍峨壮观,耸插霄汉,风景秀丽,其景观迷人,可与嵩岳之少室、太室媲美,故取名景室。招徕观光朝圣者人流入潮,无不为登山膜拜道教圣地而自豪,无不为老君山优美风光所倾倒。
驻足君山峰巅,犹如置身云端,可东望嵩岳,西瞻秦阙,北看龙门,南眺楚粤,莽莽山川,一览无余。明朝诗人高出在《登景室山》诗中满怀激情写道:“峭倚中天矗,高临五岳尊。幽室炼丹砂,函谷著高论”。清朝诗人李珩在游记中写道:“栾川老君山称号景室,中峰插天,诸峦翠立,上有老子楼,石柱铁瓦,铜铸老子骑青牛像。东瞻二室,南望武当,四面烟岚,一瞬无际,诚域内之盛观”。现代作家张宇在《老君山感怀》中深有感触的说:“一到山上就忘了世俗,没有了人际关系和世俗的烦恼,心底净化为一片绿叶,飘融进大自然”。他又说,老君山雄伟质朴,孕无数风景于无华,才得成为道教圣地。
观光朝圣者在登老君山之前,都怀着各种各样的心境和烦恼,他们或因工作劳累,来此一游,放松身心于大自然之中,或因被世俗纷争所缠绕,来此寻找精神解脱;或因苦于厄运的遭遇,来此祈求超渡;或因父母子女有恶疾,来此虔诚祷告,以尽其孝道和慈爱之心,总之,解除人间种种心灵上的烦恼与痛苦,是老君山道教圣地具有的特殊效应。这种效应是宗教文化所独有的特色,不能一概粗暴地冠之以迷信。一千多年来老君山道教圣地经久不衰,日益兴盛,就是因为自然景观与道教文化相结合,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尤其道教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强调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引导人们探索自然和生命的奥秘。它不仅对中国哲学和科技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受到国外的肯定与赞扬。
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
老子隐居景室山修炼,在栾川当地更留下许多深化传说,娓娓动听,流传千古。
据传当年太上老君李耳,告诉元始天尊欲云游天下,选择名山讲经传道,元始天尊遂赐给他青牛坐骑,祝他一路平安,他骑着青牛,遍寻九州四海,竟无理想之处。这天他云游至八百里伏牛山,只见三大主峰东西排列,分为伏牛东鼎,伏牛中鼎和伏牛西鼎接踵摩肩,相偎相依,具有华山之险峻,峨眉之秀色,祥云弥漫,灵气凝结,正是适宜隐居修炼之处,于是指点青牛降落伏牛中鼎,谁知青牛落地太猛,老君又是九鼎之体,刚一落地,压的中鼎轰隆巨响,摇摇晃晃,立刻坍塌下陷。老君只得又指点青牛奔赴伏牛西鼎,这时汲取中鼎坍塌教训,命青牛缓缓驻足西鼎,老君拔出腰间宝剑插入峰巅,作为占山标记,然后转回天宫向元始天尊辞别。这时王母娘娘得知太上老君占据伏牛西鼎传经布道,她拨开云雾暗中探看,但见西鼎生机勃勃,气象非凡,是修炼的理想处所,为仙家必争之地。她十分羡慕,恋恋难舍,于是心生一计,离开云端,来到西鼎,将老君的宝剑,从地上拔出,把她的绣鞋埋下占山为记,问老君为何把宝剑插在她的绣鞋上?老君明知是娘娘故意争夺西鼎风水宝地,但是老君宽宏大度,不与娘娘争辩,把西鼎让给娘娘占有,他移居伏牛东鼎布道传经。从此东鼎名老君山,中鼎名压塌坪,西鼎名娘娘垛。“垛”与“夺”两字同音,寓意西鼎被娘娘智夺。这个神话故事充分表现老君与世无争的宽容胸怀。
在栾川民间,流传一个来君散丹救人的“平安节”.传说老子来到景室山隐居修炼,有一年瘟疫流行,人死大半,老君心急如焚,他昼夜烧炼金丹,于正月二十三日来民间发散金丹灵药,防疫救人,瘟疫迅速绝迹.人们为了纪念老君,把正月二十三日定为“平安节”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焚香向老君祈祷平安,用金铂和黄纸剪成“老君骑牛散丹”的精致剪纸,贴在门窗上,并在剪纸上写上平安诗:“正月二十三,老君来散丹,门上贴金牛,四季保平安”。这一道教文化传统节日,在栾川世世代代广为流传。到文革时期,视为“四旧”被废止。
以上神话传说和广为流传的道教文化“平安节”,反映了老子在民间的深渊影响。
老子是杰出修道养生家。弃去各种神话传说,我们回到历史真实中,去探讨研究老子其人。
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是学识超世的大慧大智者,他与孔子同时代人,约比孔子大案要案20岁。孔子曾慕名向老子请教问礼,在孔子对话中,其真知灼见,令孔子敬佩。孔子赞扬老子像乘风而上天的龙,他对弟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由于周室衰微,频生内乱为了摈弃世俗烦扰,他弃官隐居,跨青牛而去,欲归隐名山,修道养生。至函谷关应同道好友尹喜请求,著《道德经》上下篇81章五千余言,而后出关归隐。
《道德经》与黄帝《内经》相包容,后人尊为黄老之学。老子从养生之道探讨生命的起源、宇宙的形成、做人之道和治国之道。历代对《道德经》的注释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述己见。其中吕洞宾的《道德经》秘注最具权威,纠正了《河上公章句》注本对老子的曲解,恢复了老子修道摄生思想本意,肯定老子是杰出的修道养生家。
有人认为老子开创道家,与儒家、墨家并列,又与释家思想相融和,所以尊老子为思想家。
又有人认为老子通天道、地道、人道、以天人合一说,阐述经世、治国、理天下之道,所以尊老子为哲学家。
还有人认为老子集哲学、社会、政治、军事、自然、生命各种学问于一身,博大精深,其学问可以穷理、可以经世、可以治国、可以修道、可以养生,岂可取其一而概全貌?
固然以上各说老子皆当之无愧,然而枝叶繁茂不离其本,事物万端不失其宗。综观老自其人,以养生为本,以修道为宗,其学说由修道养生而涉百科。所以谈老子应知其志在修道摄生,而非其他。知其志向,方可明其本末,知其所以。否则本末倒置,难灼真谛。
毛泽东集书法、诗词、哲学、军事、政治诸学问于一身,称他为书法家、诗人、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皆当之无愧,但他终生志在建立新中国,拯救中华民族,从事政治与革命事业是他一生的归宿,所以我们称其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同样道理,老子的志向和终生归宿是辞官归隐修道养生,惟有称他杰出的修道养生家,才能正确体现老子。
古今论老子者,其书汗牛充栋。然而中肯而切实际者,惟太史公之作。司马迁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又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又曰:“老子隐君子也……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从司马迁的论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老子为修道养生,才辞官归隐,成为隐身隐名的隐君子。
2、老子因为修道养生,才获得超长寿,活了百有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
3、为修道养生,老子追求无为自化。只有无为自化,才能获得修道养生的最佳效果。无为自化是修道养生达到的最高境界,进入这一境界,才能成为体道合真的仙人,才能成为至真、至善、至美的真人。
4、为达到无为自化的仙人境界,老子终生坚持清静自正。欲无为自化,必须清静自正,两者具有互依互化的因果关系。
以上四点,是老子修到养生终生始终不渝遵循的程式。此程式凝聚了老子的人品人格,弃此四者难见老子其人。
太史公司马迁曰:“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此后关于老子的去向,历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老子出关后究竟哪里去了?欲究其去向,当先究老子其人。事农桑者必耕织于田园;业渔猎者必留恋于湖山;老子志在修道归隐,必择宜于修炼的清静之所。故欲察老子出关后去向,当察其环境是否适宜养生修道?然而不明此理者,却随意妄作臆断。晋人王符,杜撰《老子化胡经》,虚构老子出关后,西去荒凉异域,遍迹青海、甘肃,奔波于干戈不息之地,施教化于胡人。以此谎诞不经之说,误导视听。又有今人刘言,杜撰《与老子对话》一书,断言老子出关后,西游泰国名山大川。调查风俗民情和历史传说,直到老死于扶风。
以上二书,把老子描绘成“教育家”、“旅游家”、社会活动家,如此信口雌黄,难免令人捧腹。所谓“化胡”“旅游”,所谓“调查风俗人情”,与老子追求的清静自正、无为自化风马牛不相及。老子是修道养生家,为修道而隐身隐名,为养生而清心寡欲,欲达此目的,必择清静之所专心修炼,所以老子强调“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第十六章),排除外界干扰,高度民致虚守静。他岂能以“化胡”为己任,以“旅游”为志趣,以“调查风俗人情”为所好?此说把老子贬为庸人自扰、留恋世俗之徒,与老子归隐修炼南辕北辙。
《史记》载:老子至关著书上下篇“而去”,并无“西去”之说。妄言“西去”秦国和遍迹西域,是对《史记》的篡改与曲解。“而去”,与“西去”虽然一字之差,竟谬误千里,全盘皆错。
(神话传)载:“老子入关仙去”。老子入关而去的目的是隐居修仙,并非为“化胡”和“旅游”并且说“入关仙去”,亦无“西去”之说。
《高士传》载:以其年老,故号其书曰《老子》。老子入关著书已经年纪很高,他岂肯以风烛之年,不顾安危,单身匹牛远游西域荒凉之地。
作为养生家,老子非常珍重人体生命。春秋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疫疠流行,兽灾为患,人体生命随时受到威胁,很难善终天年。对当时人类的生存状况,老子作了以下总结: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道德经》第五十章)
这段话告诉我们;春秋时期,因生存环境恶劣,医疗条件差,人从到死,善终天年的仅十分之三,短命早亡的十分之三,因意外灾害死于非命的十分之三。所以老子谆谆告诫,提醒人们。
老子告诫人们,生命是可贵的,要善于养护生命,处处预防不测,对猛兽出没和兵乱滋生之地,要远之避之,就不回受猛兽和甲兵的侵害,因为云离死亡之地,生命就不会受到威胁。
老子诲人不倦地告诫人们远离死地,他自己决不会出关西去,冒险于战乱频仍大边远异邦。《大河报》于1997年刊载金赤的文章《老君山赋》指出:“老子离函谷关时,甘肃、青海乃犬戎之地,干戈不息,荒凉异域,清静无为的归隐圣哲,怎看中这等去处?”老子西游秦国或西域之说,实属无稽之谈。
老子出关并非西去,而是南行,他循虢国驿道,经灵宝,走卢氏,至栾川有莘之野,归隐于景室山。
老子非常重视生活环境,他强调择“善地”而居,所以他抛开周室内乱不断的恶劣环境,另觅“善地”修道养生,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善地”才适宜修道养生呢?《道学通论》说:“修道养生须择洞天福地,超尘绝俗,松青竹翠,彩云霞光,灵气凝结之地,以行炼气化神功”。
景室山正是灵气凝结之地,它是伏牛山主峰,位于京畿洛阳西南,老子作为周室守藏史当然熟谙景室山情况,其山气势磅礴,气脉源远,气机充盈,气象祥和,元圣伊尹就诞生在这风水宝地,是择居修炼的最佳场所,老子选择景室山归隐,他必然早已胸有成竹,决非偶然,老子为了隐身隐名,对其去向守口如瓶,所以太史公喟叹,“莫知所终”。
老子归隐景室山,虽然不见正史,但是地方志不乏积述归隐景室山。《南阳府志》载:“老君山(景室山)在内乡县北,突峰悬崖,隐现云表,世传老子修道于此,药灶、丹炉遗迹俱存”。《内乡县志》亦有相同记载。《卢氏县志》载:“老子修炼于景室山,在治东南二百里许,老君仙山是也”。方志所载,可补正史之缺漏。更有历代口碑传闻和丹炉、药灶等遗存为佐证,都证明景室山是老子归隐修炼之所,虽然湖北武当山和江西龙虎山也是道教名山,但非老子归隐之地。武当山祀奉真武祖师,龙虎山祀奉张天师,惟老君山祀奉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李耳。
北魏时,考证老子隐居修炼遗迹,始建庙观于景室山,铁瓦石壁,铜铸老子骑青牛铜像。从此登山朝圣者人流如潮,焚香膜拜烟火蔽日。隋朝确认景室山为老子归隐修炼圣地,更名景室山为老君山,沿袭至今。
至唐代,举国上下空前尊崇老子,唐太宗李世民尊老子为“帝室先系”,所以极力推崇老子,遣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监修老君山道观,改称道观为道宫,修庙宇,饰金身,革故鼎新,金碧辉煌。早在唐高祖武德年间,把道教列为三教之首。唐高宗李治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为《道德经》作注,并把《道德经》作为贡举考试的经典。由于唐朝帝室极力推崇老子,老君山道教圣地,更是红红火火,名噪天下。
迨至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他非常仰慕老子修道养生而获健康长寿,所以他笃信道教,把自己的生命与帝业寄托于老君山道教神灵,虔心祈祷保佑:“朕躬康泰,无疆福寿,民安国泰,天下太平”。(《万历皇帝老君山诏谕碑》)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朝廷遣中使,发帑金,敕建老君山太清观宫殿。继之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1603),朝廷印造《道大藏经》颁发老君山。
清朝至民国,老君山宫观屡有重修,香火兴旺,四面八方登山朝圣者川流不息。新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认真贯彻宗教政策,十分重视老君山道教圣地的文物保护工作。于新千年之交,国家斥巨资开发老君山,成立管理机构,加强领导,扩建道路,重修庙宇。老君山焕然一新,其新修庙宇宏伟辉煌,居历代之最,观光朝圣盛况空前高涨。
友人问:从洛阳出发,老子应逆伊河而上,走嵩县到达栾川,取捷径登景室山,走函谷关是必经之路,除此别无他路可走。因为古代伊河沿岸山水险恶,人烟绝迹,无路可通,据《元和志》载:“舜帝时洪水为患,伊水犹甚。伊水出鸾掌山(又名鸾山,今栾川县陶湾乡闷顿岭),多雨暴涨,诸峡束水处,高或七八丈。舜帝命禹治水,以治伊水为先,十三年告成,伊水疏通,导洛入黄。由于险山恶水阻隔,栾川自古以来隶属虢州卢氏县,从未隶属洛阳。解放后仍隶属陕州专区,因为陕州至栾川交通条件较好。历代行政隶属关系,完全有交通条件所决定。到本世纪末1952年4月报12日,陕州专区被撤销,栾川才改隶洛阳专区。这时交通仍然闭塞,盘山小道,车马不通,全靠艰难步行,到本世纪末1956年6月,才修嵩县栾川简易公路,交通状况初步得到改善。古时危险如天堑的伊河沿岸,老子怎能骑青牛,走峭壁越峡谷,渡渊潭涉恶水,逆伊河而攀登景室山呢?
春秋时代,栾川属虢国所辖,虢国有一条官马驿道,由陕州经灵宝、卢氏通往栾川,老子从洛阳出发,经函谷关循虢国驿道,走灵宝,卢氏,到达栾川景室山,为必经之路,除此无他路可通。
老子为了避开世俗干扰,他出关后隐身隐名,归隐景室山专心修炼,但是他晚年长期生活于景室山,他炼丹济世,摄生渡人,难免留下仙人踪于民间,满不住山下群众耳目,例如明末甲申之变,李自成大顺军攻入北京,满清乘机入关,明朝宣告灭亡。亡明太子朱慈琅为了逃避杀头之祸,在太监王塍恩(化名王冲如)辅佐下,以金蝉脱壳之计逃脱虎口,逃亡栾川,装扮道人,托迹黄冠,在老君隐迹35年之久,虽然隐得很深,瞒过了清政府的追捕,但是瞒不过老君山附近群众耳目,群众都知道他们亡明君臣真实身份,同样,老子虽然瞒过了太史公的慧眼橼笔,喟叹其“不知所终”。但是瞒不过景室山附近的群众,当地群众都知道他隐居修炼于此,后人依据修炼遗址,修建庙宇,祀奉太上老君,尊景室山为道教圣地。
老子晚年无疾而终,坐化于景室山朝阳洞,传说坐化后葬于类似天然石棺的石峡中,石棺上覆盖巨石掩尸,葬后三天,空然晴空霹雳、震天撼地、覆盖于石棺上的巨石,凌空架于峭壁间,老子尸体化为一道彩虹升天。架空于峭壁间的棺盖巨石化作“仙人桥”后人尊“仙人桥”为修道成仙必经之路。此传说虽属神话,但是它进一步证明老子修炼于景室山在当地深入民心,在民间有巨大的影响力。至今朝阳洞和“仙人桥”是老君山旅游重要景点。
老子因修到养生获得朝长寿。《史记》载:“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胡适认为司马迁言过其实,他说:老子即享高寿,至多不过活了九十多岁,然而胡适忘记了《史记》特别指出的“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胡适不懂修道可以养寿,所以他不相信司马迁的话。换句话说,老子如果不修道,就难活百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
历代都认为人活七十古来稀。唐代诗人杜甫的《曲江二首》写道: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自古活到70岁的人就很少。现在随着物质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提高,人的寿命也随之提高。据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70岁以上老年人有3680万人,其中百岁以上的寿星6434人,年龄最大的确136岁。已经是七十不稀,八十有余,九十有望,百岁不奇,但是活到百岁的人毕竟是积少数的。
据现代科学研究,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生长成熟期的5至7倍,人的生长成熟期是20至25年,人的寿命应是100至175岁,探讨养生长寿,成为现代热闹时尚的课题,研究出许多科学养生方法。现代科学养生,确实有益于祛病健身,但是仍难保证活到100多岁。
然而2000多年前的老子,他竟然寿高160余岁或明或200余岁,他膸什么能获这样超长寿呢?其原因还是司马迁所说“老子修道而养寿”,不修道的人难得超长寿。
老子是怎样修炼的《道德经》讲了许多修炼方法和要领,例如第十章写道:“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老子说:修炼时,要心神专一,不要魂魄涣散;要像婴儿那样泰然自若,气息柔和;要清楚心灵上的一切杂念,做到清白无瑕:要身心放松,呼吸深长,使天门穴(百会)和各器官开阖运动。
以上讲述的是修炼方法和要领导。至于德的修炼,《道德经》中更是无处不有,例如第二十八章写道:“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说:要谨守高尚的品德,回归到婴儿般的天真无邪,无私无欲:要守住高尚的品德,不要出差错,回归到与浑厚的天道相融合;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回归到纯朴的自然境界,反璞归真。只有加强德的修炼,才能做到心理平衡,脱离世俗的烦恼,得到精神解脱,达到身心健康,远离疾病的折磨,获得健康长寿。
老子的修炼养生工程,为后来的道家所继承,经过历代实践完善,发展为道家养生“内丹学”,因为“内丹学”对养生长寿有奇特效应,被誉为“人体生命返还工程”。所谓“返还”,即返老还童,通过修炼,达到白发更黑,齿落复生,健康长寿。
实践证明,我国历代著名高道修炼有成者,都延年益寿,获得超长寿,超越人体生命界限,彭祖、老子、安其生、容成公、孙思邈、吕洞滨、张三丰、石泰、陈抟、叶法善、刘操等,皆修炼有成而获得高寿,名垂史册,仅清代有年代可考的龙门派丹家长寿者有:王长安街月报60岁(1520--1680)、沉长敬130岁(1523—1653)、王永宁124岁(1597—1721)、范太清142岁(1606—1748)、白马李203岁(1615—1818)、高东篱147岁(1621—1768)。(以上资料引自《道学通论》另据《老年春秋》和《洛阳日报》载:现代人吴云青160岁(1838—1998),《洛阳日报》于是2003年8月28日报道:吴云青原籍河南荥阳,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腊月,15岁出家,先在太行山修行。又到华山修炼,1998年9月24日坐化于安阳宝山灵泉寺。2000年12月24日开缸,肉身完好,为天下一绝。吴云青终生清心寡欲,深居老林,佛道双修。他的长寿秘诀是:一生信奉养生之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善待三宝可长生”。
以上事例充分证明,修道养生可以延年益寿,无可置疑。道家养生术,是老子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宗上所述,结论如下:
1、老子是杰出的修道养生家,又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自隐无名为务,追求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在孔子向老子问礼之前,老子对天道、地道、人道已经大彻大悟,所以孔子非常敬佩,惊叹老子“犹龙”。《道德经》是对道的大彻大悟之作,其精辟卓见,由养生之道推广至人道、天道和治国之道。
2、老子辞官出关,是为了选择名山归隐修炼养生,决不会冒险涉足干戈不息的荒凉西域。所谓远去异域“化胡”、“游览”“作社会调查”等,是对老子“无为自化”、“清静自正”的随意歪曲。
3、老子出关的去向:南循虢国驿道,走灵宝、卢氏,到达伊尹诞生地栾川有莘之野,归隐景室山修炼养生。景室山与京畿洛阳相邻,老子深谙景室山情况,它是伏牛山主峰,气势磅礴,彩云霞光,林深景幽,为灵气凝结之地。老子选择景室山归隐修炼,应该早已胸有成竹,决非偶然。
4、老子修道而养寿,《史记》载: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是完全可能的,并非胡适所说的司马迁言过其实。实践证明历代著名高道,修炼有成者,都延年益寿,活百余岁二百余岁。由此证明,惟有修道养生都能超长寿,超越人体生命界限。道家养生学是对人类一大贡献。
5、老子无疾而终,坐化于景室山朝阳洞,葬于仙人桥下天然石棺中。
6、因老子归隐景室山,后名景室山为老君山。道依山而传,山因道而名,老君山因此成为道教鼻祖归隐的圣地。
责任编辑:Xiaohe
- 新书《河洛文化形意象数的思维术》问世 2011-12-31
- 祭拜千年邵雍 弘扬传统文化 2011-10-14
- 河南洛阳举行纪念北宋易学家邵雍诞辰1000年活动 2011-10-13
- 新邵雍祠今天落成 2011-10-13